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大利好来了!社保基金加仓的固态电池只有7家(附名单) ,证监会的立案调查
最近固态电池又迎来新突破。固态电池,相对于现有的锂电池而言,更安全,而且续航能力更强。但其面临着一个致命难题,那就是固态电解质会突然短路失效。
而也制约了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近日,咱们国家的科学家,成功揭示了固态电池短路机制,为新型固态电解质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意味着,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又再度向前了一大步。
那么,目前A股中,固态电池公司,比较多,但能够获得社保基金加仓的却是凤毛麟角,整个A股只有7家,而且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经过前两年新能源大跌后,目前基本都在底部。
第一家,长城汽车!
公司已经推出800V高压电驱多合一的产品,开发充电十分钟补能500公里的6C技术;同时开发固态电池,目前已经具备全固态软包电芯能力?。
公司一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社保基金一零三再度加仓239万股,合计重仓持有4359万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第二家,星源材质?。
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全面,参股公司深圳新源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氧化物电解质已实现量产,硫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则处于小批量供应阶段。
一季度,社保基金六零四组合加仓188万股,目前已经总共持有公司3595万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仅次于公司的实控人。
第三家,欣旺达。
公司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中试试验,第三代聚合物复合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预计今年完成产品开发。
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两家社保基金重仓。一家社保基金四二零,小幅减仓226万股,仍然持有2476万股;社保一零八组合加仓326万股,合计持有1743万股。总体来看,社保基金仍在加仓。
第四家,洁美科技?。
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既可以用在液态锂电池,也可以用在半固体和全固态锂电池领域。在固态电池技术中就目前已在投产的半固态项目都已有合作应用。
第三大流通股东,社保基金17022组合新加仓9。02万股,合计持有443万股。
第五家,豪鹏科技。
公司开展了固态锂离子电池等前沿技术的项目研究,为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目前已完成电极界面成膜、过充项目、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成果输出。
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社保基金四二零组合加仓67万股,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第六家,杭可科技。
公司已与国内外多家相关厂商就半固态电池的中试线展开合作,并积极开展固态电池后处理设备相关的技术研发。
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社保四一三组合,加仓12万股,合计持有519万股。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第七家,珠海冠宇!
公司开发了固态电池专用正极材料,有效解决了固态电池正极与电解质界面兼容性差的问题,并运用该固态电解质膜和专用正极材料制备出了能量密度高达 350Wh/kg 的固态电池样品。
一季度,社保基金四零六组合加仓209万股,合计持有1804万股,位列第10大流通股东。
又一家上市公司被村里盯上了,直接导火索就四个字:年报难产。
消息面上,天茂集团: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按规矩,上市公司4月底必须交年报,但天茂愣是拖到5月6日直接停牌躺平,连带着一季报也鸽了。
深交所也是二话不说,先赏了个停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这家公司两个月内再不交年报,直接挂ST;再拖俩月,退市伺候。
但你以为只是拖延症?只能说你作为散户还是太年轻了!
现在市场预期,这背后可能藏着财务造假、审计扯皮、甚至资产腾挪的利空。
比如,天茂持股51%的核心子公司,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至今没影儿,投资的汽车项目浮亏6000万、地产项目关联交易不透明。
好家伙,不能说是补充信息,只能说这是在捅窟窿啊!
而公司业绩崩盘的关键节点是2023年,但真正让咱们散户炸锅的,是去年9月股价“10天8板”的暴涨,当时很奇怪。
当时大家都在,毕竟是牛市反弹嘛,结果涨完就翻脸,到了24年就继续亏,上半年亏7。16亿,全年预亏5-7。5亿。
到了4月底年报“鸽了”的消息一出,股价直接两个跌停。
停牌前只剩2。74元,市值蒸发超40%。
这些都是现实,大股东去年6月提议回购护盘,结果股价照样跌到1。9元,回购的计划至今没动静。
在我看来,散户对于当下对于证监会立案调查,既想拍手称快,又怕殃及自己。关联交易不透明、年报拖延,明显有问题!
眼下,公司还剩50天补救期,若7月6日前交不出年报,ST帽子就戴定了。
只不过咱们散户做的事明显有限,但好过又什么都不做,盯紧公告:证监会调查结果和年报进展,一个字都别漏,做好最坏打算。
因为退市的风险可不是玩笑,虽然还没尘埃落定,但该跑路时咱们散户还是别犹豫的较好。
证监会若真能揪出违规,至少让市场看到“零容忍”的态度。
但散户更希望的是:查归查,能不能先让我解套?
但目前的牛市行情之下,我们还是要谨慎选择,而远离那些因各种问题被“立案调查”的公司,当然了,这份数据仅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