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十余家券商科技创新债“官宣”-中国资产价格上扬 市场信心大提振-国泰君安:2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明确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纳入科技创新债券发行主体范围。随后,券商机构迅速行动,目前已有中信建投、申万宏源证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11家券商确认发行科技创新债,合计规模超百亿元。此外,还有不少券商正在积极推进中。
交易所网站显示,在近日的公司债券发行公告中,多次出现券商科创债的“身影”。
例如,招商证券公告显示,公司于5月9日在上交所成功发行科创债,发行规模30亿元,为首批券商科创债最高规模。公告显示,发行规模为不超50亿元,2年期品种与3年期品种利率均为1。75%。
中信证券科创债利率公告显示,公司科创债规模为20亿元,2年期品种一票面利率为1。67%,3年期品种二票面利率为1。71%。
中信建投科创债利率公告显示,公司科创债规模为10亿元,发行期限3年,票面利率1。69%。
银河证券公告也显示,公司5月9日发行科创债规模为10亿元。银河证券科创债利率公告显示,发行规模为不超过2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1。75%。
长城证券科创债利率公告则显示,公司科创债发行规模为不超过5亿元,发行期限2年,票面利率为1。79%。该债券为长城证券发行的首只深交所科创债,也是深交所首只证券公司科创债。
除此之外,申万宏源、东方证券、平安证券、华泰证券、华福证券、国泰海通等机构也均发布了科创债相关公告。以此计算,目前券商发行的科创债规模合计已经达到了110亿元。
“目前科创债发行主体中,科技型企业以高等级央国企和头部民企为主,预计在债市‘科技板’推出后,将鼓励更多的成熟期、成长期民营科技型企业通过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进行融资。”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这有助于带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在新的支持政策下,未来对于科技型企业的发债支持力度也将加大。
科技创新债发行市场也迎来了投资者的热捧。发行当日,申万宏源证券、中信建投、银河证券等10家券商发布延长簿记建档时间的公告。
长城证券称,因簿记建档当日市场有所变化,经发行人、簿记管理人及其他簿记参与方协商一致,现将簿记建档结束时间由5月9日18:00延长至19:00。此外,银河证券与平安证券均提到“因簿记建档当日市场变化较为剧烈”,中信建投表示“因部分投资人履行程序的原因”,国泰海通、招商证券均称“因簿记建档当日市场变化较大”。
从已披露的募集说明书来看,多家券商明确表示募集资金将精准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多家券商表示,本次发行债券募集资金不低于70%将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例如,中信证券表示,本期债券的发行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在内的各类投资机构踊跃参与,实现了项目的圆满发行。本期债券募集资金中,不低于70%的部分用于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等形式,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招商证券也表示,本次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包括符合资本市场相关要求的投资,科技创新类债券、ETF及其他公募基金的做市及风险对冲服务业务,科技创新类证券承销业务等。
申万宏源证券表示,发行科创债券是申万宏源证券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立足证券业本源和优势,公司不仅可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高质量承销服务,还可以通过股权、债券、基金投资、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支持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公司作为首批获得发行科创债资格的券商,将发挥金融机构引领作用,以“央企服务科技创新”为己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科技领航、金融赋能”,持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还有更多券商科创债“在路上”。根据券商公告,目前已有至少12家券商发布拟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债公告,发行规模合计达177亿元。此外,还有东吴证券等部分券商已提交相关申请,但目前尚未披露。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首批十余家券商科技创新债“官宣”?。
5月12日,中国资产价格迎来强劲上扬,A股与港股市场均呈现火热景象,投资者情绪高涨,市场信心得到显著提振。
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飘红。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82%,收报3369。24点;深证成指涨1。72%,收报10301。16点;创业板指涨幅达2。63%,收报2064。71点。全市场成交额达13409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185亿元,显示出市场交投活跃,资金入场意愿强烈。上涨股票数量超过4100只,近90只个股涨停,市场“赚钱效应”明显。
港股市场同样涨势喜人。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超6%,收盘上涨5。16%;恒生指数收涨2。98%;恒生国企指数收涨3。01%。港股科技股巨头涨幅持续扩大,阿里巴巴、京东集团涨超6%。
军工股再度爆发。
板块题材上,军工、机器人、苹果产业链、轨交设备、光伏设备、固态电池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农业、创新药、电力、饮料制造板块跌幅居前。
军工类题材延续上周的火热表现,其中军贸概念、军工信息化、军民融合、卫星导航、大飞机等指数涨幅领先。截至昨日收盘,国防军工指数涨逾5。4%,昆船智能、航天南湖、华如科技等超20只个股涨停。航天南湖近4个交易日已累计大涨近75%。
数据显示,截至5月12日,A股142家军工类上市公司均已披露2025年一季报。其中,77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47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幅在20%以上。净利润方面,一季度61家公司净利润实现正增长,25家公司净利润增速超100%。
中航证券认为,商业航天、军贸为代表的“大军工”将持续对军工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天花板进行数量级的抬升。从近期行情来看,伴随军工行业基本面有望迎来持续回暖,“主题活跃+业绩提振”将构成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二重奏,共同推动军工整体行情的再次到来。
苹果概念股持续走高。
昨日午后,A股苹果概念股持续走高,蓝思科技涨近10%,东尼电子、朝阳科技涨停,立讯精密、长盈精密、水晶光电、东山精密、歌尔股份等活跃。
港股苹果概念股也大幅拉升,高伟电子涨超18%,瑞声科技涨超15%,舜宇光学科技涨超14%,丘钛科技涨超13%。
信达证券表示,目前中国的消费电子企业在全球的供应链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第一,在多年的发展中逐步优化自身的技术底蕴,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树立了较强的壁垒;第二,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已经形成良性的产业群,企业间的良性互动拉动了产业链整体发展,中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品;第三,中国消费电子企业近年来也在不断深化全球布局。
市场中枢有望逐步震荡抬升。
展望后市,多数机构认为,随着近期一揽子金融政策出台,叠加中国在制造业全产业链的优势,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将成为增量入市的关键力量,中国股市有望进一步走高。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下一阶段维持对A股的乐观看法,中国股市风险溢价有望系统性下移,而无风险利率下降与资本市场制度改革将成为增量入市的关键力量,把握做多窗口期。
“中国已体现制造业全产业链的优势,中国资产重估正当时,在此背景下A股有望在震荡中实现中枢的逐步抬升。”华西证券称。
配置层面,多家券商提醒投资者关注科技板块机会。兴业证券认为,业绩披露叠加海外扰动下,科技风格前期已调整至低位。随着市场回归预期审美模式,叠加新一轮产业事件密集催化,科技板块作为兼具景气优势和产业趋势催化的中长期逻辑,有望再度占据上风,并逐步成为资金聚焦的主要方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126 原标题:中国资产价格上扬 市场信心大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