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嵌套高达十层,挪用基金财产,监管通报→及科创债扩容增量!银行、券商等火速布局,更

2个月前 (05-11)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9

  【大河财立方消息】5月9日消息,深圳证监局日前发布最新一期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通报指出,近年来,深圳证监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辖区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违反基金合同约定开展投资运作的情形,产品估值、申购赎回及关联交易等展业行为损害投资者权益的情形较为突出,个别机构触犯挪用基金财产的底线要求。

  深圳证监局称,发生上述情形的核心原因在于,私募基金管理人在私募基金投资运作过程中未谨慎勤勉履行投资管理义务。

  深圳证监局通报了典型问题,包括挪用基金财产、投资运作违反监管要求、投资运作违反基金合同约定、关联交易未履行合同约定的决策机制、净值失真期间允许开放申赎、未按合同约定支付赎回款等。

  其中,挪用基金财产方面,某股权类私募机构在所管理的私募基金到期清算前,未征得所有投资者同意,通过控制底层资产项目公司网银账户的方式,将部分基金财产从底层资产转回该机构自有资金账户,供其关联方及其他基金产品使用。

  在投资运作方面,一是投资层级违反规定。某证券类私募机构通过内部产品之间多层嵌套虚增管理规模,嵌套层级高达十层。二是投资杠杆违反规定。个别证券类私募机构为谋求债券投资收益,管理的债券基金杠杆水平持续超过200%。

  对于上述问题,深圳证监局表示,辖区各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当谨慎勤勉履行投资管理义务,确保投资运作不违反监管规则要求、基金合同约定,不得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深圳证监局明确,严禁挪用、侵占基金资产;严格履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加强估值管理,避免不公平对待投资者;加强赎回管理,不得损害投资者合同权利。

  深圳证监局表示,下一步,深圳证监局将持续加强对辖区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行为的监管检查力度,督导各相关机构提升内控机制,严肃问责违法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4月23日,北京证监局也公布了新一期辖区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通报披露,近期,北京证监局日常监管中发现,个别私募基金管理人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情况。

  北京证监局通报了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基金募集环节,有的管理人的股东与基金投资者签署回购协议类文件,变相向投资者承诺最低年化投资收益。

  在基金投资环节,有的管理人不按照基金合同约定进行投资运作、将其他财产混同于基金财产从事投资活动等。

  在基金管理环节,有的管理人未恪尽职守、谨慎勤勉地履行管理职责;未按基金合同约定进行信息披露等。

  在基金退出环节,有的管理人未按合同约定办理基金赎回、未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收益分配。

  针对上述情况,北京证监局在私募基金的募、投、管、退各环节作出了合规提示。其中提到,管理人不得将私募基金财产用于经营或变相经营资金拆借、贷款等业务,不得将管理人固有财产或者他人财产混同于私募基金财产从事投资活动,不得侵占、挪用基金财产。

  北京证监局要求,私募基金管理人须结合自身情况,对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的规范运作情况进行自查,对发现的违规问题主动整改。同时,主动加强内控管理,将合规要求融入业务开展各流程,确保合规开展业务、充分履行管理职责。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

  责任编辑:6 原标题:嵌套高达十层,挪用基金财产,监管通报→。

  为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人民银行、证监会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若干举措。

  新政发布后,银行、券商、股权投资机构等积极响应、火速布局,纷纷披露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计划。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5月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初步统计,目前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机构参与。

  业内人士分析,债券市场“科技板”的设立,通过多元化债券产品、政策激励与市场化机制的结合,有望系统性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债券有望成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核心枢纽。

  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创债。

  近期,政策端发力,推动提升债券市场对科技领域的融资支持效能。5月7日,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同步配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通知》,进一步提出细化支持措施。

  本次科技创新债券新政的两大亮点:拓宽发行主体范围和灵活募集资金使用范围。一方面,新增支持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作为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这将拓宽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债券、股权和基金投资的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各类型融资的能力,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另一方面,新增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将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记者梳理发现,银行成为发行科创债的“主力军”。目前,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兴业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披露科技创新债券发行计划,拟发行规模超400亿元,这些资金将通过贷款、债券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证券公司表现踊跃,目前,招商证券、中国银河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拟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债公告,发行规模合计达177亿元,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此外,元禾控股、鲁信创投、君联资本、启明创投等多家股权投资机构注册发行科技创新债券,预计总体规模155亿元,将精准用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科技创新领域的基金出资和股权投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关键的股性资金支持。

  有助于精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

  事实上,科创债并非新鲜事物。科创债相关政策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在2021年3月,沪深交易所启动科技创新公司债券试点工作,在双创债框架下引导优质企业发行科创用途公司债券,为科创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在2022年5月,沪深交易所分别发布相关指引,标志着科创债正式落地,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科创债已累计发行2。5万亿元,存量余额达1。8万亿元,占非金融企业信用债余额的比重为5。38%,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偿还发行人存量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勇分析,与现有科创债市场相比,债券市场“科技板”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完善:扩展了发行主体范围和募集资金用途;完善配套支持机制;强调科创债事中事后监管。

  据悉,此前科创债发行主体均为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科技板”新增支持金融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发行主体扩容也带动科创债募集资金用途拓展,金融机构可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使用债券募集资金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发展。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一系列针对科创债的政策组合拳,有助于精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痛点。其中,通过增信机制降低中小科技企业发债门槛,以长期限债券匹配研发周期,流动性支持措施增强二级市场吸引力。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6 原标题:科创债扩容增量!银行、券商等火速布局,更多资金在路上。

相关文章

上半年大增149%!黄金期货表现亮眼-A股最新估值表(2025年7月4日)(恒生

上半年大增149%!黄金期货表现亮眼-A股最新估值表(2025年7月4日)(恒生

     全国期货市场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黄金继续霸榜商品期货市场。   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统...

今日837只个股突破五日均线

今日837只个股突破五日均线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今日上午收盘,上证综指3302.19点,收于五日均线之上,涨跌幅0.15%,A股总成交额为7331.40亿元。到目前为止,今日有837只A股价格突破了五日均线...

景顺年度研究:主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温(港股公告精选|新华保险上半年原保费收

景顺年度研究:主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温(港股公告精选|新华保险上半年原保费收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夏宾)全球投资管理公司景顺14日对外发布的第十三份年度《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面对全球分化和政策不确定性,主权投资者倾向于主动型管理,对中国市场...

美股航空股表现疲软,美联航跌逾6%

美股航空股表现疲软,美联航跌逾6%

        每经AI快讯,当地时间2月21日,美股航空股表现疲软,波音跌近2...

今天上午 A股火了一个“字” ,创业板ETF在巴西上市及瑞银将全资控股其在中国设

今天上午 A股火了一个“字” ,创业板ETF在巴西上市及瑞银将全资控股其在中国设

  新消费的风,吹到了新饮品。网友调侃,加了“情绪价值的健康水”最贵,各类功能性饮料、益生菌饮品,还有玉米汁、白桦树汁、椰子汁、气泡黄酒等等,在A股市场受到追捧。   今...

坚定看好A股 机构纷纷入场行动

坚定看好A股 机构纷纷入场行动

  在美国关税政策扰动市场预期的重要时刻,多家券商集体出手,通过业绩预告、披露回购增持方案等方式传递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4月8日,包括国泰海通证券、中信证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