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外卖大战扰乱“军心”?港股科技板块回暖,六成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计划增配及10家险企

  


  外卖补贴大战拖累下,港股互联网科技股还能投吗?

  外卖补贴大战带来的超低价,一时间让消费者得利、商家涨单、骑手增收。但是,对于股票市场上的普通投资者来说,股价担忧上升,多只大型港股科技股连续两个月遭遇净流出。外卖大战拖累下的互联网科技股还能投吗?

  对此,多家私募机构最新发声认为,虽然高额补贴并不可持续,但是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股价低迷也提供了不错的赔率,同时AI依然能够对行业带来促进,显著降低了技术颠覆和互联网流量入口重构的风险。互联网平台公司可以在生态黏性的保护下,更从容地探索AI带来的未来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生态黏性,是一类“进可攻、退可守”的资产,港股科技板块进入配置窗口期。

  港股科技板块回暖。

  当下,外卖市场激烈混战。美团、京东、淘宝等互联网科技巨头纷纷投入重金,通过补贴大战、技术升级和生态布局,试图在这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高盛研报表示,仅今年二季度,这三家在上述领域的投入就达到250亿元。

  外卖大战拖累下,普通投资者担忧有所上升,港股科技板块遭遇资金外流。根据港交所数据,6月份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合计净卖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和小米股票达464亿港元,这三只大型科技股已是连续第二个月遭遇净抛售,同时也是今年迄今被南向资金卖出最多的三只股票。此次资金外流主要由于投资者对电商竞争加剧的担忧,推动科技股前期反弹后加快获利了结,导致4月份至今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明显滞后于大盘。

  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看法也在悄然生变。7月15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高走,香港恒生指数收涨1。6%,恒生科技指数涨2。8%,其中哔哩哔哩涨超7%,阿里巴巴涨超6%,美团涨超4%。

  与此同时,主要科技指数ETF成交金额大幅攀升。A股同赛道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净值一度触及近20日新高,成交金额74。8亿元,创下4月中旬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之后的新高。管理规模超230亿元的恒生互联网ETF(513330),成交金额超46亿元,同样创下4月中旬以来新高。

  美国景顺集团报告显示,六成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计划增加对中国资产配置,北美地区比例高达73%。报告指出,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正转向主动型基金管理、投资中国、实施多元化储备的策略,以应对动荡的全球环境。特别是对中国资产的兴趣正在大幅回升,近60%的基金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在中国的配置,尤其是在科技领域。

  “烧钱”已经计入股价当中。

  “从配置方向上看,科技股股价在经历一波重估后当前估值属于公允水平。”百亿私募机构玄元投资认为,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存在一定的资产荒现象,应该密切关注二季度互联网头部厂商的CAPEX及云、AI相关业务表述。

  目前,无论是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还是恒生科技指数,都处在估值较低的位置。其中,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估值为17。84倍,处于25%分位的水平;恒生科技指数估值为20。1倍,处于25%分位的水平。

  睿璞投资创始人、首席投资官蔡海洪在近日年中策略会上分享了对于电商平台的最新观点。蔡海洪表示,电商平台生意的壁垒虽然不及社交网络平台,可能持续受到来自视频平台、低价平台、即时零售等领域的竞争,但公司通过管理层调整、聚焦核心业务、梳理定位,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电商平台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即关键判断点,都在于AI。开源正逐渐成为AI大模型的主流发展方向。未来,科技平台公司的竞争焦点将不再局限于大模型性能本身,而是转向应用场景与商业模式的突破,也就是从“拥有好模型”转向“把模型用好,并实现商业变现”。 它们既把握住“AI平权”机会,也显著降低了此前因自研闭源大模型性能不够领先、可能面临技术颠覆和互联网流量入口重构的风险。因此,互联网公司可以在生态黏性的保护下,更从容地探索未来发展空间。而电商龙头则持续在云计算与AI底层技术上坚决投入并保持领先,下一步需要更多AI应用和商业模式的爆发与落地。

  相聚资本研究总监余晓畅认为,部分互联网企业所处领域竞争加剧,高额补贴并不可持续,但是股价低迷也提供了不错的赔率,同时AI依然能够对行业带来促进,是一类“进可攻、退可守”的资产。目前来看,国内AI的发展并未停歇,只是没有特别的爆款应用,而这一点在海外也是比较类似的,更多呈现为非常广泛的应用和渗透。行业在不断发展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显现出来。随着市场情绪逐渐回暖,科技板块的投资也逐渐进入到配置窗口期。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外卖大战扰乱“军心”?港股科技板块回暖,六成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计划增配!

  7月以来,多家重要人身险公司陆续披露2025年上半年理赔报告。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太平人寿、阳光人寿等10家公司的理赔服务半年报发现,整体呈现三大特征:赔付规模持续扩大、科技赋能驱动效率提升、服务温度与普惠属性增强。

  从上述各家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重疾与医疗风险仍是消费者面临的主要保障需求点,消费者的重疾保障缺口较大。值得关注的是,随着近期医保政策与商业健康险新规陆续落地,业内分析人士预计未来健康险行业的竞争格局可能发生新的变化,市场生态有望加速优化。

  十家公司上半年赔付总额超700亿元。

  理赔服务是评判保险公司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截至2025年7月15日,已有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太平人寿、太保寿险、阳光人寿、中邮保险、工银安盛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弘康人寿10家险企发布2025年上半年理赔报告。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披露报告的保险公司上半年赔付总额超700亿元。中国人寿以超1214万件赔付、302亿元赔付金额居首,整体获赔率高达99。6%,平安人寿以237。7万件赔付、206。2亿元赔付金额排在第二位。上半年赔付金额较高的还有太保寿险赔付194。7万件、99。2亿元;新华保险累计赔付241万件、73亿元,豁免保费总金额4。18亿元,总件数8762件;阳光人寿累计赔付约20。8亿元;富德生命人寿累计赔付约19。7亿元;工银安盛人寿累计赔付约12亿元。

  赔付总额与赔付效率提升。

  从纵向发展来看,保险业整体赔付支出在上半年保持增长,风险保障持续增强。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最新数据,今年前5月,保险业实现赔付支出1。17万亿元,同比增长9。91%。其中人身险赔付支出8019亿元。财产险赔付支出3638亿元,显示出保险保障功能持续强化。

  记者梳理发现,已披露同比数据的险企上半年理赔金额同样呈增长趋势。如中邮保险2025年上半年理赔金额超11亿元,同比增加超50%,服务客户超48万次,同比增加超200%;工银安盛人寿2025年上半年理赔金额12亿元,去年同期的数据是11。1亿元,同比增长8%。

  在数字化浪潮下,理赔服务的效率不断突破边界,智能化升级成效显现。如,中国人寿创新推出医保商保融合快赔服务,在部分省市试点医保数据赋能商保理赔,实现试点地区快赔案件无人工率超25%;新华保险理赔时效从申请至结案缩短至0。72天,5000元以内小额医疗险理赔时效从申请至结案仅需0。37天;富德生命人寿通过“云赔、快赔、直赔”三大服务协同发力,上半年案均索赔支付周期缩短至1。16天,件均审核时效0。34天、件均结案时效0。42天,相比去年同期均得到进一步提升。

  服务温度与普惠性增强。

  作为保险行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理赔体验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行业口碑。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上半年,多家险企通过精准触达特殊群体、优化便民服务举措,让保险服务的温度与普惠性持续提升。在乡村与特殊群体保障方面,中国人寿聚焦下沉市场需求,上半年服务乡村人口近224万人次,赔付金额超79亿元;服务残疾客户超5。3万人次,赔付金额超8800万元;服务老年客户近190万人次,赔付金额超36亿元。此外,该公司持续推动“重疾一日赔”服务,符合条件的赔案,一日内可完成理赔处理。2025年上半年,“重疾一日赔”赔付件数近11。4万件,赔付金额超51。7亿元。太保寿险则以“贴身服务”传递温暖,上半年安排专人上门服务累计近2000人次,累计为近3000名客户提供重疾绿色通道和理赔垫付服务。中邮保险深耕普惠保险领域,为农民、老年人等群体提供覆盖686万人次、5。6万亿元风险保额的保障。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在未来5年,普惠保险体系逐步健全,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改善投保理赔服务,为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提供全面保险保障。针对普惠保险目前面临的服务覆盖与风险计量两大难题,上述方案提出,研究将普惠保险发展情况纳入保险公司监管评价体系,建立普惠保险考核评估机制。

  重疾与医疗是核心风险点?。

  记者梳理上述险企上半年理赔报告发现,多家险企呈现重疾险理赔金额高但医疗险理赔次数多的特点。以平安人寿为例,从理赔件数看,医疗险占比达92%,重疾险和身故相关保险各占5%和 2%;从理赔金额占比看,上半年医疗险理赔金额占比为28%,重疾险和身故相关保险理赔金额各占50%和20%,金额与件数占比形成鲜明反差。

  此外还有中邮保险的理赔数据同样印证这一特征:医疗险案件占比超70%,位居各险种第一,且赔案件数逐年上涨,同比增长超 50%;阳光人寿上半年医疗险案件量达8。8万件,在个人理赔案件中占比高达83。7%,成为绝对的“高频理赔险种”,而重疾险虽案件量仅1。3万件(占比12。7%),但赔付金额达10。2亿元,占个人理赔总金额的60%,金额占比远超案件量占比,成为“高金额赔付主力”;富德生命人寿的数据也呈现类似规律:上半年医疗险理赔案件在总案件中占比高达91。41%,理赔金额占比为28。75%。重疾险案件量占比虽仅为4。06%,但理赔金额占比为38。25%,重疾险与医疗险共同构成核心赔付板块,反映出客户在大额医疗支出与日常医疗费用两方面的保障需求均较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消费者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障水平仍然不足,实际赔付金额与高昂的医疗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缺口。从具体数据来看,中国人寿2025年上半年重疾险件均赔付金额约4万元、平安人寿约8万元。而根据医疗基础科普数据,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疾的平均治疗费用约在20万元到50万元区间(含手术、靶向治疗等自费项目),远超现有赔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健康险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政策动力。《方案》明确将2025年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与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同步推进,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打通医保与商保的保障衔接通道,更将推动商业健康险在药品覆盖、理赔适配等方面实现精准升级。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对于消费者而言,医保与商保目录的协同调整意味着保障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尤其是高价创新药、特药的可及性将大幅提升,有效缓解重疾治疗中的“用药贵”难题,与险企正在强化的重疾保障形成互补。对行业而言,政策引导下的目录同步制定,将倒逼险企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服务联动能力,加速健康险从“事后理赔”向“全周期健康管理”转型。

  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叠加险企在赔付规模、科技效率、服务温度上的持续突破,健康险行业正迈向“保障更精准、服务更普惠、生态更协同”的新发展阶段,为消费者构建更坚实的健康风险防护网。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6 原标题:10家险企上半年赔付超七百亿,重疾与医疗是高频风险点!

相关文章

超跌板块大反弹!132股预告一季度业绩,57股净利润翻倍

超跌板块大反弹!132股预告一季度业绩,57股净利润翻倍

     4月10日主要指数集体高开,近4600只股开盘上涨。   行业来看,消费电子板块走强,隆扬电子...

基金投顾业务竞速,多家券商亮成绩、亮打法,有望成为财富管理核心引擎 ,皮海洲:严

基金投顾业务竞速,多家券商亮成绩、亮打法,有望成为财富管理核心引擎 ,皮海洲:严

  财联社5月13日讯(记者王晨)近在政策支持与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升级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基金投顾业务历经六年试点探索,已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5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

特朗普:可能在4月1日晚或4月2日宣布关税细节

特朗普:可能在4月1日晚或4月2日宣布关税细节

  据央视新闻4月1日报道,当地时间3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可能会在4月1日晚上或者4月2日宣布关税细节。特朗普还表示,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会表现得“非常友好”,在某些情况下,关税...

五一视界拟港股上市,预计2025年亏损净额增加(研发投入合计超7600亿元、超七

五一视界拟港股上市,预计2025年亏损净额增加(研发投入合计超7600亿元、超七

     5月30日,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2024年1...

“五一”广州楼市成交活跃

“五一”广州楼市成交活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天研通讯员祝健轩)记者昨天从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五一”假期,广州房地产市场成交活跃,高品质住房供给增多、企业营销优惠力度较大、楼盘到访人数增长,认购...

合作方盘中涨超8%,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搅动二级市场

合作方盘中涨超8%,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搅动二级市场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的风,吹到了二级市场。   4月21日开盘后,人形机器人指数(8841699.WI)开盘下跌后拉升。截至发稿,万得数据显示,机器人指数报94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