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创新药走得远,不只“创新”要提速 ,规模增长难掩盈利乏力 券商资管转型存隐忧

1个月前 (07-02)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5

  被天价订单拉到聚光灯下,在赴港上市的热潮中异军突起,如今的创新药又迎来“全链条”的政策东风。

  下半年的第一天,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瞄准创新药产业从“实验室”到“病床边”的全链条核心痛点,推出16项针对性举措。

  这份文件被业内视为“及时雨”,通过数据开放、支付创新、准入松绑等多维度突破,力图破解创新药“研发难、支付难、进院难”的老大难问题,有望进一步点燃本土医药创新引擎。

  眼下,出海掘金开花结果,资本市场价值重估,经历了多年低谷后,中国创新药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DeepSeek时刻。

  要让这样的时刻久留,光靠创新还不够。如何破题谁买单、谁能用,直接关系着创新药的命运。

  中国创新药回暖不易。过去企业管线以Me-too(模仿创新)和Fast-follow(快速跟随)为主,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敢于追求First-in-class(同类首创)、Best-in-class(同类最佳)。

  对外授权让出海故事有了新讲法,也让创新药企有了新活法。以往看似悲壮的“出售”“被收购”,变成成功的商业拓展,成了另一种“化悲壮为金钱”的力量,传导了行业信心。

  政策和商业化看似分离,实则联系紧密。本次若干措施中,最具突破性的是首次提出设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对于创新药的保障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惠民保、百万医疗险、带病体特病特药保险等产品逐步走向公众视野。这些尝试在实际操作中难免势单力薄。

  无论出海与否,创新药最大的痛点是定价。创新药在医保谈判中打出“地板价”,会让出海议价变得被动。

  若成功与商业保险衔接,设立行业统一的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可以让客户享有更广泛的用药选择权,也能为创新药企出海创造更有利的谈判条件,让创新药企能够实现更好的商业闭环。

  以前,部分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携独家产品不参加医保谈判,反映了其在开拓新兴市场时依然试图保持高价筹码的策略。

  如今,解决创新之外的支付难、进院难,需要商业保险迈出关键一步,也给关联各方留下了新的考题。创新药行业是典型的做“时间的朋友”,要想走得更远,要提速的就不只是“创新”。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创新药走得远,不只“创新”要提速。

相关文章

“迪王”市值超“宁王”

“迪王”市值超“宁王”

        ...

美股半导体股集体走强 AMD涨逾5% ,广东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深

美股半导体股集体走强 AMD涨逾5% ,广东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深

  每经AI快讯,6月24日,美股半导体股周二集体走强,AMD涨逾5%,美光科技、台积电涨4%,博通涨逾3%股价创历史新高,英伟达涨2%。   ...

24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海南矿业、唯万密封、英集芯回购预案金额最高

24家公司披露回购进展,海南矿业、唯万密封、英集芯回购预案金额最高

  数据显示,2月25日,共24家公司发布股票回购相关公告。其中,6家公司首次披露股票回购预案,1家公司回购方案获股东大会通过,3家公司披露股票回购实施进展,14家公司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

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指引落地 多家试点券商火线解读

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指引落地 多家试点券商火线解读

  4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制定发布《证券公司并表管理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是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

国泰君安: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产业链值得期待

国泰君安: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产业链值得期待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软硬件的持续优化,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加速落地,头部厂商特斯拉的Optimus计划在2025年步入量产,2026年大规模生产,国内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