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手撕玻尿酸“过时论” 抨击多家券商“捧新贵” 部分研报已无法查看 ,智能
医美龙头华熙生物(688363。SH)引发的“口水战”还在持续发酵,一场玻尿酸(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孰优孰劣的路线之争,将9家券商卷入其中。
日前,华熙生物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长文,将矛头指向多家券商研报,相关研报提出胶原蛋白在皮肤修复、抗衰老和副作用等方面强于玻尿酸。
华熙生物文章称,这些误导性“结论”伴随着随后兴起的“玻尿酸过时论”被媒体和自媒体红人广泛传播,形成了资本市场与消费市场的舆论共振,伤害了经几代人努力的、一个中国优势产业的市场转化基础。
记者注意到,在华熙生物发文中,包括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国金证券、西部证券、信达证券、申港证券、方正证券、平安证券、华福证券等9家机构的10篇研报被点名。
(图片来源:华熙生物公众号)。
舆论之争背后,则有一条医美行业的暗线。按照华熙生物罗列的券商研报,部分聚焦于另一家主打重组胶原蛋白产品的巨头——巨子生物(02367。HK)。此外,文章的言辞,也有暗示券商研报存在为巨子生物“站台”行为。
华熙生物称,部分研报通过“所谓的对比研究”抬高重组胶原蛋白概念,贬低玻尿酸产业,描述其为“过时”、“不如某物质安全”是“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损害了中国优势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譬如,华熙生物在文中列举了部分券商研报的具体表述,例如“相较于玻尿酸有潜在交联剂残留‘馒化脸’的风险,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胶原蛋白的塑形能力强于玻尿酸”等,认为这些结论缺乏科学依据,引导资本和市场资源聚焦于资本新题材,“用‘新贵登场’塑造着沙土高楼。”。
华熙生物向蓝鲸新闻记者回应称,公司与券商机构之间保持着交流。“目前还需要等待专业部门和监管机构来判断,这些券商研报是基于自身独立分析,还是全面引用了研报涉及的相关公司招股说明书的内容。如果该招股说明书存在重大的信息披露问题,则应由相关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出面解决。”?。
对此,蓝鲸新闻记者采访数家所涉的券商研究所。有机构表示,涉及研报发布时间为几年前,文章作者分析师早已离职;另有机构表示不掌握具体情况,不便回应;国金证券方面也未予置评。
记者搜索发现,目前,所涉及的华福证券、西部证券、平安证券、华泰证券相关研报已无法搜索到,方正证券、国金证券等研报则能继续查看。
此外,记者注意到,此次被点名的西部证券,曾在2024年6月曾发布研报《合成生物·策略对话行业系列(二) 策略对话商社美护:合成生物赋能美护,看好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龙头》,其中明确提及,“华熙生物是透明质酸钠领导企业,生物技术属性突出”、“胶原蛋白和玻尿酸一样,都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可见其策略观点是滚动式更新的。
另外,开源证券于今日发布一篇《医疗美容行业点评报告:重新认识透明质酸—抗衰领域的科学革命》,为透明质酸正名。
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记者,研报编撰是研究工作的核心产出,需遵循严谨的原则以确保专业性、合规性和市场公信力,结论需基于独立分析,有客观立场,券商内部通常设有合规部门对研报进行多轮审核。券商研报的质量直接影响分析师的市场信任度,“大多券商分析师还是比较爱惜羽毛的,不会刻意‘站台’,也力求保证质量。”。
值得关注的是,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华熙生物此次“闹剧”或与当前股价困局相关,“市值大跌,还有分析师在唱衰。”。
近年来华熙生物股价下滑不断,从2022年7月超160元每股震荡下行至目前的52元每股左右,公司市值也从巅峰时期的近1500亿元跌至250亿元左右。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华熙生物手撕玻尿酸“过时论”,抨击多家券商“捧新贵”,部分研报已无法查看。
北京时间5月21日凌晨,在加州山景城举行的Google 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与中国科技企业XREAL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并联合发布基于Android XR平台的全新智能眼镜Project Aura。
作为全球首款基于全新Android XR的旗舰级智能眼镜,Project Aura 采用光学透视(OST)技术路线,主打轻量化与日常可穿戴性。该设备集成谷歌自研的Gemini大模型,搭载高通芯片,并配备摄像头与麦克风,支持语音交互、实时翻译、智能导航等核心功能,意图打造智能手机之外的“下一代计算终端”。
谷歌与XREAL强调,Project Aura不仅是一款硬件产品,更是对开发者的一次号召。谷歌表示,现有为XR头显开发的内容可快速适配至该眼镜,鼓励全球开发者基于Android XR平台探索更多应用场景。
“Android XR平台为Gemini AI时代而生,支持OST与VST等多样设备。XREAL在轻量化XR硬件上的优势,将帮助我们一起推动空间计算进入更开放、便携的新时代。”谷歌Android XR负责人Shahram Izadi表示。
XR操作系统竞逐:中国准备好了吗?
Android XR是谷歌于2024年12月推出的一款面向扩展现实(XR)设备的操作系统,旨在统一并优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混合现实(MR)等多种技术形态的应用体验。
该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构建,融合了谷歌在AI、AR和VR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专为新一代计算设备提供支持。Android XR的一大优势在于与现有Android应用生态的高度兼容,来自Google Play 的应用将默认支持 Android XR,这意味着相关设备在发布首日即可访问丰富的应用资源。
为满足XR设备的特定需求,Android XR在系统层面进行了深度定制,原生支持手势识别、语音控制、眼动追踪等交互方式,并整合了谷歌的AI 能力,如Gemini 助手,为用户带来更为沉浸、智能的使用体验。
在Google I/O开发者大会现场,Shahram Izadi展示了搭载Gemini大模型的智能眼镜应用场景:用户仅通过语音即可完成拍照、创建日程、实时翻译等任务,实现与设备的自然互动。这款智能眼镜被定位为智能手机的延伸屏幕,旨在为用户提供无缝的信息访问与日常助理功能。
谷歌通过将Google Play融入Android XR平台,意在构建一个横跨手机与XR设备的统一生态系统,进一步巩固其在下一代计算平台上的主导地位。这一动向不仅对开发者意义重大,也对全球XR产业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由此,一个重要问题浮出水面:中国是否具备打造自主XR平台与生态系统的能力?
Wellsenn XR创始人兼首席分析师何万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厂商完全有能力构建独立的生态体系。他指出,中国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领域的成功经验,以及软硬件技术与国际一线水平的逐步接轨,为XR生态建设奠定了基础。尤其在穿戴设备和下一代XR技术领域,国内互联网巨头如华为、字节跳动等具备引领生态建设的潜力。
头豹研究院AI行业高级分析师常乔雨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中国构建本土XR生态具备三大基础优势:“首先,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为XR生态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场景和消费潜力;其次,国内硬件供应链完整,从核心器件到整机制造实现了本地化,可支持高效的技术迭代与成本控制;再次,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正在快速缩小与领先国家的差距,尤其在多模态感知、语义理解等关键技术上具备全球竞争力。”。
CINNO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刘雨实则指出,各大头部XR/AI眼镜厂商都将开发自己的生态平台,例如,近期将要发布的雷鸟X3 Pro,会开放对安卓APP的适配以及AI智能体验商店。
智能眼镜,何以替代智能手机。
AI眼镜的主要交互方式包括语音对话和基础触控,支持智能问答、导航、翻译等功能。配备摄像头的产品还具备拍照和视频记录能力。随着技术整合的推进,具备显示功能的AI+AR眼镜正逐步引入视觉输入与增强现实交互,实现多模态融合,构建更具沉浸感的使用体验。
深企投《2025AI眼镜产业链研究》指出,相较于手机和PC,AI 眼镜在简单生活场景中具备“解放双手”的优势,使用更加便捷。与其他可穿戴设备相比,其在感官贴合度、交互便利性方面优于智能手表,用户接受度也普遍高于如AIPIN等新兴形态的硬件产品。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AI眼镜所代表的趋势符合互联网发展的底层逻辑——持续降低人与信息、人与服务之间的交互成本。常乔雨指出,如果未来智能眼镜能够在功能上逐步覆盖智能手机,并在解锁、输入、身份验证等环节显著减轻用户操作负担,其确实有望演变为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除了技术驱动,庞大的近视人群也为智能眼镜提供了天然的市场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近视人口已达26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34亿。深企投上述研究认为,眼镜的智能化改造潜力巨大,且智能眼镜未来有望达到万亿市场规模。
然而,短期内智能眼镜尚无法完全替代手机,主要作为手机的辅助设备存在。刘雨实表示,当前产品受限于显示效果、续航能力和佩戴舒适性三大技术瓶颈,难以在这三者之间实现全面突破,整体仍处于探索与平衡阶段,距离成为成熟终端尚有差距。中长期来看,即便部分功能实现替代,产品形态也更可能与手机形成互补而非简单取代。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万雯也持相对谨慎态度。她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智能眼镜要具备挑战智能手机地位的长期潜力,首先需要看到初步的市场需求增长,并反馈到产业链上,进而推动关键硬件模块的优化升级,如算力提升、整机制造良率改善、光机与显示系统成本的降低,以及卡点技术的突破。
万雯指出:“随着这些要素逐步成熟,AI+AR 眼镜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但从现阶段来看,真正撼动智能手机主导地位尚需时日。”!
中国厂商在全球XR生态中的角色进化?。
在全球XR产业版图上,中国正逐步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据IDC预测,2024至2029年,中国AR/VR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41。1%,显著领先于欧美主要经济体,稳居全球首位。
以XREAL为代表的中国AR眼镜厂商,已在国际市场中占据重要一席。连续三年位居全球AR市场出货量首位的XREAL,目前是谷歌在AR眼镜方向上唯一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
借由Project Aura项目,中国企业首次以底层合作身份介入谷歌XR生态的演进进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中国厂商正从过去的“适配者”转向“生态参与者”。
但从生态主导权的角度来看,这种参与仍未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共建”。常乔雨认为,谷歌在Android XR的操作系统架构、核心接口标准与技术规范上依然掌握主导权。XREAL更像是在谷歌制定的框架内,提供了重要的硬件实现方案和用户体验反馈。这些反馈会影响谷歌对平台和SDK的优化,但距离行业理解的“共同制定核心平台标准”这一定义还有距离。
尽管尚未掌握底层标准的主导权,中国企业在XR产业链的多个关键环节已显现出突破趋势。刘雨实表示,中国在光学模组领域约占全球市场七成产能。其中,舜宇光学(02382。HK)已实现衍射光波导的量产,成本较海外低30%,有望主导中端市场。
在整机设计与制造层面,歌尔股份(002241。SZ)和立讯精密(002475。SZ)在结构设计、散热方案上积累深厚,可快速响应客户定制需求。此外,在特定算法模块,围绕AI驱动的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手势识别等关键领域,商汤科技、亮亮视野等公司的算法效率已比肩国际水平。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6 原标题:智能手机终结者?谷歌押注智能眼镜,中国供应链有望吃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