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汇股份胜诉获赔7100万元,仍难填连续巨亏“窟窿”!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
博汇股份持续近两年的重大仲裁事项,迎来终局胜诉。
8月10日晚,博汇股份(300839.SZ)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作出的关于公司与富晨有限公司仲裁案的《最终裁决书》。香港国际仲裁中心裁定富晨公司需支付违约金、多付货款及保函索赔合计 865.41万美元,并承担法律费用及仲裁费用。上述仲裁事项涉及金额7108.71万元人民币,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母净资产的17.68%。
据公告披露,因与富晨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博汇股份(申请人)于2023年8月30日正式向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提起仲裁。最终,仲裁庭终局裁决:宣告富晨有限公司违反合同第4、6和9条;申请人有权并已通过其 2023年1月19日的书面通知终止合同;同时责令富晨有限公司立即向申请人支付以下款项:合同违约金336.58万美元、第一批货物多付货款101.27万美元、保函索赔427.56万美元,并需支付相关利息(2023年1月25日起按年利率4%计息),公司法律费用和开支213.18万元人民币、95.66万港元,以及仲裁费用39.20万港元。仲裁庭驳回富晨有限公司全部反请求及管辖权异议。
上述裁决若全额执行,将显著改善公司现金流。然而,博汇股份明确表示“由于被申请人尚未履行裁决,后续执行存在不确定性,目前无法判断对本期或期后利润的具体影响”。
然而,博汇股份仲裁胜诉背后,难掩公司近年来主营业务断崖式下跌的困境。
2022年~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65亿元、27.78亿元、22.79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1.99亿元、-3.06亿元,已经连续两年亏损,且亏损趋势放大。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为-1.345亿元,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2.455亿元的三分之一。
2025年一季度业绩依旧疲软,公司营业收入为5.36亿元,同比下降32.4%;归母净利润亏损4762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830万元,亏损额有所减少。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28亿元,同比增长67.2%,主要是由于存货备货的减少。
更严峻的是,博汇股份资产负债率高企,债务风险一触即发。截至2024 年末,公司资产负债从2022年的55.87%攀升至77.80%,而今年一季度继续飙升至79.41%。
值得一提的是,博汇股份年初刚经历易主。今年2月11日,博汇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原控股股东将13.06%股份转让给了无锡惠山原鑫,同时做出了放弃表决权的承诺,无锡惠山原鑫成为新的控股股东,无锡惠山原鑫实控方为无锡惠山区国资。
2025年7月19日,博汇股份发布公告称,拟斥资不超过3.9亿元,跨界布局智能算力行业。
截至2025年3月31日,博汇股份账面货币资金仅有3.62亿元,而且还有4.36亿元短期借款,和3.11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不难看出,博汇股份的资金并不算宽裕。博汇股份提示称,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及智算业务的实施,公司业务的开展可能需要占用更多的营运资金,将导致公司未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博汇股份胜诉获赔7100万元,仍难填连续巨亏“窟窿”!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博汇股份胜诉获赔7100万元,仍难填连续巨亏“窟窿”!公司资产负债率飙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