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过山车,黄金趋势会怎么走?25年第4次谈黄金及新华鲜报事关并购重组!资本
最近问黄金的朋友特别多,就赶紧来提醒一下大家,不要盲目地冲进去。
因为你要知道,事物的演变一定是有规律的。这已经是我今年第4次分析黄金了。现在的走势也很有意思,3400点就像被盖了个帽似的,已经两次上攻都迅速回落。
01
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分析今年的黄金走势。
当时说今年是2600到3200,结果没想到,四个月就把所有行情都给走完了。
第二次分析是4月21号,那个时候黄金已经到了3300以上了。
我当时就马上写帖子,告诉圈子里的朋友说短期内有回调的风险。
结果呢,第二天就是高点到了,第三天开始大跌。
第三次分析是5月2号,因为假期期间老有人问我能不能抄底。当时我就趁着假期简单地说了一下。
所谓的3500的高点是一个假的高点。在金融分析里,这种上影线你是不能算进去的。所以算高点要从3400算。
所以我当时就反复叮嘱说还没到抄底的时候,后来也确实又在大跌了。
02
那在这次分析中,我想说的是,目前黄金的走势不是特别乐观。
最大的原因是在今年第22期视频的时候,已经跟大家讲过了:黄金是每年都能固定开采出来的东西,并不是大家想象的如此稀缺的东西,一定要考虑到供求关系。
虽然我们都知道,各大国家都想要加大囤积黄金的力度,但如果对岸那个“漂亮国”不作妖的话,大家都有漫长的时间来缓慢地每年开采出来,然后再每年买。
为什么非要在今年追高呢?如果抓紧抢黄金的动作是为了防范对岸的那个国家作妖,但如果他现在已经得到教训,暂时不作妖了呢?所以,大局观一定要有啊!
那下面我们具体再带大家看一下。
从4月21号到现在,我们会看到黄金两次快速地涨到3400,又快速下跌。这就能让3400变成一个比较难以突破的心理位置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两次确认变成强压力位”的原理呢?
这就像是两军打仗,你自己第一次遇到吕布来的时候,你不会觉得他很牛。但如果第一次交锋之后,你被吕布痛扁,打得满地找牙,那之后你能服吗?
不一定啊,第一次被打,可能满身都是不服,觉得还要继续干他丫的。但是,如果第二次在同一个位置再次被抽之后呢?
后续很可能就患上“吕布PTSD”了,下次再看着吕布就想着先跑了,先回避一下吧。
同样的道理,比如我们看奥运会,你会发现什么举重、撑杆跳之类的项目,都是给运动员3次机会吧。
但如果一个运动员前两次都失败了的话,那第三次他的心理压力是非常之大的。能当奥运冠军的那些人,都一定是心理抗压能力爆棚的人。但是大部分普通人肯定不是这种心理状态。
所以两次确认过的高点过不去之后,这就像是形成了一个心理阴影,变成了一个游兵散将自动到此溃散点,这就会导致后续的走势开始变得非常不乐观了。
我们反过来看,如果是4月23号第一次开始下跌的时候,当时如果能有一个比较深的回调,比如充分跌个10%,再向上,那么当时的行情就会乐观很多,可能就会在3400稳一段时间再继续往上。
但是因为第一次溃兵集结做得非常不彻底,完全没有整顿就开始向上,就浪费了非常好的进攻机会。后续可能就没有太好的集结了。
03
关于黄金接下来的推演,我推演出来的情况有两种可能,需要充分考虑到大部分人的心理因素,再结合外部环境具体分析。
文章已经发在圈子里了。不少圈友表示已经看懂了。
因为平台对这类内容其实是有限制的,这种敏感性的分析不好公开讲,所以我都写在圈子里了。
而圈子的好处是,我们圈子建立有7年了。
过去7年累积的所有精华文章都存留在那里,并且每一篇文章都打上编号,大家能感受到编号都是连贯的。过往的内容我都不删,让大家能感受到之前的推演带来的结果,让大家感受到学习知识是有用的、有收获的。
最后呢,忍不住还得叨叨几句。
所有的分析最终终将走向失败。我前面三次分析都对了,不代表这次第四次也能对。我这次第四次也对了,不代表后面第五次也能对。骰子摇多了,早晚要输一次。
但是为什么我还要不厌其烦地给大家分析、讲道理、讲内容呢?原因就是思考的逻辑、背后的知识。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吧?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刘羽佳、刘慧)5月16日,资本市场又一重磅新规落地——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公布实施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
并购重组是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的重要工具。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此次公布实施的新规,是为落实“并购六条”,在简化审核程序、创新交易工具、提升监管包容度等方面作出配套规定,创新性地设计了多个“首次”。
具体来说,即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
其中之一是建立了简易审核程序。新规明确,对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以及优质大市值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实行“2+5+5”审核机制,即2个工作日内受理、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通过极大压缩审核流程,交易效率和便捷度将大幅提升。
新规还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从有利于“改善财务状况”“有利于上市公司减少关联交易、避免同业竞争、增强独立性”,调整为“不会导致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不会导致新增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及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
这一变化,从规则层面明确提高对财务状况变化、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监管的包容度,降低了上市公司并购的制度性成本,增强了对科技创新行业并购、国有资产整合等的监管适应性,有利于支持上市公司收购未盈利优质企业。
另一个“首次”是建立了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
以往,上市公司重组交易是“一锤子买卖”。此次,通过调整支付机制,能满足上市公司视后续标的经营状况灵活调整支付股份数量的需求。特别是在科技型企业估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充分保障上市公司利益。
在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方面,新规明确,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个月的,锁定期限可相应缩短。这有助于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有效缓解“退出难”问题,畅通“募投管退”良性循环。
数据显示,“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已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今年以来,已披露资产重组超600单,是去年同期的1。4倍。其中,重大资产重组约90单,是去年同期的3。3倍。
从审核程序、监管要求到交易机制,新规在制度层面进一步优化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流程,将更大程度提升并购重组积极性,赋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能,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注入更强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