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数据暴雷后!9月,恐直接降息50个基点
最近,美国劳工部公布的7月非农就业数据彻底击碎了市场对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幻想。数据显示,7月新增就业仅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0.4万人,而更令人震惊的是,5月和6月的数据被大幅下修25.8万人。
这意味着此前公布的就业增长数据存在严重水分,实际就业市场远比官方数据疲软。
此次修正幅度之大,堪称历史罕见。以5月数据为例,最初公布的新增就业为19.5万人,修正后仅剩9.7万人,几乎腰斩。而6月数据也从14.7万人下修至3.3万人,修正幅度高达90%。
就业市场的恶化只是美国经济全面放缓的冰山一角。2025年上半年,美国实际GDP年化增长率仅为1.2%,远低于2023年和2024年的水平。消费支出增速创下疫情爆发以来最低水平,企业投资也因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而陷入停滞。美国消费者支出占GDP的70%,但最新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消费增速已降至1.5%,远低于去年同期的3.2%
面对经济数据的全面恶化,美联储的政策立场正从鹰派观望迅速转向鸽派宽松。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已飙升至94.4%。而高盛、花旗等投行甚至认为,若未来数据进一步恶化,单次降息75基点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受到降息预期推动,贵金属出现了一波反弹,而本来暴雷导致股市下跌,也迅速V起来了。这对我们也是利好。美联储降息将显著缓解人民币汇率压力,中国央行可能跟随下调政策利率。2025年一季度,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历史低点(1.43%),降息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成本压力。
尽管我认为我们的货币政策无需跟随美联储,人民币的汇率也不用担心降息后会贬值,但是现在经济学的主流意见,都是我们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时机,就是美联储降息。
此次非农数据的暴雷,不仅揭露了美国就业市场的真实疲态,更标志着美国经济已从温和放缓转向断崖式降温。美联储被迫转向宽松,意味着全球货币政策迎来重大转折。对中国而言,外部压力减轻,降息窗口打开,但需警惕资本流动波动带来的金融市场震荡。未来两个月,若美国经济数据进一步恶化,市场或将见证一场史无前例的货币宽松浪潮。就业数据暴雷后!9月,恐直接降息50个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