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谈判结束,中美公布会谈结果,7个字的出现,让全球松了口气-一觉醒来,日内瓦传
5月12日,中美两国高层官员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谈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双方就建立一项“贸易磋商机制”达成共识。在会谈结束后,美代表在接受采访时更是直言,中美双方分歧并没有其想象中的那么大。
透过双方达成的“贸易磋商机制”,我们能看到的是中美双方已经在战略层面上完成了“破冰”。长期以来,中美关系的基调都不甚乐观,一边是中国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体系,稳坐“世界工厂”的宝座;另一边是美国在高端产业链与消费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产业优势与劳动力结构的错位,早已埋下了经贸摩擦的隐患。
地缘政治的紧张、技术壁垒的频出,以及不同制度文化之间的误解,更让这种紧张的关系不断加剧。而特朗普的关税战直接成了中美双方关系破裂的导火索。在此背景下,中美双方均公布会谈结果“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七个字无疑让全球松了口气。
而这场会谈的意义,并不在于双方宣布了多少“具体措施”,而在于一种姿态的转变,一种由对抗转向对话的可能性。这意味着,中美正逐渐摆脱意识形态的对抗思维,从“博弈”走向“协商”,这对于两国人民而言,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此刻,中美愿意坐下来谈了呢?其实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全球经济正面临低增长、高通胀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的“三重夹击”,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中美作为全球经济的双引擎,其对抗态势已然开始对全球贸易、投资信心乃至技术路径产生了结构性伤害。
另一方面,两国国内的现实需求也促使理性回归。中国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而美国则财政赤字高企,“去中国化”不仅没能带来产业回流,反而推高了企业成本和民众生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美能够坐下来谈判,既是务实的选择,也是现实的倒逼。
正如美代表所言,中美双方的分歧其实并不大,很多看似难以调和的立场,背后不过是利益分配与政策节奏的不同,而非根本性的制度性冲突。无论是关税争端、市场准入,还是产业补贴问题,表面上剑拔弩张,实则在深入沟通后都能找到一定的缓冲与折中空间。
至于中美关税博弈的未来走向,有分析认为,预计短期内会以“磋商+管控”为主要方式展开。由于双方在结构性议题上仍存较大分歧,尤其是涉及技术转让、国有企业补贴及网络安全等敏感问题,因此全面撤销关税的可能性仍然较低。但从现实层面来看,部分象征性或低敏感度的商品可能率先获得减免,为后续谈判争取空间。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中美能否真正走出贸易战的阴影,还取决于双方是否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国际格局中,找到一个全新的战略定位,并从根本上建立起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长期机制。只有当两国在利益协调之外,逐步形成对规则、责任与合作边界的共识,并愿意在全球治理、技术规范、产业升级等关键议题上进行深层次的协作,才能避免陷入“谈一阵、打一下”的恶性循环。
来源:牛弹琴。
一觉醒来,日内瓦传来一个好消息。
坦率地说,完全也是我个人的观点,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说实话,此前期待不太高,接触就算是积极信号。但看新闻,日内瓦一接触,出乎意料氛围这么不错,出乎意料取得实质性进展,出乎意料还达成了重要共识。
看新华社凌晨的通稿,总共就五句话。
第一句,5月10日至11日,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
交代了时间和地点。
原以为一天,事实上谈了两天。
第二句,中方代表团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关键词:深入交流!
那就是谈得很到位。
第三句,会谈氛围是坦诚的、深入的、具有建设性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
最关键一句话,第二次提到了“深入”,总共五个关键词。
坦诚的。
深入的。
建设性的。
实质性进展。
重要共识。
一个词比一个词重要。
第四句,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明确双方牵头人,就各自关切的经贸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磋商。
关键词:进一步磋商。
这就牵涉到下一步了,还建立了新的机制,这很重要,日内瓦只是开始。
第五句,中美双方将尽快敲定有关的细节,并且将于5月12日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
大原则应该已确定,小细节很快敲定。
这个五句话消息只是开胃菜,联合声明第二天发布。
美方发布的消息也差不多。
看美国财长贝森特的发布会,第一句话就是:我很高兴地报告,我们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重要贸易谈判中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他还说:我们明天将提供细节,但我可以告诉你,谈判是富有成效的。
我看到,CNN还援引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话说,中方代表是非常强硬的谈判对手,他们非常勤勉地工作,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两天。
怎么说呢?
一个很不错的开端。
对话总比对抗好。
当然,一切毕竟还在过程中,我们还是要淡定,淡定看待成果,看待看待波折。
考虑到美国一贯的表现和手腕,我们还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当然,还有奉陪到底的底气。
最后,个人感慨一下吧。
5月12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
17年前的大地震,那惨烈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每想起来,总让人泪目。
但我们依靠团结,坚强而努力,最终走出了阴影。我们纪念,是因为永不忘记。
这个世界,上下同心,坚定做好自己的事情,没有什么能够阻碍我们中国人的步伐。
原标题:《一觉醒来,日内瓦传来一个好消息》。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