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愿接受现实,澳媒: 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啥叫经济体大小,通常大家看GDP,有两种算法:一种是按市场汇率算的名义GDP,美国现在还领先,2023年美国名义GDP是25.46万亿美元,中国是17.7万亿美元左右。
可另一种是按购买力平价(PPP)算的,这玩意儿考虑了各国物价差异,更能反映实际经济规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早在2014年,中国PPP GDP就达到17.6万亿美元,略超美国的17.4万亿美元。到2023年,中国PPP GDP已经飙到30万亿美元以上,美国是25万亿出头,中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成了老大。
基廷不是头一回说这话,2019年他在澳大利亚一个论坛上就讲过,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很快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他算过账,中国每年增长6.5%,新增财富相当于7000亿美元,而美国增长慢得多。基廷觉得澳大利亚得调整策略,别老跟着美国走,得面对中国这个邻居的强大现实。
他还批评澳洲媒体和安全机构对中国太敌视,说中国拉动20%人类脱贫,这成就前所未有。
美国为啥不肯接受?简单说,他们习惯了当老大。
从二战后,美国经济就稳坐头把交椅,美元是国际货币,科技、金融啥的都领先。现在中国追上来,美国觉得威胁到霸权。特朗普时代发起贸易战,加关税,限制中国科技企业,就是不想让中国继续追。
拜登上台后,继续“脱钩”政策,说要“去风险”,其实就是遏制中国发展。美国官员公开否认中国是最大经济体,坚持名义GDP才是标准,还说中国数据不透明。
其实美国内部也有人承认现实,一些智库报告指出,按PPP算,中国制造业、贸易啥的都超过美国。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出口占世界份额大头。
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美国是4万亿多。中国持有外汇储备最多,达3万亿美元以上。
美国经济学家分析过,中美差距在缩小,过去30年中国增长率平均8%以上,美国只有2-3%。
基廷批评美国这种心态,说他们焦虑过头。
中国发展是靠自己努力,改革开放40多年,从穷国变成中等收入国家。1990年中国GDP才3600亿美元,现在翻了好几十倍A股上市公司。
基廷觉得世界得调整心态,别总想围堵中国,得合作共赢。他还说过,日本当年经济腾飞,美国也没这么慌,现在中国更大,美国更坐不住。
目前按PPP,中国领先优势在扩大。
2024年IMF数据,中国PPP GDP是美国的1.2倍多。中国人口14亿,美国3.3亿,人均GDP中国还低,但总量大就是硬道理。
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巨大,高铁里程世界第一,电商、移动支付啥的领先全球。美国强在创新、金融,可中国在5G、电动车啥的也赶上来了。
全球影响上,中国是世界工厂,许多国家靠中国市场,“一带一路”倡议帮很多发展中国家建路建桥,拉动全球增长。
IMF说,中国贡献全球增长30%以上。美国如果继续对抗,贸易战升级,全球经济遭殃。
美国那边,通胀控制住了,2023增长2.5%,但债务高,赤字大。
IMF预测2030年中国名义GDP可能超美国。但人口下降、技术脱钩啥的,会影响。中国得改革,美国得创新。两国经济互补大,合作空间广。
澳洲媒体的观点,其实是给世界提个醒。别被美国叙事主导,得看事实。
中国超过美国是趋势,美国不接受,只会让矛盾加深。全球得推动对话,避开冷战思维。
经济竞争激烈,但合作才能共赢。
美国如果继续否认现实,可能会自伤。像芯片战,美国企业损失大,中国加速国产化。长远看,谁适应变化,谁赢。
参考资料
2025年世界十大经济体 每日经济美国不愿接受现实,澳媒: 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