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万血泪教训:我在最低点割肉,它在最高点涨停 ,一家塑料制品公司连续8个20
投资者这几天被汇通集团的股价急上急下搞晕了头,上周连续涨停以为有戏,这周转眼跌停又反弹,资金像潮水般涌进涌出,纯属市场情绪驱动。
别被涨停迷惑,公司业绩压根撑不起这种折腾,小心掉坑里。
资金流向玩花样,上周五主力净流入1342万,周一砸盘流出1。23亿,周二又跌停跑掉2094万,周三突然反转,净流入8040万推涨停。
主力翻脸比翻书还快,股价就像气球被吹大又戳破,明显是短线炒作。
这种快速波动没逻辑可循,散户跟风容易被套牢,纯属赌运气。
公司一季度营收下滑17%,亏了四千多万,负债率近80%压得喘不过气。
基本面烂成这样,股价却蹦上天,完全脱节。
主力资金来回拉抬,只是为了出货或诱多。
中长期看,风险远大于机会,业绩不改善早晚露馅。
这种票只适合看热闹,别当真。
真投资还得看业绩说话,否则钱扔水里连响都听不到。
玩票可以,别太较真。
已经涨到让大多数投资者无法理解的程度了,而它还在涨,从创业板及科创板涨跌限制20%以来,最高板就是8个20cm涨停,这家公司的股票已经8个20cm涨停,下一个交易日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周五放量把它更是推向了议论的热点。
一家塑料制品公司,上市五年不到,股票上市时高点20。49,因为概念单一,又是普通行业,所以股价一路下跌到4。10元然后横盘,因此慢慢的被主力抛弃了,由于股性差,进去抄底的也不多,所以底部横盘震荡了三年多。
没想到这次因为一个21亿的收购,公司股票一飞冲天,短短8个交易日涨了4倍,每天20%涨停,现在已经涨到骑虎难下的地步了,一次涨停就是20%,翻倍太快了,而且早就涨出估值范围。
21亿收购标的,市值已经从32亿增长到135亿,收购公司持股63。62%,如果收购完成就完全控制了公司,曾经的塑料制品不再继续,转而另一个赛道机器人。
资本的嗅觉总是那么敏锐,知道市场需要什么就来什么。上市五年股价越走越低,该减持的减了,继续发展前景又不乐观,此时如果能把公司转让或重组出去,那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于是你有心我有意,最终这家塑料制品公司以每股5。68元的价格卖出了近64%的股权,让自己全身而退,而另一家公司也在短期内使自己的投资收益大幅增长了4倍。
该公司上市发行价2。49,这里就赚145%,而原始股就算1元,公司卖出股份后赚了近五倍,毫无疑问此次投资是非常成功的。
只是不知道是主力疯了还是市场疯了,一次普通的借壳收购,就因为涉及机器人,可以让股价短时间翻四倍,涨到无法理解的高度。公司已连续五次发布股票严重异常波动提示公告,提醒投资者此时收购还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五次风险提示都还没起作用,因为每次提示后照样一字涨停开盘一字涨停收盘,忽略了风险提示信息。说明主力就是在执意拉高,让更多的人知道,以此吸引关注,因为2。4亿股民,总有个别喜欢追高追涨而去接盘的。
最终总会有人站在山顶,炒股炒预期,即使收购成功股价也会回撤到应有的估值范围,如果收购失败,那么怎么上去的就会怎么下来,套在高位的除了亏本止损,解套基本不太可能。
并购重组的意义是希望公司做强做大,而不是在没有任何建树的情况下把市值做大。现在这家公司还是塑料制品,因为收购有一个过程,所以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短期情绪炒作,谁会为此买单?市场会给出答案。
该股周五涨停后终于憋不住了,主力如果再不趁此机会出去,涨到最后可能就是自己站在山顶,所以周五交易量放大到了2。43亿,已经走了部分主力资金,当然部分打板追高的也买了进去。
这部分资金如果不贪恋可能还没有太大风险,因为明天不太可能跌停开盘,而且还有涨停开盘的可能,也有天地板的可能,没有收盘前什么可能都有,但是风险已经到了高点这更是事实,理智的投资者此时应该是以观望为主!
温馨提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打板追高风险大,该股短期涨幅严重偏离估值,投资者应谨慎对待,谨慎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