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爆砸!11万股民吃跌停 ,运价回升航线扩容 港口将迎发货高峰期 ,四分钟充电
周四(5月22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指数跌超6%,两市全天成交额1。1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08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22%,深成指跌0。72%,创业板指跌0。96%。
板块方面,银行、游戏、军工电子、保险等板块涨幅居前,美容护理、代糖概念、固态电池、宠物经济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微盘股下跌或因“过分拥挤”。
周四A股三大指数调整,从分时结构看,大票表现远强于小票,原因是小票的标杆指数北证50大跌超6%,因此抑制了小票的情绪风偏,两市4000多股下跌,赚钱效应不佳。
据证券时报,有市场分析认为,微盘股过于拥挤可能是下跌的主因。有机构表示,中证2000的成交占比已经超过了3月的高点,微盘出现了显著的超买信号。这与此轮市场不放量也有一定关系,量能不放大,相对活跃的微盘股成交占比也能很快放大。目前,只是对此前的修正。
此外,从外围来看,美财长贝森特警告称美国财政资金将在8月耗尽,美国财政困局迫在眉睫。当前缓解财政困局的3条路线(提升债限、关税加码、债务重组),都会导致美债利率加速上行。美债危机正在导致全球金融系统的不确定性快速抬升。
02。
中毅达:突发跌停。
受北证50指数跳水与微盘股指数走弱影响,周四市场风偏明显降温,高位股纷纷回落,前期3倍牛股中毅达突发跌停,封单超5万手。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毅达最新股东户数为10。57万户。
今年3月10日至5月20日,中毅达连续拉升,累计涨幅超300%。股价狂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主营产品双季戊四醇的价格自去年以来持续飙涨。
去年10月以来,双季戊四醇价格从每吨2。5万元左右持续飙涨,截至2025年5月价格涨至每吨8万元左右,期间涨幅近300%,部分高端型号价格突破10万元/吨。
公开信息显示,中毅达主营产品涵盖工业用季戊四醇、工业用双季戊四醇、工业用三季戊四醇、特级品季戊四醇等季戊四醇系列产品,工业用三羟甲基丙烷、工业用双三羟甲基丙烷等三羟甲基丙烷系列产品,食用酒精及主联副产品DDGS饲料等。
季戊四醇系列产品是中毅达的核心产品,而双季戊四醇是季戊四醇的副产物,广泛应用于高端涂料、PCB光固化油墨等高附加值领域。
随着算力需求激增、高精度PCB的发展,以及在环保政策推动下水性、光敏涂料替代传统涂料需求攀升,双季戊四醇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
03。
公司连续16次提示风险。
不过在股价飙升过程中,中毅达却连续16次发股票交易异动公告或风险提示公告,表示公司股价严重脱离公司基本面,存在较高的炒作风险。
比如5月21日公司股价巨震,中毅达当日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价严重脱离基本面,存在市场情绪过热情形及较高的炒作风险。2025年3月10日至5月20日期间,公司A股股票累计涨幅达312。9%,但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公司2024年度处于亏损状态,市净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中毅达甚至表示,如后续公司股票交易进一步出现重大异常,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公司将依规申请停牌核查。敬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并注意投资风险。
实际上季戊四醇产品涨价对于中毅达业绩贡献确实有增加,但是总体看公司业绩依旧亏损。
财报数据显示,去年中毅达季戊四醇系列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3。91%至5。54亿元,毛利率同比增加13。04个百分点至22。27%。但该公司总营收同比下降8。85%至10亿元左右,净亏损1408。39万元。
今年一季度,中毅达业绩受季戊四醇系列产品售价上涨带动,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至1376。09万元,但营收仍同比下降5。4%,约2。7亿元。
因此虽然产品确实涨价了,但是疲弱的整体业绩表明股价持续异动拉升,背后更多是题材炒作成份居多。
04。
昆仑万维20CM涨停。
AI智能体概念周四午盘活跃,龙头股昆仑万维拉升,收盘录得20CM涨停,成交金额超50亿元。
消息面上,5月22日,昆仑万维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Skywork Super Agents)。产品采用AI智能体架构和deep research(深度研究)技术,能够一站式生成文档、PPT、表格、网页、播客和音视频多模态内容。
昆仑万维集团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天工超级智能体上线后,由于用户使用量过大,导致卡塞,公司会采取限流措施。
业内人士认为,天工超级智能体的诞生,标志着AI技术从单一功能型应用向全场景生产力赋能的跨越。它不仅为用户带来“所想即所得”的智能体验,更通过树立新的技术标准,推动行业在模型优化、工具整合、场景适配等维度持续创新,吸引更多企业加大AI技术投入。
昆仑万维一季报显示,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64亿元,同比增长46。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69亿元;研发费用4。3亿元,同比增长23%。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突发爆砸!11万股民吃跌停。
港口是观察外贸行业的“晴雨表”。中国港口协会22日发布的《主要港口企业重点货物经济运行分析简报(2025年4月)》显示,4月主要港口企业铁矿石、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随着外贸形势变化和运输需求增加,5月中下旬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回升,港口发货高峰期预计将于5月底、6月初开始。在全球经贸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我国航运网络加速扩容升级,向新兴市场延伸,为释放外贸增长潜力、保障经济韧性提供了重要支撑。
东海之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3700多米的岸线上,11个泊位几乎靠满了货轮。“近期保持着繁忙的作业节奏,港口尽可能提升作业效率,减少集装箱船待泊时间。”码头一线工作人员介绍说。
作为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蝉联世界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三的重要港口枢纽,宁波舟山港今年1至4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1356。8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超9%。截至4月底,宁波舟山港航线总数307条,其中外贸航线255条,“一带一路”沿线航线131条。
当今世界经济愈发依赖海上运输,而高效运转的港口正是全球贸易的基石。据了解,海运承担了我国约9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在全球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我国分别占八席和六席。
今年以来,我国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4月,中国港口协会统计的主要沿海内河港口企业累计完成铁矿石吞吐量14667。08万吨,同比增长8。6%,其中累计完成外贸铁矿石吞吐量9908。57万吨,同比增长5。7%;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35。93万标箱,同比增长8。2%,其中累计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310。13万标箱,同比增长8。4%。
上海航运交易所5月17日发布《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周度报告》称,过去一周,中国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受到多项利好消息的支撑,相关航线运输需求明显恢复,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上涨,带动综合指数走高。5月16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479。39点,较上期上涨10。0%。
值得注意的是,加强多元化布局、链接新兴市场成为各大港口的一致选择。
5月18日,全长355米、最大载箱量达11552标箱的“地中海弗罗拉”轮靠泊山东港口青岛港QQCT码头80泊位,标志着地中海航运(MSC)独立运营的联通东亚与中东市场的新航线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本月开通的第3条“一带一路”航线,目前其航线网络辐射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主要港口,实现了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港口的全面覆盖。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4月,青岛口岸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额达2649。8亿元,同比增长15。6%;对东盟出口额717。1亿元,同比增长13。3%。
沿着海岸线一路往南,广州港也正以繁忙的作业场景折射着中国外贸的新动向。今年前4个月,广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7。49%,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增长21。91%,还开通首条直航南美西岸的WSA3航线。目前广州港通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集装箱航线达到150条,占该港全部国际航线的86%以上。
为进一步畅通产业链物流链,多个港口还联动铁路等部门持续创新运输模式,帮助外贸企业提升运输效能。
近日,一列满载100标准箱出口家电、五金机械、日用品等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义乌西站开出,驶向宁波舟山港。该班列抵达宁波舟山港后,将通过中东直航货轮直达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杰贝阿里港。
“这趟班列的开出,标志着义乌至迪拜出口货物‘铁海快线+中东快航’‘双快’物流模式的正式运行,货物从义乌集货仓到迪拜分销终端的时间也由过去的23天缩短至目前的17天,物流成本相较过去降低18%左右。”杭州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经理陈松迪说。
宁波航运交易所行业研究分析师钱杭璐表示,当前全球经贸环境面临更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基本面始终没有改变。随着增密全球航线、强化海铁联运等一系列举措实施,港口运行质量和效率将持续改善,为稳外贸稳供应链、推动经济发展发挥更加有力的服务保障作用。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运价回升航线扩容 港口将迎发货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