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涨超1700%!稳定币概念火了 “10倍大牛股”诞生 ,国泰海通证券:核聚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正式生效,稳定币发行进入“倒计时”阶段,市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持续攀升。
在此背景下,港股和A股市场的稳定币概念股近期大放异彩,不仅涌现出多只涨幅惊人的个股,甚至不乏“10倍大牛股”。
券商分析认为,稳定币监管框架进一步明晰,合规将成为稳定币产业发展的核心助推剂,稳定币的发展有望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新动力,相关板块的热度或将持续。
稳定币概念牛股扎堆!
6月以来,在政策红利与市场预期的双重推动下,稳定币概念成为资本市场最耀眼的明星,部分个股持续暴涨,当中更是诞生了包括中国三三传媒、加幂科技在内的“10倍大牛股”。
7月15日,中国三三传媒公告称,公司已开展申请稳定币牌照的筹备工作,所需资金将以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及公司现有现金储备拨付。其表示,公司计划积极参与香港监管试点计划,推动稳定币的发行与应用,助力香港建立全球数字资产生态圈的重要枢纽地位。7月16日,中国三三传媒收盘飙涨72。73%,今年以来其累计涨幅更是高达17。70倍。
加幂科技近年来大力布局Web3。0相关业务,7月24日完成配售2737。2万股,公司称此次配股的资金用途不仅包括Web3。0数据分析平台等原有主营业务,还明确表示将会进军稳定币赛道。该股6月以来涨幅翻番,今年以来累计涨幅更是达到16。12倍。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个股一旦发布与稳定币相关的确切利好,便会引爆市场。譬如,7月7日,金涌投资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AnchorX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备忘录,将在跨境支付与贸易、稳定币应用场景拓展等四个领域探索潜在合作。7月8日,金涌投资即放量飙升533。17%。
国泰君安国际2024年获香港虚拟资产经纪牌照,2025年6月再获证券交易牌照,成为首家可提供虚拟资产全链条服务的中资券商,客户可直接交易比特币、稳定币等。在牌照获批后,其在6月25日单日暴涨198%,全年涨幅达4。58倍。
此外,其他稳定币概念股亦涨幅惊人。耀才证券、欧科云链、云锋金融、易鑫集团、新火科技控股、OSL集团等今年累计涨幅也均超过100%。
与此同时,A股市场的稳定币概念同样风起云涌。恒宝股份作为稳定币概念龙头,尤其在数字人民币领域表现突出,是央行数字人民币试点的核心供应商,今年累计涨幅1。98倍。四方精创年内股价涨幅达1。48倍,其于6月2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为多家金融机构参与跨境支付通提供技术支持,公司FINNOSafe合规Web3平台可支持稳定币发行人及市场参与者相关业务的发展。此外,楚天龙、拉卡拉、中科金财、雄帝科技等个股近期涨幅也相当可观。
配股融资动作频频。
随着香港稳定币发行进入倒计时,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布局稳定币业务的行列中。近日,多家公司发布公告,透露了其在稳定币领域的战略规划和业务进展,抢滩布局之际更是配股融资动作频频。
第四范式7月17日公布,将配售2590万股H股予Infini Global Master Fund,每股配售价50。5港元,总共集资约13。08亿港元。此外,第四范式在香港稳定币即将落地之际,前瞻性地锚定其系列需求,于日前推出“稳定币智能风控&智能合规解决方案”,为这一风头正劲的数字资产建起安全护城河,成为又一只港股稳定币概念股。
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众安在线也在积极行动。7月4日,众安在线公告完成配股,再融资规模39。2亿港元,其中30%拟用于金融科技创新领域投入。众安在线旗下众安银行是香港首家为稳定币发行方提供储备银行服务的持牌数字银行,深度参与香港金管局沙盒测试,已与圆币科技等首批合规发行方达成合作。目前众安银行已为超过80家Web3公司提供商业银行服务,更是本地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HashKey和OSL的银行合作伙伴。
公告正评估申请稳定币牌照可行性的跨境支付服务商连连数字,也已完成配售3840万股,净筹约3。87亿港元。连连数字通过子公司连连国际与圆币科技合作,为稳定币跨境支付提供合规通道。OSL集团也于7月25日公告拟配股筹资约23。55亿港元,用于战略性收购、稳定币业务等。
警惕短期过热风险。
香港稳定币发行牌照发放在即,有市场人士也提示风险,认为当前多数概念股业绩尚未兑现,且稳定币监管细则未完全明确,投资者需关注企业实际技术储备与牌照申请进展。
7月2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发文再谈稳定币监管,强调需为当前稳定币市场的过度炒作降温,并阐述了监管机构在稳妥、可持续原则下推动《稳定币条例》落地的下一步举措。其透露,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于下周公布“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的摘要说明,详细说明牌照申请的具体安排。
余伟文提醒,稳定币作为新兴支付工具进入传统金融体系有其积极意义,但必须警惕市场和舆论的过度炒作。
华龙证券认为,以港元稳定币为支点,我国参与全球链上金融竞争的通道将更为畅通,持续看好稳定币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积极意义。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5 原标题:股价暴涨超1700%!这一概念火了,“10倍大牛股”诞生。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高温超导磁体、电源、检测系统等细分领域。
事件:2025年7月22日,中国聚变公司挂牌成立大会在上海举行,标志着我国聚变能源从实验研究向工程建设与商业应用的关键跨越。1)中国聚变公司是中核集团直属二级单位,以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技术路线,承担着我国聚变能源工程化、商业化的创新主体责任。2)中核集团、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上海未来聚变、中国核电、浙能电力、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变等7家单位计划以每股1。0019元价格对中国聚变公司增资,出资金额合计达114。92亿元,中核集团仍为控股股东。3)中国聚变公司还同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上海电气集团、申能集团等单位签署聚变创新联合体深化合作协议,将进一步推动聚变产业链协同发展。
上海积极布局聚变产业集群,加速核聚变商业化进程。1)产业政策方面,上海市提出加快聚变商业化技术攻关,并注重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引导作用,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要素联合,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融合,积极布局聚变产业链。2)技术攻关方面,上海超导实现高温超导核心技术突破,为国内外聚变堆供货,市占率超80%,能量奇点的“洪荒-70”装置是全球首台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显现民营技术潜力。3)集群发展方面,聚变创新联合体合作协议将加快产业生态培育,提升技术创新密度,迁移核电装备研制成熟产能,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聚变能源创新高地。
全球核聚变产业如火如荼,我国商业化路径日益清晰。美国商业聚变公司Helion、CFS已相继公布对科技巨头的大规模售电计划。根据FIA的2024年全球聚变报告,2024年全球至少有45家聚变商业公司,累计投资约70亿美元,80%的受访公司预计在2030年代实现电网供电。我国已通过EAST、HL-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验证聚变堆工程可行性,预计2025年启动总装的BEST项目在2030年首次向电网输电,2035年建成CFEDR,力争2050年前实现商业化发电。上海发挥国有资本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各显其能,孵化上下游创新企业,形成聚变产业集群化趋势,或可缩短聚变产业成长周期,加快完成并网发电目标,对我国聚变能商业化路径具有示范作用。
风险提示:可控核聚变工程可行性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
(文章来源:国泰海通证券)。
责任编辑: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