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阿科力朱学军:以破局者的姿态领跑新材料赛道(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跃上1500

1个月前 (07-11)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2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市场驱动始终是核心导向,而技术研发须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展开。”近期,无锡阿科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阿科力”)董事长、总经理朱学军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分享了他的独到见解。

  在朱学军看来,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创新之路从无捷径可言。以往企业或许能凭借高效执行与拼搏精神应对市场挑战,但在当下竞争环境中,市场问题的破局必须依托技术赋能——技术与市场已形成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二者缺一不可。

  从打破聚醚胺连续化生产技术垄断,到历经11年研发,实现COC(环烯烃共聚物)材料本土化突破,朱学军始终坚守“科技创新虽难获暴利,却能赋予企业永续生命力”的经营哲学,并带领团队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深耕细作。

  “技术必须为市场服务,没有技术支撑的市场终将失去竞争力。”朱学军表示,这种对科技的极致专注,让阿科力在风电叶片材料、光学聚合物等领域成为行业标杆,也让他在化工新材料的创新之路上步履坚定。

  “我们用11年走了日本企业20年的路”。

  2014年,朱学军在调研中发现,国内高端光学镜头、医药包装所需的COC材料100%依赖日本瑞翁、三井化学进口,“一颗手机镜头的COC成本占比达20%,但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利润被国外企业拿走”。他当即决定投入研发,尽管当时国内连COC单体合成技术都处于空白。

  “最初3年,光催化剂筛选就做了200多次实验,连设备厂商都劝我们放弃。”朱学军感慨道。

  据了解,从生产工艺来看,COC聚合物是环烯烃单体与其他烯烃共聚的一系列高分子产品。工程上成套工艺技术本土化试验需要经验积累,终端产品应用开发需要上下游配合,这些均构成工艺难点所在。

  2025年6月30日晚间,阿科力发布公告,公司年产2万吨脂肪胺扩建项目与年产1万吨高透光材料新建项目(二期,年产5000吨高透光材料)顺利通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审,正式进入生产阶段,且已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其中,备受市场关注的高透光材料正是公司苦心耕耘多年的环烯烃共聚物(COC),规划产能将达到2万吨/年。

  阿科力在COC领域的突破并非一蹴而就。“直到今年5月,公司COC测试中还存在微黄现象和批次稳定性问题。”朱学军坦言,“这个材料的研发链条太长,从单体到下游认证需要全产业链配合,我们走了11年,相当于重走了日本企业20年的路。”。

  据测算,2025年国内COC需求将超2万吨,而阿科力规划2026年建设产能达1。2万吨。“目前一些大客户已完成认证,他们急需第二供应商来打破垄断。”朱学军分析,COC在HUD(抬头显示)、电容器薄膜等领域的增量需求,将带来新的市场空间。“比如医药包装认证需要3至5年,一旦通过就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这种排他性正是阿科力要抓住的红利。”。

  “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长流水’业务”?。

  如果说COC材料是阿科力布局未来十年的战略支点,聚醚胺则是企业上一个十年发展的实力注脚。

  聚醚胺是一类分子结构中含有聚醚链段与胺基的功能性聚合物。在风电领域,聚醚胺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主要用于生产风电叶片复合材料,赋予材料高韧性与抗疲劳性,适应复杂工况。

  2021年,风电行业带动聚醚胺需求激增,阿科力产能从2018年的5000吨扩至2023年的2万吨,成为国内排名前三的供应商。后因风电行业整体需求疲软,风机新增并网装机量低于预期,加之国内同行业预期聚醚胺新增产能较多,导致国内竞争加剧,产品售价和毛利率都出现大幅下滑。

  “我们早就预判到周期性波动,所以提前布局了小品种差异化路线。”朱学军表示,公司将聚醚胺业务拆分为“风电大宗品”与“特种小品种”,前者转移至潜江基地利用低成本优势量产,后者在无锡总部开发页岩油气开采、弹性尼龙等高端应用,目前小品种产品毛利率较大宗品高15个百分点。

  面对风电领域竞争加剧,朱学军将聚醚胺的未来押注于海外市场与新兴场景。“我们是国内唯一与跨国公司签订排他性供货协议的企业,正在从海外二供向一供冲刺。”他透露,阿科力已进入斯伦贝谢的页岩气开采材料供应链,同时在弹性尼龙等新领域展开研发。“聚醚胺不是暴利产品,但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长流水’业务”。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扎根,才能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结果”!

  “宏观政策指明赛道,微观机会需要技术去匹配。比如COC,我们2014年就看到了,但直到2020年光学级单体技术突破,才真正迎来市场窗口。”朱学军告诉记者。

  朱学军将阿科力的成长总结为“政策导向+技术适配”的双轮驱动:2010年抓住风电补贴政策布局聚醚胺,2015年瞄准“进口替代”方向启动COC研发,2023年紧跟“双碳”目标拓展光学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在产能端,阿科力规划2025年潜江基地2万吨聚醚胺投产,规划2026年无锡1万吨COC二期项目落地,形成“湖北成本中心+江苏研发中心”的格局。

  “我们的研发总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自己培养的,生产负责人有数十年国企石化、精细化工新材料背景,年轻人从基层做起,现在30岁的骨干已能独当一面。”在人才端,朱学军表示十分有信心。

  面对上市公司普遍面临的接班难题,朱学军显得颇为豁达:“如果子女有能力、有兴趣,传承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没有,就找专业的职业经理人。”他透露,阿科力已建立“核心骨干持股平台”,让技术人才分享企业成长红利,“产业传承的本质是能力传承,不是血缘传承”。

  从聚醚胺到COC,阿科力的故事印证了朱学军的判断:“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扎根,才能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结果。”。

  当被问及企业愿景时,他指向无锡总部的研发大楼:“我们这代人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下一代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未来10年,阿科力努力在光学材料领域成为全球前三的供应商,让‘中国造’高端聚合物出现在每一部手机、每一辆汽车里。”这种对科技的执念与对产业的坚守,或许正是中国新材料企业破局的核心密码。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阿科力朱学军:以破局者的姿态领跑新材料赛道。

  7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6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9。4万辆和29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4%和13。8%。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集团销量合计为1443。4万辆,同比增长9。8%,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2。2%。其中,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累计销量位居榜首,同比增长33。0%,市场份额达13。7%;上汽、吉利分别以199。7万辆、163。4万辆的销量紧随其后,同比分别增长12。3%、43。6%。而东风、广汽等企业的销量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表现突出!

  在乘用车领域,上半年产销累计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增速高于汽车整体水平,成为带动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其中,6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44。1万辆和25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1%和14。5%。从细分品种来看,今年上半年,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增速更为显著。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表现突出。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27万辆,同比增长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68。5%,比上年同期提升6。6个百分点。6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170。7万辆,同比增长19。3%。

  细分车型方面,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的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销量占有率分别为62。6%、72。5%和68%,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呈增长态势。6月份,这三大类车型的销量占有率分别为61。9%、70。9%和67。8%,同样保持在较高水平。

  从企业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390。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8。9%。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480。2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67。5%,除特斯拉销量呈两位数下降外,其他企业均有增长。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共销售45。3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78。6%,多数企业销量呈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上半年汽车市场的最大亮点。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其中,6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6。8万辆和132。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4%和26。7%,当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8%。

  从企业来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五位的集团销量合计为659。9万辆,同比增长43%,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95。1%。比亚迪以214。6万辆的销量领先,市场份额达30。9%;吉利、上汽分别以86。6万辆、60。8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同比分别增长105。2%、37。9%。

  从动力类型来看,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均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448。8万辆和44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1%和46。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247。9万辆和25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和31。1%。

  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587。8万辆,同比增长35。5%,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6。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为552。4万辆,占乘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50。4%;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为35。4万辆,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1。8%。6月份,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占比达48。6%,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占比达51。8%。

  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表现尤为抢眼。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其中,6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20。5万辆,同比增长1。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出口67万辆,同比增长40。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39万辆,同比增长2。1倍,增速显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展望下半年,“两新”政策将继续有序实施,企业新品供给持续丰富,这些因素有望拉动汽车消费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跃上1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国内销量587。8万辆,占汽车国内销量比例为46。8%,渗透率不断提高。

相关文章

如何把握本轮AI大行情

如何把握本轮AI大行情

  嘉宾介绍:杨德龙。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金融博士在读(GFD);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硕士,师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曹凤歧教授,获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毕业...

终于把存款逼出银行了?2025年6月央行最新数据,存款去哪儿了?(曾毅名下7家公

终于把存款逼出银行了?2025年6月央行最新数据,存款去哪儿了?(曾毅名下7家公

   在进入到6月份之后,央行公布了5月份最新存款数据:当月居民存款减少11732亿元,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出现居民存款净流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5个月,居...

中信建投:维持看多观点 关注智驾及机器人调整买点

中信建投:维持看多观点 关注智驾及机器人调整买点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本周智驾、机器人板块调整幅度较大,在基本面未有明显利空情况下,板块回调或因股价高位下获利资金兑现。基于产业趋势依旧清晰判断,维持看多观点,智驾关注3月开始比亚迪智驾版...

黄执中:完全没有年龄焦虑

黄执中:完全没有年龄焦虑

  黄执中提到,准备脱口秀时他会焦虑5分钟的表演时长、被删到只剩137个字的稿子、23点的发来工作消息,但唯独不会焦虑自己48岁的年龄,被黄老师的好心态感染到了!每周六20:20锁定东方卫...

真惨!新股上市6天从70跌到32,腰斩还多,进场的股民全部被套牢(Labubu!

真惨!新股上市6天从70跌到32,腰斩还多,进场的股民全部被套牢(Labubu!

   现在的新股真不是散户能玩的,堪比“刺客”,来一个套一个,俨然已经成了韭菜收割机。最近上市的新股海阳科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公司上市仅6天股价已经腰斩还多...

光峰科技2024年实现净利2795.31万元,同比降超七成

光峰科技2024年实现净利2795.31万元,同比降超七成

        近期,光峰科技(688007)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