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驱动行业利润修复 合盛硅业阶段性亏损中保持上行动能 ,CPO概念强势拉
近期工业硅期货价格持续反弹,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14日收盘,主力合约工业硅2509上涨3。27%,成交量147。40万手;工业硅期货全合约总计成交169。03万手,比上一日新增60。15万手,交易热度大增。铜冠金源期货7月14日研报认为,上周工业硅延续反弹,主因国家有关部门将重点综合治理光伏产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聚焦加快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产业链各环节有望迎来利润修复。
同时,工业硅龙头已显著受益于产业链利润修复预期。合盛硅业(603260。SH)作为国内工业硅产能最大的生产厂家,且是煤电硅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近期股价连续上涨,7月14日报收于50。16元/股,相比于6月25日45。19元/股的收盘价累计涨幅超10%,体现市场信心稳步回升。
光伏行业自律成效逐步显现。
工业硅处在多晶硅上游,整体而言,工业硅受阶段性市场环境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V字形反弹,行业已度过“煎熬期”,正在迈向“曙光”。
2025年上半年,工业硅下游需求正处于弱势。在光伏行业自律公约的影响下,多晶硅整体开工率处于低位,同时,受工业硅、多晶硅供需阶段性失衡、期现套保等方面影响,工业硅、多晶硅期现市场价格均持续下行,特别自二季度开始,光伏抢装潮逐渐退坡,终端需求阶段性降温,价格跌幅明显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光伏产业链自6月25日以来启动“反内卷”行情,多晶硅产品涨幅最显著,期货价格从阶段低点的30400元/吨一路上行至7月11日盘中最高的42265元/吨,在14个交易日内大涨39%,单周涨幅达到16。39%。而在多晶硅价格上涨之后,光伏产业链的涨价趋势开始向上下游传导,光伏产业链的多个环节的报价已开始上扬。
综合业绩预告和一季报来看,合盛硅业第二季度经营业绩出现阶段性亏损。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60亿元,而7月14日晚间发布的业绩预告中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亿元至4亿元,由此推算,公司二季度的单季度亏损约为5。6亿元—6。6亿元。业绩变动原因主要包括工业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以及公司为避免“内卷式竞争”而导致的光伏板块停工损失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在光伏产业链各级主体企业积极响应相关部门“反内卷”新政之后,三季度,包括合盛硅业在内的产业链企业业绩值得期待。
成本与现金流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从硅料硅片行业2025年一季度财报来看,板块内上市公司已经全员亏损,而从近期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亏损进一步加剧,例如7月14日晚间通威股份公告2025年半年度预亏49亿元—52亿元。在此背景下,成本管理、保障现金流成为行业内企业度过煎熬期的关键。
面对行业周期底部的考验,合盛硅业表示将坚持“聚焦主业、固本强核、优化配置”,保障各地工厂稳定有序运行,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优化降本增效策略,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借助规模优势和产业链优势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增强效率及竞争优势,保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稳定,保持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为正,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公司作为“工业硅+有机硅”的双龙头,有机硅业务成为公司稳定现金流的另一个重要保障,抗风险能力显著强于业务聚焦于光伏产业链的同类企业。受到“反内卷”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近期原料端工业硅价格有所上涨,在成本端为有机硅价格形成支撑,并迎来陶氏计划退出其欧洲有机硅产能的机遇,驱动有机硅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行。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从有机硅行业角度来看,供给端当前行业本轮新增产能投放或已接近尾声;需求端在电子电器、加工制造等新兴领域拉动下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后续随前期投放产能被需求增量所逐步消化,行业盈利有望改善。而陶氏此次关停欧洲产能,或有助于加快有机硅行业全球范围内供需修复进程,包括合盛硅业等国内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6 原标题:“反内卷”驱动行业利润修复 合盛硅业阶段性亏损中保持上行动能?。
CPO概念15日盘中强势拉升,截至发稿,新易盛20%涨停,创历史新高;中际旭创、仕佳光子涨超13%,天孚通信涨近12%,东山精密、生益科技涨超8%。
新易盛14日晚间披露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高速率产品需求持续增加,公司预计销售收入和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行业方面,在AI训练与推理需求共振推动下,全球科技厂商有望加码AI投资。中泰证券表示,继续看好光通信投资机会:展望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随着英伟达CX8网卡的起量,1。6T光模块需求有望持续释放;长期来看,光互联有望切入Scale up领域,在AI算力价值链中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随着超大集群、ASIC趋势的深化,看好CPO、AEC、DCI等新技术导入前景。国内来看,在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叠加海外GPU供应受阻背景下,国产GPU有望逐步填补需求,带来相关算力基础设施的需求增长,此外华为于4月发布CM384超节点架构,或引领新的连接需求,除光铜互联外,建议关注国产算力链交换机、AIDC、算力租赁、液冷等需求及相关标的业绩释放。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6 原标题:CPO概念强势拉升,新易盛20%涨停,中际旭创等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