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葬礼细节曝光?原配表情平淡,宗馥莉痛哭,宗继昌捧骨灰(远超三峡大坝!中国启
从娃哈哈到“娃多多”,从宗老到“老宗”。
从布鞋企业家,到七个孩子四个妈。
宗庆后维持了一辈子的清白美名,最后断送在了自己的3个私生子身上。
这场豪门大战,看似是在宗庆后死后一年才爆发。
然而实际上,有爆料称:早在宗庆后的追悼会上,就已经初见端倪了…。
2024年2月25日,79岁的宗庆后因病离世。
当晚,许多民众自发前往娃哈哈总部,在门口放上鲜花默默悼念宗庆后。
网友们也在网上,以各种方式悼念宗庆后。
与此同时,宗庆后独女宗馥莉的状况,也时刻牵动着网友们的心。
在失去至亲的重要时刻,她还要迅速调整状态,独自扛起整个娃哈哈集团。
网友们不免为她担心了起来。
而就在三天后的追悼会现场,宗馥莉的状态,属实是吓了网友一跳。
2月28日,宗庆后追悼会如期举行。
当天的天气,阴雨连绵,前来悼念的人全都冒雨前来,送宗庆后最后一程。
工作人员尚且还在布置的时候,就已经有许多人陆陆续续前来吊唁。
追悼会正式开始后,作为明面上的独生女,和宗庆后钦点的接班人。
宗馥莉是整场追悼会的主心骨。
所以,她只能强忍悲痛,把控着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可就在发表悼词时,向来以强势形象面对外界的宗馥莉。
几度情绪失控,哭得泣不成声。
宗馥莉声泪俱下的陈述,令不少人都跟着流泪。
作为下属,她追忆着父亲在工作上的峥嵘岁月。
作为血缘关系最紧密的亲属,她怀念着父亲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在网友的眼里,站在这里发言的,不是娃哈哈接班人。
而是一个失去了父亲的可怜女儿。
只不过,网友们当时还不知道。
宗庆后的葬礼,细节满满。
有网友爆料。
在宗馥莉痛哭发言,在场人全都潸然泪下怀念宗老的时候。
宗庆后原配施幼珍女士的表情,始终都很平静。
仿佛是个误闯进别人家葬礼的陌生人一样。
对比起几度情绪崩溃的宗馥莉,她实在是有点儿淡定的过头了。
然而这一说法,并没有照片佐证,难辨真假。
但大家想到一年以后,因为争夺遗产,宗庆后的私生子们迫不及待自爆身份。
觉得就算施幼珍表情平淡,也是人之常情。
表面上,施幼珍是宗庆后“一妻一女”美名中,唯一的发妻。
实际上,宗庆后在婚内多次出轨女员工。
有的女员工生下孩子,给了一笔天价抚养费,直接送出国了。
还有的女员工,譬如杜建英,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不说。
工作上还要“后宫干政”,一步步走上娃哈哈集团二把手的位置。
而施幼珍就只是空有发妻的名头,成全宗庆后对外的朴实人设罢了。
对于这样一个多次背叛自己,还在2000年就已经离婚的丈夫。
试问,施幼珍哪里还能哭的出来?
或许她的眼泪早就在婚内哭干了。
更何况,当时在场参加追悼会的,不止施幼珍母女。
有网友爆料。
还有当年多次破坏她家庭的杜建英,以及她的三个孩子。
有知情人称,他们所看的追悼会,那是官方的、正式的、体体面面的追悼会。
说白了,就是给“外人”看的。
等到结束之后,现场的媒体都走完了,镜头也都关闭了。
接下来进行的,才是“宗家人”自己的追悼会。
而这个时候,就是杜建英和3个私生子登台的时候了。
倘若还在外界面前,捧骨灰盒和灵位的人,本应是作为独生女的宗馥莉。
可大门一关,老一辈“儿子摔盆”的情绪就按捺不住了。
由杜建英的大儿子就站在了最前面,双手捧起了宗庆后的骨灰盒。
虽然有网友质疑这件事,没有图片证明其真实性,但信息来源于凤凰网、澎湃新闻等大新闻媒体。
应该还是有一定真实性的。
在失去父亲最悲伤的时刻,看着眼前捧着自己父亲骨灰盒的,同父异母的弟弟。
宗馥莉不知心里适合滋味。
施幼珍的心里,又是作何感想?
她们当时是否会想到,一年之后,这3个私生子会撕破脸皮,为了争夺遗产,和宗馥莉对簿公堂。
早年间,宗庆后的父亲曾提起过,让宗庆后把这私生子儿子登记到族谱上。
可宗庆后担心此举会破坏自己长期以来,“一妻一女”的形象。
他考虑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
宗庆后如此在意外界的看法,生怕私生子和杜建英暴露,破坏他的人设,影响娃哈哈的形象。
可他死后仅仅一年,这3个私生子为了抢夺遗产,就主动自曝。
另外3个不争不抢的私生子,也被迫被暴露在人前。
宗庆后的一世清名,终究还是毁于一旦。
3个私生子声称,宗庆后给他们每人留了7亿美元,总计21亿美元的信托资产。
可汇丰银行公开声明,宗庆后从头到尾,压根就没有设立他们口中的信托。
反倒是宗馥莉这边,有一份早在2020年,在娃哈哈多位高管见证下,宗庆后亲自设立的遗嘱。
遗嘱表明,宗庆后的所有海外资产,均归宗馥莉所有。
如今双方各执一词,在没有更有利的证据下,一切都还要等后续,看法院如何判决了。
刚刚,西藏传来一声闷雷。
不是打雷,是1。2万亿人民币砸进雅鲁藏布江,人类史上最大水电站——官宣动工!
这个数字,比三峡加白鹤滩再乘以二还高。
先别急着喊“基建狂魔”。雅鲁藏布江下游的这场仗,根本不是“多建一座电站”那么简单,它直接把南亚地缘的牌桌掀了个底朝天。
先说落差。
雅鲁藏布江从海拔5590米的冰川一路俯冲到150米出境,5400米的坡降相当于把珠峰从山脚搬到南海。水电圈的人都知道,“落差就是黄金”,可这么大落差集中在一个峡谷里,黄金就变成了烫手山芋。
为什么烫手?
墨脱雨季刚开头,318国道就容易塌方,挖掘机得用冲锋舟运进去。峡谷最深的地方,GPS直接失灵;抬头是雪线,低头是热带雨林,一天能过四季。地质队给的报告更吓人:板块缝合带+强震区+高位滑坡,三件套齐全,属于“谁动谁失眠”的现场。
可再难也得干。
水电总院给出的方案很“横”:上游筑坝,下游裁弯取直,五段阶梯式引水,两千多米水头一次性吃掉。单级落差最大480米,相当于白鹤滩整站水头的1。4倍。
数字拆给你看。
砂石骨料1。5亿吨——够再建三座港珠澳大桥。4000亿度年发电量——美国全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够两个上海用一年。机组单机1000兆瓦,一排塞在隧道里,像把航母推进山洞。
有人问:“电发出来往哪送?西藏自己才400万人口。”。
那一带有±1100 kV 特高压直流,出林芝后一路东送,经川渝、两湖、长三角,全程损耗不到 7%,电价依旧能压到 0。25 元/度。别忘了,我们还有余量往尼泊尔、孟加拉国甩现货电——最近不是孟加拉国纺织订单回流中国吗?电价差就是谈判筹码。
但这只是第一层。
第二层,是西藏财政。电站投运后,每年给自治区交200亿增值税,相当于2024年西藏本级财政的2。13倍。再加上施工期15年,直接、间接岗位500万个,等于给180万西藏户籍人口每人发三张长期饭票。
第三层,也是最敏感的一层——地缘。
墨脱公路现在日运力不足1000吨,仅够边防日常补给。电站开工后,会把“单车道挂壁公路”扩建成40吨轴重的二级公路,同时铺一条60公里长的战备隧道。极限状态下,万吨装备24小时就能推到藏南前沿。
我常说,1962年我们因后勤回撤,如今把后勤“钉”在雅鲁藏布江峡谷,就等于把时间的回旋镖重新扔回对方头顶。
当然,印度媒体已经吵翻天,说“中国要拿水当武器”。
我只讲一个事实:雅鲁藏布江出境流量1700亿立方米,我们电站库容不到30亿立方米,调节能力2%都不到。真要靠水“做文章”,还不如在旱季直接关掉闸门——可我们图什么?下游孟加拉国纺织厂停电,欧美订单照样回流中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生意,没人会做。
真正的杀招在“平时民用、战时转换”。
电站地下厂房预留了260米×25米的重装吊装口,平时走人防巡检通道,战时8小时就能塞进一个移动指挥所;特高压塔基全部按战时加固,抗7级地震、12级台风。换句话说,这是一座披着电站外衣的“复合支点”。
印度现在只有两个选项——要么坐下来谈,要么眼睁睁看着我们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修高铁。
这里补一句:谈判桌上,每度电的差价都会变成筹码;谈判桌下,万吨级的战略运力才是真正的底牌。
雅鲁藏布江的水,从冰川到大海要跑3000公里;而中国的布局,从墨脱开始,只需要15年就能改写半个南亚的能源和地缘版图。
这盘棋,已经落子。
#牛弹琴:印度又要气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