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官宣:已启动,集中整治!严打!很多呼市人都曾遇到过
预付式消费因便捷优惠
被广泛应用于烘焙、健身、兴趣班等
多个生活场景
但商家关门、服务缩水、退款无门等纠纷频发
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规范“预付式消费”市场秩序
呼和浩特市近日正式启动
2025年重点领域“预付式消费”突出问题
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行动聚焦教培、健身、洗浴、汽车4S店等风险集中领域
通过“源头治理+联合执法+法治宣传+长效机制”组合拳
严打“恶意闭店”“卷钱跑路”等违法行为
8月5日,专项整治首轮联合执法行动由市“预付式消费”综合管理工作专班办公室牵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市体育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赛罕区、新城区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协同开展。执法人员依次对赛罕区3家瑜伽馆进行突击检查,在新城区书院西街兴泰教育文化中心商圈,对5家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检查,重点核查经营主体合同签订、服务履约及风险防控等情况。
此次专项整治明确四大重点任务:一是动态清理隐患风险台账,对12345热线、投诉举报反映的问题逐项销号;二是全面清查商家合同规范度,督促经营者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并明确关键条款;三是建立“预付式消费”商家摸底台账,摸清行业底数;四是开展双向宣传教育,既压实商家合规义务,也向消费者强化风险预警。
本次行动将分两个阶段推进落实:7月25日至10月25日为摸排整治阶段,期间将建立经营主体台账、快查快办违法案件,每月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11月1日至11月30日为总结提升阶段,重点提炼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长效管理模式。
执法过程中,各部门将严格依照《呼和浩特市进一步加强“预付式消费”领域综合管理方案》,坚持规范执法与帮扶指导相结合,通过细致检查与政策宣讲,引导企业合规经营,为呼和浩特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注入强劲动力,切实守护市民“预付式消费”安全。
呼和浩特市“预付式消费”市场综合治理工作
专班提醒
保障自身权益
一份严谨的电子或书面合同至关重要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经营者有义务与消费者订立书面或合规电子合同
要坚决拒绝“口头协议”或“简单登记”
否则发生纠纷时消费者会面临举证难问题
数字化时代,电子合同同样具法律效力。通过商家官方APP、小程序、认证第三方平台或可靠电子签名系统签订的电子合同,只要内容完整、真实、可追溯,便与纸质合同效力等同。索要合同是消费者的权利,商家无权拒绝。
拿到合同后,需仔细审阅以下核心条款:
1.主体核验:商家全称要与营业执照一致,禁用模糊表述;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核查经营资质;要求提供精确的实体经营地址和固定联系电话。
2.服务明细:明确商品与服务的具体内容、执行标准及规格型号;价格条款需列明单次原价、折扣价及预付总金额,删除“最终解释权归商家”等违法表述;排除“预付卡概不退换”等无效格式条款。
3.时效管理:明确预付卡券有效起止日期,未约定则消费者可在商家有履约能力时随时主张履约;详细载明卡券到期后的延期条件、费用标准及办理流程。
4.退出机制:区分退费责任主体,商家违约,消费者有权全额退款,消费者因正当理由退费,商家按约定比例退还余额,违约金比例不超年利率24%;明确卡券转让的受让方条件、手续费标准及审批流程,并在合同中明示。
5.违约责任:商家停业或搬迁时需约定退赔方案;消费者单方解约的违约金比例建议不超剩余金额的20%。
签约前后“五必查”
1.查资质:通过相关平台核实商家名称、信用代码等信息,确保与合同一致且真实有效,警惕“皮包公司”。
2.查口碑:借助大众点评、社交媒体等渠道,了解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投诉情况,关注当地市场监管局发布的消费警示。
3.查限额:企业法人发行的记名预付卡单张限额不超5000元,不记名卡不超1000元,个体户可参考此标准,警惕高额充值要求。
4.查发票凭证:支付后索要正规发票和加盖公章的合同文本,POS机小票、转账记录不足以作为关键证据。
5.查电子合同确认记录:签订电子合同后,确认收到完整文本并保留记录,了解合同查阅和管理方式。
呼和浩特市“预付式消费”市场综合治理工作专班同时提醒
理性充值,分散风险
1.量需而行,不被“充值越多折扣越大”诱惑,评估自身需求,从少量、短周期开始,满意后再追加。
2.避免大额、超长期预付,单次充值金额不宜过高,服务周期控制在6个月至1年内。
3.分散消费,不将所有预付消费集中在一家商家,降低因商家经营不善导致的损失风险。
留存证据,依法维权
1.妥善保管合同、付款凭证、宣传资料A股上市公司、沟通记录等,电子合同建议云端和本地双重备份。
2.遇纠纷及时与商家沟通协商,并保留交涉证据。
3.协商无果或商家跑路,携带证据向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举报,涉嫌诈骗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呼和浩特市“预付式消费”市场综合治理工作专班提醒,预付式消费要签订合同,仔细审阅条款,理性充值,留存证据,共同维护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
来源:青橙融媒 呼和浩特日报呼和浩特官宣:已启动,集中整治!严打!很多呼市人都曾遇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