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真当中国没脾气?泽连斯基签令制裁5家中企后,乌又逮捕2名中国人 ,律师发声:宗庆

  

7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电视讲话中,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突然签署了个总统令,宣布对五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其中包括一家做医疗设备的苏州公司、一家宁波的机械制造商,还有一家深圳的电子科技公司。

  

乌方指责这些企业涉嫌“援助俄罗斯军工”,宣布将冻结其在乌克兰的全部资产、吊销经营许可,并禁止技术和信息转让,为期10年。

  

但这场看似“义正词严”的制裁,实际上更像一拳砸向空气。苏州那家医疗公司全年对乌销售额才92万美元,占公司总营收不到0。3%;宁波那家机械企业甚至连在乌克兰的办事处都没有。更夸张的是,这几家公司大多没有直接涉足军工,业务主要集中在民用设备、基础材料和电子组件。

  

你说这算是精准打击吗?看起来更像是一种表态:我们要和西方一致行动。

  

深圳那家上榜的科技公司内部评估数据显示,乌克兰市场损失连年收入的0。07%都不到。而要是打官司去维权,律师费、差旅费、时间精力成本加起来,是损失金额的11倍——干脆懒得理。

  

制裁名单一出,才过了一天,乌克兰安全局又放出更猛的消息:逮捕两名中国公民,涉嫌从事间谍活动。

  

这次是“父子档”:24岁的邓延臣,以及他的父亲邓海军。乌方称他们试图获取乌克兰“海王星”反舰导弹的技术情报,还妄图招募乌方军工科研人员,涉嫌为外国势力传递军事机密。

  

先说“海王星”导弹是什么?

  

这是一款由苏联Kh-35改进而来的反舰导弹,射程300公里,最大亮点是2022年击沉了俄军“莫斯科号”巡洋舰。这场战果让乌军士气大振,也让“海王星”成了象征意义极强的“国产武器”。

  

但问题在于:中国现在的反舰导弹早就不靠买技术了。从“鹰击-12”到“鹰击-21”,射程、速度、精度全面碾压“海王星”。乌方这款导弹,本质还是苏联老底子翻新的成果。对中国来说,并没有技术上的吸引力。

  

根据乌克兰官方披露的信息,他早年留学基辅,但“因学业不合格被开除”。再之后,他和父亲常年旅居基辅,经营一些电子零部件生意,和军工根本挨不上边。

  

按照乌方的说法,他在暗中寻找军工科研人员,企图获取导弹资料,父亲则负责向“境外发送信息”。但这份情报的来龙去脉,乌方始终没有拿出“确凿证据”——只有模糊表述和模糊指控。

  

就在泽连斯基签署制裁令的第二天,立刻通报这桩“间谍案”,这难道只是巧合?

  

回头看乌克兰当前的外交处境,美欧正在酝酿新一轮对乌军援计划,北约也刚刚在华沙峰会承诺未来一年援助400亿欧元。而在5月,美乌还签署了关于关键矿产资源的合作协议,涉及稀土、锂等资源开发。

  

如果从西方利益的视角来看,乌克兰急需展现“可靠盟友”的姿态。于是,配合欧美炒作“中国援俄”论调,顺手制裁几家中企、逮捕两个中国人,自然就成了“献礼行为”。

  “小市场”的逆袭与“大依赖”的尴尬

很多人看乌克兰制裁中国公司,第一反应是“你制裁就制裁呗,反正咱又没啥生意”,但真要这么看,就低估这场风波背后的现实逻辑了。

  

中乌之间的经济体量天差地别。2024年中乌贸易总额为79。92亿美元,只占中国全年对外贸易总额的0。15%。中国对乌克兰来说,或许是大国之一;但乌克兰对中国来说,远远谈不上“重要市场”。

  

可你要说乌克兰完全没价值,也不准确。28。7%的乌克兰玉米出口,是卖给中国的。2024年乌克兰干旱严重,港口物流不畅时,正是中国采购商长期协议下的兜底采购,才没让乌农民彻底断粮。

  

不仅是农业,乌克兰重工业很多关键部件也离不开中国。

  

举个例子,乌克兰南方机器制造厂曾向中国订购一批高精度轴承,用于拖拉机和矿山设备。但在2025年4月,中国临时限制出口部分军民两用机械部件,这家乌厂的生产线直接停工两周,损失超过210万美元。乌方媒体有报道称:“关键零部件被人为‘卡脖子’”。

  

再比如化肥。中国是乌克兰磷矿与氮肥的稳定买家,敖德萨港外的中国货轮至今仍在装卸乌克兰化肥原料。哪怕基辅外交口头上越来越强硬,码头上却依旧在搬着“来自东方的订单”。

  

看起来,中国是“可割可弃”的一方。可真要断了联系,亏的还是乌克兰自己。

  

看似“轻如鸿毛”的经济纠纷,背后其实藏着乌克兰对未来错判的风险。如果真惹恼了中国这个潜在的重建伙伴,乌克兰可没有第二条后路可走。

  战争的绞肉机与外交的豪赌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接受的援助超过2000亿美元,大部分来自美国和欧盟。这些钱支撑着军费、养老金、公共开支和战争物资。但到2025年,欧洲民众对“乌援疲劳”的情绪越来越明显,援助计划开始延迟、缩水、附加条件。

  

而美国内部选情的不确定,让乌方的“信心”也被层层打折。

  

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必须要“持续证明”自己值得被支持。打击中国,就成了一个低成本高政治收益的选项。

  

西方有人不断炒作中国“暗中援助俄罗斯”,尽管多次被国际观察机构否定,但只要乌克兰在制裁名单上加入几个中国名字,就能换来欧美内部“看,我们还是自己人”的舆论安全感。

  

首先,外交信任一旦失守,就难再修复。今年5月,泽连斯基还在国际会议上公开呼吁:“希望中国参与乌克兰战后重建。”可才过两个月,签了制裁令、抓了中国公民,一切合作愿景成了“反向操作”。

  

中国企业原计划参与的第聂伯河航运枢纽工程,是乌克兰战后重建最关键的物流通道之一。国际工程协会测算,如果中方完全退出,乌方要另找承包商,不仅工期要延长6年,成本还要上涨923亿美元。这相当于乌方2024年全年GDP的1/3。

  

还有航天合作。哈尔科夫航空航天实验室2023年曾与中国某卫星企业联合开发遥感影像处理系统。但在2025年4月,乌方单方面中止合作,理由是“国家安全风险”。结果系统立刻出现运行错误,三个月来图像数据滞后率超过35%,农业估产误差高达27%。这对靠出口农业的乌克兰来说,是极其敏感的打击。

  

自己拆自己的台,还指望别人帮你补回去,这样的外交策略终究不会长久。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过去几年一直保持克制。即使面对西方国家无端指责,回应也是点到为止。但克制不代表没有底线。乌克兰这次无理制裁、捕人事件,已经逼近底线。

  

某些西方国家也许习惯了“乌克兰作为代理人”的角色,愿意为地缘利益去补贴。但中国不同。中国更关注实实在在的合作,讲究诚信和对等,而不是“你拿我当垫脚石,我还替你数钱”。

  

乌克兰现在的外交行为,更像是被战火逼着不断下注的赌徒——在还没看到底牌之前,就把可能赢得未来的“东方筹码”也一并押掉。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丨tx。

  


  

多年以来,宗馥莉都是江浙沪独生女的代表人物,大家对这个娃哈哈公主也是非常羡慕。不过香港的一纸诉状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宗庆后的其他三个子女因为财产问题起诉了姐姐宗馥莉,而这个三个孩子身份也浮出了水面。

  


  

实际上,在去年关于宗继昌、宗捷莉,以及杜建英的关系就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三人都是娃哈哈荣泰系的董事,当时就有人猜测杜建英是宗庆后孩子的母亲,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如今,宗继昌、宗捷莉和宗继盛三兄妹以宗庆后子女的身份在香港起诉了宗馥莉,要求她归还父亲生前留给他们的每人7亿美元的信托资金。

  


  幽灵般的家人,浮出水面


  

长久以来,宗庆后的家庭形象,简单得如同一杯纯净水,一位白手起家的父亲,一位贤惠的妻子,和一个他倾尽心血培养的独生女继承人,宗馥莉。可这份简单,如今被彻底打碎。香港法庭上,凭空多出了三个“弟弟妹妹”。

  


  


  

关于他们的身世,流言飞窜,版本一个比一个离奇。有鼻子有眼地说,三个孩子都是美籍,年龄跨度极大,老大生于1989年,小的甚至在2017年才出生。若真如此,2017年时宗庆后已是72岁高龄,这挑战的不仅是公众认知,更是生理常识。

  


  

很快,又有了更接近法庭文件的说法。三个孩子的名字叫宗继昌、宗捷莉、宗继盛,出生年份集中在90年代。但无论哪个版本,都指向了同一个女人,他们的母亲——杜建英。而这些子女的存在,则让不少人开始对宗老的形象产生了怀疑。

  


  


  那个叫杜建英的女人,究竟是谁


  

杜建英,这个名字在风暴眼中央,却绝非等闲之辈。她不是什么藏在豪宅里的金丝雀,而是一头真正的猛兽。她是浙大光学仪器专业的高材生,在那个年代,这学历含金量高得吓人。

  


  

毕业后她就进了娃哈哈,不是做花瓶,而是凭本事坐到了宗庆后身边,成了他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娃哈哈与达能那场惊心动魄的世纪商战,她就是前线的指挥官之一。她在娃哈哈的地位,曾是公认的“二号人物”。

  


  


  

后来,她从娃哈哈的台前退隐,却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更大的风浪。她创办的三捷投资集团,在生物医疗、新能源这些风口上玩得风生水起。2018年,她以个人名义,向西湖大学捐款一亿。一个能随手捐出一亿的女人,你很难说她是为了钱才来打官司的。

  


  

一个如此有才、有钱、有事业的女人,与宗庆后深度捆绑近一生,却始终活在幕后。如今她选择站出来,图的到底是什么?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钱没给够


  

官司的导火索,是一笔高达三亿美元的缺口。原告方称,宗庆后生前承诺,为这三个在美国的孩子设立一个21亿美元的家族信托基金。可直到他去世,这个基金的账户里,只到账了18亿。

  


  

剩下的3亿,不知所踪。更让他们愤怒的是,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不仅没有补上这个缺口,反而还从这个本就不完整的信托里,划走了110万美元。

  


  


  

这个指控,像一把锋利的刀,直接刺向了宗馥莉“天选接班人”的光环。它让这场家事,从一桩桃色秘闻,变成了一场关乎契约和诚信的严肃诉讼。

  


  

当然,宗馥莉手握经过公证的遗嘱,她是法律上无可置疑的唯一继承人。想从她手里撼动娃哈哈的股权,几乎是天方夜谭。所以,这场官司的本质,可能并非一场你死我活的家产争夺战。它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目标明确:拿回承诺的钱,维护信托的完整。

  


  


  三亿美元之外,他们要的是一个名分


  

对杜建英和她的孩子们来说,三亿美元或许只是桌面上的筹码。结合杜建英的身家和手笔来看,钱,可能真的不是他们最缺的东西。

  


  

那他们还想要什么?答案或许比金钱更沉重,也更虚无:名分。在中国的人情社会里,尤其是在豪门望族眼中,“名分”二字,重于泰山。它关乎血脉的承认,关乎一个人的身份定位,关乎他能否被写进家族的历史。

  


  


  

宗庆后生前,给了他们优渥的生活,却唯独没给他们一个公开的身份。这是一种长达数十年的隐忍和委屈。如今,这位大家长走了,曾经的顾忌和束缚也随之而去。这恰恰是他们站出来,为自己正名的最好时机。

  


  

即便拿不到娃哈哈的一砖一瓦,但通过一场全球瞩目的官司,让全世界知道“我们是宗庆后的孩子”,让法律承认他们的身份,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钱财有价,名分无价。这或许才是驱动这场官司最底层的欲望。

  


  


  一代人打下的江山,正被家事动摇


  

宗庆后有私生子的事,在杭州的圈子里,其实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只是碍于宗老的面子和地位,没人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

  


  

去年钟睒睒因儿子是美籍被网暴,就有人想用宗庆后同样有美籍子女的事来“围魏救赵”,但钟睒一念之仁,按下了这个按钮。前辈之间的体面和底线,在下一代这里,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这场官司,对娃哈哈这个品牌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宗庆后穷尽一生打造的勤勉、质朴、专注的“民族企业家”人设,正被身后这场家事无情地侵蚀。对于宗馥莉来说,她继承的,不只是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更是一个棘手的家族烂摊子。

  


  

她不仅要掌舵娃哈哈这艘巨轮在市场里厮杀,还要回过头来,在法庭上与自己的亲弟弟妹妹对峙。这副担子,千斤重。香港霍家的争产案打了十年,至今余波未平。豪门的恩怨,从来都不是电视剧,它更残酷,也更现实。

  


  


  

大幕已经拉开,戏码才刚刚上演。对于宗庆后留下的这座城池而言,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娃哈哈回应宗庆后遗产纠纷:家族内部事务与公司业务无关联!

  

潇湘晨报·晨视频——宗馥莉陷资产纠纷被起诉,三名原告自称是同父异母弟妹,要求冻结18亿美元账户!

  


相关文章

太突然!“85”后女儿接班首年,巨头大亏79亿元!70岁父亲声援女儿:充满了信任

太突然!“85”后女儿接班首年,巨头大亏79亿元!70岁父亲声援女儿:充满了信任

     3月26日晚间,天齐锂业(SZ002466)披露,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30.63亿元,同比下降67.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

歌剧戏剧音乐剧好戏连台 五一假期精彩演出一次看过瘾

歌剧戏剧音乐剧好戏连台 五一假期精彩演出一次看过瘾

  五一假期来临,数据显示演出行业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传承文化、赋能城市发展重要引擎,假期期间,各国有院团、专业剧场好戏连台。   日前,国家大剧院第九届中国交响乐之春正在...

突发!全面上涨!钢价能涨多久?及如果你的存款已经有二三十万了,请记住这几条 “保

突发!全面上涨!钢价能涨多久?及如果你的存款已经有二三十万了,请记住这几条 “保

   受两个大国加关税暂缓90天消息影响,我国将在90天内将美国商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小美将在90天内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对等关...

读取楚汉文化的千年“存储卡”(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

读取楚汉文化的千年“存储卡”(文化中国行·走进专题博物馆)

  2007年,它作为国内首座简牍类专题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彼时,简牍作为“冷门绝学”,参观者寥寥。时光流转,2024年,长沙简牍博物馆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美国党刚成立,就惨遭报复,若马斯克“造反”失败,中国恐成退路 ,A股:大盘冲高3

美国党刚成立,就惨遭报复,若马斯克“造反”失败,中国恐成退路 ,A股:大盘冲高3

  马斯克前脚刚宣布“美国党”成立,后脚就被两党疯狂报复,手段是一个比一个狠。这位商业天才的政治之路,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太顺啊。   倘若马斯克政治 “豪赌” 失败,是否真...

光峰科技李屹:聚焦车载光学业务 突破上游核心技术

光峰科技李屹:聚焦车载光学业务 突破上游核心技术

     当汽车、AI与光影相遇,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4月23日,光峰科技在2025上海车展上以全球首发“灵境”智能车载光学系统给出了“答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