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大案!华为9亿芯片技术被“洗劫一空”,14人团伙被连根拔起
近期,中国半导体行业一场备受关注的侵权案尘埃落定:尊湃公司创始人张琨及团队14人因侵犯华为商业秘密,被判处有期徒刑。
令人震惊的是,这14人全是华为海思的前员工——一群本该为中国芯片事业冲锋陷阵的技术骨干,却成了监守自盗的内鬼。
故事要从2019年说起。当时华为正遭遇美国极限制裁,芯片供应被卡脖子,海思半导体临危受命,扛起了芯片自主研发的大旗。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海思美籍技术专家张琨突然离职。
2021年,他创立了尊湃通讯,而此时他与华为的竞业协议尚未到期。尊湃通讯主攻的是WiFi芯片——也就是我们家里路由器里的核心部件。
别看这小小的芯片,它可是未来智能家居、物联网的神经中枢,在科技赛道上属于必争之地。
张琨深知华为在WiFi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有多深厚,他动起了歪心思。以高薪和股权为诱饵,他从华为海思挖来了一批核心研发人员。
这些人离职前,用截屏、摘抄等方式,偷偷带走了华为的关键技术资料。直到2023年底,公安部指挥上海警方出手,这起涉案金额巨大、涉及人员众多的商业秘密侵权案才被彻底揭开。
经鉴定,尊湃的侵权芯片技术中,有40个技术点与华为的商业秘密重合度超过90%——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复制粘贴。
这场“复制粘贴”式的技术盗窃,险些让华为耗资9亿元研发的Wi-Fi 6/7技术付诸东流,其造成的损失,根据研发成本和预期收益计算,已导致华为商业秘密实质性灭失。
这起案件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科技行业的隐忧。这些年,半导体行业人才流动频繁A股上市公司,不少企业靠挖墙脚快速组建团队,却对商业秘密的边界视而不见。
华为的遭遇并非个例:技术防线一旦被内部人撕开缺口,多年积累的研发成果可能被整体窃取。更可怕的是,这类行为伤害的不只是企业利益,更是国家的技术安全。
要知道,华为的WiFi芯片技术在全球都处于领先地位,背后是数千名工程师多年的心血,也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突破封锁的重要筹码。
案件背后还有一条线索让人浮想联翩。张琨等人案发后不久,芯片巨头高通突然裁撤了上海无线WiFi研发部门。
熟悉行业的人都知道,高通原本在WiFi芯片专利上落后于华为,但近几年却反常地先于华为发布了WiFi6、WiFi7路由器新产品。
更巧合的是,张琨在加入华为之前,正是高通的射频工程师。这一连串的巧合,不禁让人怀疑:这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的关联?
希望有关部门能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给中国企业一个交代。
如果说张琨等人是这场技术盗窃案的主犯,那么那些蜂拥而至的投机资本,恐怕就是从犯。
尊湃通讯成立仅一年,就能拿到3亿融资,投资机构难道真的没怀疑过:一个新团队怎么可能突然拿出超高技术壁垒的产品?
所谓的尽职调研,到底有没有审视过技术来源的合法性?如今,尊湃已被列为经营异常,账面近亿元资金被法院裁定没收上缴国库。
那些急功近利的投资机构,最终只能看着钱打了水漂。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警钟:资本应该成为创新者的后盾,而不是技术窃贼的帮凶。
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靠的是无数科研人员的默默坚守,靠的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而不是走捷径、抄近路。
张琨等人的下场证明,任何试图通过窃取商业秘密获利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同时,这场风波也该让资本圈清醒:真正的投资价值,藏在日复一日的研发里,藏在对商业伦理的坚守中。
只有尊重创新、守护知识产权,中国科技才能真正走得稳、走得远。惊天大案!华为9亿芯片技术被“洗劫一空”,14人团伙被连根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