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方兑换保证疾速奔向弱方兑换保证 5月港元“钟摆”有点不一样 ,锚定IP+AI
5月以来,港元走势如同疾速摇摆的钟摆:月初,港元对美元汇率接连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引得香港金融管理局出手干预;5月5日起,港元对美元快速走低,至5月21日区间跌幅达1。06%,向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逼近。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这与联系汇率制度的机制和原理密不可分。此前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时,香港金融管理局迅速干预,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致使港元与美元资金利差大幅走阔,套息交易逐渐活跃。
受访人士认为,今年以来港元资产的亮眼表现,或有望进一步推升市场对港元的需求。但也如香港金融管理局所说,当前全球贸易和经济前景不明,全球金融市场颇为波动、资金流向变化频繁,影响着香港资本、汇率及利率市场,未来一段时间港元汇率及利率走势,变数仍存。
港元上演“钟摆式”行情!
5月22日,港元对美元维持在7。82港元兑换1美元水平附近震荡。截至北京时间17时30分,港元对美元报7。826港元兑换1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有所走强。
实际上,昨天港元对美元的走强,只是近期港元汇率疾速走弱后的一次喘息。自5月5日起,港元对美元快速走弱,至5月21日区间跌幅达1。06%,逼近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而就在5月初,港元汇率连续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7。75港元兑1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
本月初,在市场避险情绪驱动下,港元资产受到资金青睐。“避险情绪下,港元资产相对美元资产出现溢价,且南向资金的大幅净流入、香港上市公司派发股息也提振港元需求,带动港元对美元在月初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兴业东南亚研究院副院长谢炫表示。
根据香港自1983年起实施的联系汇率制度,如果港元汇率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融管理局会买入美元、卖出港元,将港元汇率稳定在不高于7。75的水平。5月初的三个交易日内,香港金管局几度出手承接美元沽盘,以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共向市场注资1294亿港元。
套息交易成波动关键诱因!
从强方行至弱方,港元汇率波动幅度为何如此之大?
“这是联系汇率制度下可以预期的自然调节。”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近日撰文,阐述了对于近期港元市场的观察和看法。
分析认为,近期港元“钟摆”疾速偏向弱方,或与套息交易逐渐活跃有关。
利差走阔成为套息交易的关键诱因。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向市场注入1294亿港元后,银行体系港元总结余从此前的约450亿港元急增至约1740亿港元,这导致港元流动性在短期内变得非常充裕。其中一大表现是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显著下行。如1个月期的港元拆借利率从4月的平均约3。65%大幅下降至目前的0。67%,隔夜港元拆借利率从4月的平均约3。41%骤降至目前的0。03%。
香港资深市场人士文刚锐向记者解释,在联系汇率制度下,港币发行背后都有美元资产的锚定,香港金管局的入市干预,并非只是在市场买入或卖出,对市场汇价产生影响,而是在买卖之余,在资金结算上“抽紧”港元或“放松”港元,继而影响港元利率。
谢炫分析称,受香港金管局大规模干预影响,港元资金供应非常充裕,导致港元资金利率大幅下行,而美元资金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美港资金利差的大幅走阔为先借入港元、换为美元、再借出美元的套息交易提供了机会。
事实上,在该机制下,港元汇市上的套息交易时有上演。谢炫表示,理论上港元资金利率应该与美元资金利率同步,但受本地银行间港元供求影响,现实中港元资金利率变动往往略微滞后于美元资金利率,该特性为套利交易带来机遇,进而通过影响资金流动作用于港元利率和汇率。
港股市场既“吸睛”又“吸金”!
月内上演“两极反转”之后,后续港元走势将如何演绎?
在余伟文看来,未来一段时间港汇和港息的走势,仍存在较多的变数。他提及,变数主要在于需求方面。一些比较确定、可预见的资金需求包括新股集资活动、5月至6月的股票派息高峰期、半年结等季节性因素;而比较不确定的因素,包括美联储货币政策和利率走向、股票投资市场氛围、外围金融市场及环球资金流向等。
谢炫称,短期来看,套息交易将持续活跃,但因为港元资金供应仍非常充裕,港元资金利率仍在低位,若该趋势持续,港元对美元或进一步逼近甚至触及7。85,进而促使香港金管局干预汇市以减少港元总结余。
“长期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美元体系失衡、全球资金再平衡和全球市场波动等因素都将影响港元供求,从而左右港元汇率。”谢炫说。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既“吸睛”又“吸金”。今年一季度,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涨超15%、20%,在全球资本市场中表现亮眼。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资额已累计超过60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多逾6倍,融资规模暂居全球首位。
当前,联系汇率制度仍是维持香港金融市场稳定和保持香港自由港吸引力的基石,亦将进一步增强港元资产吸引力。近期港股市场的持续升温,可能增加市场对港元的需求。在谢炫看来,港元资金利率的反弹可能抑制套息交易对港元贬值的影响,或有望对港元汇率形成支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从强方兑换保证疾速奔向弱方兑换保证 5月港元“钟摆”有点不一样。
5月21日晚间,在美股上市的爱奇艺发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计的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爱奇艺总收入为71。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9%。爱奇艺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龚宇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好内容横竖都看爱奇艺’正在占领用户心智,为未来的商业化创造了机会。这些进展坚定了我们基于市场和用户需求变化,推进商业模式和内容生态进一步升级的信心。”。
龚宇的商业化观点代表了近年来影视行业的新变化之一。上海证券报记者盘点发现,近年来,无论是平台公司还是内容公司,都不再把视线局限于内容产出本身。大量影视公司正在通过扩大IP衍生业务、与AI相结合等方式,把路走得更宽广。
强化IP衍生业务布局?。
看到IP衍生业务增长潜力的众多中国公司也早已布局。近年来,上海电影在IP业务上的布局成为A股影视公司亮点之一。上海电影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IP授权业务收入同比增加62。74%。作为上影IP开发的市场经营主体,上影元围绕IP全产业链开发运营,IP授权联名合作已覆盖14大细分领域、9大行业,自营衍生品“上影元品”累计开品近500款。据悉,公司与恺英网络合作的黑猫警长原生手游正在开发中。
依托《风起洛阳》《苍兰诀》《唐朝诡事录·西行》等热门IP,爱奇艺打造的全感剧场已有超50家运营门店,覆盖全国近30个城市。记者了解到,首个爱奇艺乐园将于今年在扬州开业,落户开封的第二个乐园也在同步筹备中。
阅文集团财报则显示,公司衍生品业务在2024年实现快速增长,全年GMV(商品交易总额)突破5亿元,其中卡牌GMV突破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阅文集团完成了对腾讯动漫的资产收购,双方在内容、产能及IP全产业链开发上的优势持续深度融合。
阿里影业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在IP衍生业务板块,阿里鱼连年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报告期内,阿里鱼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带动阿里鱼收入同比增幅逾90%。目前,阿里鱼IP矩阵已覆盖多个领域,签约IP包括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环球影业等。记者了解到,未来阿里鱼将继续加大以电商为主的渠道建设,并孵化C端品牌。
近日,万达电影投资潮玩品牌52TOYS引发市场热议。公司称,将与52TOYS在IP玩具产品的开发、售卖、市场营销等相关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公司将搭建覆盖IP全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协同平台,实现IP资产的全链路增值体系。”万达电影董事长陈曦表示。
凭借《哪吒》系列成为A股影视公司新“带头大哥”的光线传媒则表示,公司正转型为“IP创造者和运营商”,谷子、游戏、卡牌、品牌店、主题乐园等均已纳入其IP运营的战略规划之内。今年第一季度,IP运营业务已为光线传媒贡献数亿元收入,公司对该业务的基本目标是在初期每年贡献上亿或数亿元的利润。
AI将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如何让好内容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众多影视大厂进行了诸多前沿探索。除了IP,与AI等科技相结合也是影视公司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
同样在5月21日,阿里大文娱宣布更名为虎鲸文娱集团(简称“虎鲸文娱”),旗下阿里影业拟更名为大麦娱乐。“AI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更坚定地自我迭代和升级。”虎鲸文娱称,未来将坚定“内容+科技”双轮驱动战略,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全场景娱乐体验,提供全链路服务。
同日全新发布的大麦客户端即为其中代表。据悉,该客户端采用AI驱动,支持多意图识别、毫秒级响应,让用户信息检索更快、更准;AI智能推荐官基于AI大模型识别用户偏好,精准为用户推荐想看内容;同时支持AI咨询,可多维度满足用户个性化服务诉求。
“新大麦将用最好的购票服务体验、最优质的内容搜索分发能力,链接最大的现实娱乐消费群体。”大麦娱乐总裁李捷表示。
2025年第一季度,爱奇艺总收入和运营利润实现环比双增长。公司表示,技术创新是爱奇艺持续提供高品质内容和不断优化用户体验的关键。通过AI赋能,爱奇艺创新产品功能,为用户体验持续加分。本季度推出创新功能“跳看”,用户只需上下滑动屏幕,即可轻松跳转至精彩剧情点,这些精彩剧情点由AI结合视频内容和用户的个性化观看行为自动生成。
在业内人士看来,AI与IP的深度融合将持续推动内容产业向更高维度创新和全球化迈进。尽管存在内容竞争加剧、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等短期挑战,但是影视行业多家公司正在积极求变,期待在新一轮产业升级浪潮中率先获益。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锚定IP+AI 影视大厂升级内容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