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H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5家健康险公司均盈利 风险综合评级现分化及4月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4.5% 新

2个月前 (05-12)今日H股公司股市行情7

  随着老龄化社会发展,商业健康险的运营日益受到关注。

  截至目前,除了昆仑健康与和谐健康,我国7家健康险公司中的另外5家均已披露2024年年报和今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数据显示,人保健康、平安健康保险、太保健康险、复星联合健康和瑞华保险等5家健康险公司去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56。46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净利润41。51亿元,同比增长46。6%。

  具体来看,人保健康的保费规模位居健康险公司第一,该公司2024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486。95亿元,实现净利润19。32亿元,同比增长29。6%;平安健康保险去年以19。98亿元跃居健康险公司净利润榜首位,同比大增39。1%;而净利润增速最快的则是太保健康险,该公司去年实现净利润9150万元,同比增长近2倍。此外,复星联合健康去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2。26亿元,同比增长26。7%;实现净利润4200万元,同比增长82。6%。瑞华保险则在去年实现了扭亏为盈,该公司2024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净利润8755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1。5亿元亏损实现扭亏。

  健康险公司净利润大增,主要源于负债端收入稳健增长,且与投资端的表现密不可分。例如,平安健康保险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4亿元,2023年同期为-5。95亿元;瑞华保险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86万元,同比增长118%。

  今年一季度,上述5家健康险公司依然保持较好的盈利表现。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人保健康一季度实现净利润24。3亿元,盈利水平位列健康险公司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平安健康保险,一季度实现净利润5。82亿元。

  从风险综合评级来看,人保健康、平安健康保险和太保健康险最近一期的风险综合评级均为AA类,瑞华保险、复星联合健康则分别为BB类、B类。

  复星联合健康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2025年,公司对过去一年的风险管理工作成效进行复盘,结合最新风险评级结果,针对薄弱项所在的子类风险模块进行了检视,修订制度不完善处并整改执行疏漏。目前,公司已构建“监测—预警—整改”的基本管理架构,未来将不断完善覆盖全业务流程的风险内控体系。

  从偿付能力表现来看,目前瑞华保险补充资本的压力较大。截至一季度末,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73。7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01。51%,均接近监管红线。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瑞华保险表示一季度实际资本下降,最低资本上升,因此一季度偿付能力较上季度有所下降。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5家健康险公司均盈利风险综合评级现分化。

  广州日报讯(文/表全媒体记者邓莉)5月11日,全国乘联分会发布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显示,4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5。5万辆,同比增长14。5%。其中4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0。5万辆,同比增长33。9%。从4月市场来看,新能源车渗透率51。5%成增长主力,“以旧换新”政策已带动70%私人购车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4月自主品牌在国内零售市场份额飙升了8个百分点。乘联会指出,自主品牌的全面遥遥领先,反映出2025年自主品牌从产品力到渠道管理上的模式创新,继续得到用户支持和认可。

  传统豪华车品牌遭遇冲击!

  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自主品牌零售115万辆,同比增长31%。4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65。5%,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1—4月自主品牌零售市场份额64%,较去年同期增长7。9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形象持续强化,如腾势、仰望、广汽昊铂、鸿蒙智行、蔚来、理想等品牌新能源产品的高端化突围而出,对传统豪华品牌产生巨大冲击。数据显示。4月豪华车零售17万辆,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32%。4月豪华品牌零售份额同比下降3。7%,仅占9。5%。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近年自主品牌能够一路高歌,首先是产品在外观设计、智能化等维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其次是在价格上对合资品牌进行“降维打击”,第三则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时代换道超车,在三电领域积累了技术优势。

  70%的私人购车是“以旧换新”。

  4月数据还显示,国内汽车增换购贡献度持续增强。截至4月24日24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270。5万辆,申请量较3月24日的150万辆,增加了120万辆。4月份大约近70%的私人购车用户是“以旧换新”的受益者,私人首购用户降到31%左右,消费升级的增换购成为购车消费的绝对主流。

  此外,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随着国家报废更新的促销补贴力度强化,市场回暖,对车市的拉动效果很明显,因此价格战的压力相对减缓。“4月份仅有14款车型降价,较去年4月份的41款和2023年4月份的19款数量大幅下降,体现了降价潮明显降温的特征。”。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自主品牌汽车份额飙升至65。5%?。

相关文章

光伏再现抢装潮!电池片价格全面上涨

光伏再现抢装潮!电池片价格全面上涨

        光伏抢装现连锁反应:多个环节价格...

合景泰富集团及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2025年1月预售额同比降39.5%

合景泰富集团及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2025年1月预售额同比降39.5%

        财中社2月6日电合景泰富集团(0...

蓝月亮增收不增利 “烧钱”营销策略失灵?

蓝月亮增收不增利 “烧钱”营销策略失灵?

     近日,蓝月亮(06993.HK)披露公告称,计划投资8.9亿元建设集智能洗涤服务、研发、总部运营与教育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