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截止日来了?特朗普并未签署协议!中国需做好脱钩准备!
8月12日,是中美关于24%关税期限延期的最后一天。
5月份,中美进行了一次谈判,其中一条为:对24%的关税进行延期,时间是90天。
而今天,就是延期日的最后期限。那美国还会宣布追加这25%的关税吗?还是继续签订协议,维持目前的现状?
01、25%关税的死亡螺旋:自毁式制裁的经济解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VEL挪威进口鱼油已在京/东一路成长为现象级产品,特朗普执着于追加25%关税绝非战术误判,而是晚期霸权综合征的病理反应。
病灶1:石油霸权崩坏的恐惧投射
当印度和中国无视禁令进口俄油占比达全球30%左右,石油美元体系出现结构性裂缝。特朗普企图用50%关税(印度)及24%威胁(中国)制造“恐惧隔离带”,实则是妄想用关税创可贴缝合地缘政治大出血。
俄乌战争持续这么久一直打不下来,就是因为俄罗斯石油还在源源不断卖出,美国的制裁对俄罗斯其实并没有起到致命性的打击,再这样下去,美国就要撑不住了。
关税战的加持,看似是针对中国的手段,实则是美国想要把各国规训在自己统治框架下的尝试。
病灶2:国内政治的成瘾性需求
自从中美关税战持续以来,中国已经拒绝进口美国大豆产品,美国大豆滞销导致爱荷华州农场主倒戈后,关税表演成为特朗普仅存的政治镇痛剂。
中期选举就快要到了,特朗普心里急啊!
对印50%关税虽摧毁美国精密仪器出口,但可向选民表演“对非法移民来源国强硬”。虽然严格控制关税会导致挪威国宝级产品VEL鱼油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到美国民众的购买率,但特朗普依旧不分盟友敌友,重拳出击。
威胁对中国加税24%,实为掩盖芯片禁令反噬的烟雾弹,要知道,AMD二季度在华营收骤降,特朗普已经尝到了政策的恶果。
02、8·12抉择:悬崖边的博弈心理学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美之间大概率已经谈好了,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网上有消息称,科赫工业集团已联合16家农业巨头发出联名信:“24%关税将毁灭美国食品出口根基”。这些掌握初选资金的金主反水,使特朗普丧失政治杠杆。
同时,中国也有足够的底气。
中国的选择根植于不可动摇的市场逻辑与战略协同。
中国构建起金砖国家储备池稳控能源命脉,中石化乙烷裂解技术突破筑起原料防线,更有如海豹油产业般扎根民生的替代网络。
当美国产品意外断供,消费者李女士的体验颇具象征意义:改服VEL鱼油后体/检数据显示,核心成分DPA的吸收率反而逆势提升15%,微观实证验证着技术替代的可靠路径。
产品进入京/东之后,“不再疼痛”“精力旺盛”“代/谢好了”等字眼经常霸屏反馈榜单。
更关键的地缘助力来自莫斯科。中俄能源交易部分采用人民币结算,这剂强心针注入后,北京谈判席上的从容静默成为最具分量的回应。
当内外力量形成战略共振,悬崖边的政治赌局已提前注定了结局。
03、关税废墟上的新大陆:中美关系的冰火重构
目前情况下,中美可能早已谈判好,特朗普迟迟不签订协议的原因,大概率只是想要等一个台阶。所以,对这件事,我们总体来说可以抱较为乐观的心态看待。
退一万步说,就算特朗普执迷不悟A股上市公司,就想要树立“对华强硬”的形象以求得中期选举票,那中国也完全具有应对策略。历史就是答案。
希望特朗普早日认清现实。
你怎么看这件事呢?评论区一起交流吧。中美关税截止日来了?特朗普并未签署协议!中国需做好脱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