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已到,该收拾冯德莱恩了!中国一道禁令封锁,必须杀鸡儆猴及突发重磅,宇树科技I
前段时间还高喊“希望中国在一个月内解决稀土问题”的欧盟,在中国发布了一道禁令之后,瞬间像泄了气的皮球。
如今,用“可能不出席中欧峰会”来施压中国的冯德莱恩也陷入了两难的局面,这峰会,她可能硬着头皮也得来了。
中国发布一道禁令。
最近,中国商务部宣布限制8项电动车电池制造技术的对外输出,若有投资经商或者技术合作之类的需求,先要向相关部门报备。
从深层次来看,这一决策不仅仅是技术保护那么简单。电池制造技术是全球电动车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掌握这一技术,意味着掌握了电动汽车产业未来的竞争话语权。
而限制技术出口,也将进一步妨碍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在海外建厂的步伐,但推动中国车企在欧建厂是其一直以来的愿望。
为什么这么说呢?事实上他们是想把竞争对手变成给自己打工的这样就能牢牢抓住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还能稳住就业,顺便让技术也慢慢“流”到自己手里。
中国新能源车企具有种种优势,技术先进、产量大、成本还低。美欧一看,既然挡不住,那就换个法子——让你来我这儿建厂。
这样一来,能解决我当地的就业难题,还能带动周边那些配套产业发展,像电池材料、生产设备、物流运输等都能跟着沾光。时间长了,中国的技术慢慢就被学去了,变成大家都认可的本地技术,相当于变相的技术转移战略。
但这种合作关系,对中国来说风险也不小。海外建厂就意味着技术的部分流失和生产线的逐步本地化,可能会导致技术外泄,特别是在电池、自动驾驶这些关键领域。
就说比亚迪在匈牙利的生产基地,虽然给匈牙利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但这也让“匈牙利制造”的名头更响了,反而减弱了“中国产品”的标签。
还有宁德时代在美国的工厂,被视为“美国产业的一部分”,这种身份转换,带来的可不仅仅是税收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更有可能是技术的逐步本地化,最终导致全球产业链中的技术分配发生改变。
冯德莱恩“无牌可打”。
而冯德莱恩本来想通过不参加峰会,逼中国在电动车补贴、产能过剩、市场准入这些方面让步。
结果中国这一招“技术封锁”太精准了,让她意识到自己手里的谈判筹码根本不够。要是她真不去峰会,反而会错过参与全球电动车产业博弈的机会。
近年来,欧洲产业链被掏空,新能源又被中国遥遥领先,本地车企抱怨不断。这也是为什么美欧想推动中国车企海外建厂,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产业链的控制和“去中国化”。
面对这种技术外泄与产业链调整的局面,中国通过限制电池技术的出口,实际上是在强化产业链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控制核心技术的输出,中国在全球电动车产业里逐渐形成了一条坚实的“护城河”,有效防止了外部压力的进一步渗透。
随着全球电动车产业竞争的加剧,中国通过限制电池技术的出口和推动产业链自主化,正在逐步掌控全球新能源车市场的话语权。
这一系列举措,展现了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自信,也预示着未来全球电动车产业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在中美欧博弈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技术输出与产业安全,将成为中国未来战略的关键。
中国已经在全球电动车产业里占据了重要位置,未来能不能走得更远,还得看中国能不能继续保持这种战略定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收盘后,爆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引爆今年人形机器人的导火索,宇树科技,就要上市了。
而按照当前市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追捧,相信市场将会直接给出一个惊人的估值。
而这对于目前参股宇树机器人的公司而言,就是一个直接利好。
那么,咱们就来盘点一下目前真正参股宇树科技的都有哪些。
第一家,卧龙电驱 总市值328亿。
公司在互动易上表示,通过金石投资间接持有宇树科技股份。
第二家,中际旭创 总市值2007亿。
公司未直接持有上述宇树科技股份,但参与投资的基金持有部分股份。
第三家,中科创达 总市值268。3亿。
公司参与的安创基金有投资宇树科技。
第四家,深信服 总市值434。5亿。
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广州琥珀安云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于 2024 年投资了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截至目前,琥珀安云基金持有宇树科技 0。6279% 的股权。
第五家,实益达 总市值49。78亿。
公司全资子公司持有浙江容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0。8333% 股权,浙江容腾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 1。3217% 股权。
第六家,景兴纸业 总市值51。29亿。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景兴参与的容腾基金的持有份额约为 1。6667%,据了解,容腾基金对宇树科技的投资额为 2000 万元,持股比例为 1。8044%?。
第七家,金发科技 总市值287。9亿。
公司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股宇树科技,目前,金石成长基金对宇树科技的持股比例为 4。62%。
第八家,荣晟环保 总市值31。73亿?。
全资子公司嘉兴荣晟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参与的容腾基金有投资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容腾基金对其投资额为 2000 万元,截至目前持股比例为 1。3217%。
除了上述八家之外,还有三家间接持股宇树科技的公司,分别是。
这三家公司的总市值分别为朗科33。95亿;雪龙39。23亿;中南58。46亿。
可以发现,上述公司虽然都参股宇树科技,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均是间接参股宇树科技。首先是参与的基金份额不高;其次基金持股的宇树科技比例也不高,因此综合持股比例均是很低。
那么,对于这次宇树科技上市,对于那些几百上千亿的公司基本上就没啥搞头了。因为本来持股就少,如果公司市值又大的话,这个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反而是几十亿的小公司,因为公司小,股本小,可能还会翻出点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