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的“心脏”能统一标准了?这两家公司联手要搞大事
近日,中创新航与广汽集团旗下飞行科技公司广东高域签署深化战略协议,宣布共同推进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源标准化产品研发及适航认证。
这场看似寻常的签约,却因两个细节引发资本市场关注:第二个交易日中创新航港股股价高开近4%,而广汽高域首款飞行汽车GOVY AirCab自2025年6月发布后已揽下上千个意向订单,单价高达168万元。
于2024年下半年成立的广东高域虽然是个新公司,却承载着广汽集团抢占低空经济制高点的使命。它总部位于广州科学城,核心业务覆盖飞行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与运营服务。
从广东高域的技术路线看,其产品直击城市交通痛点:多旋翼机型AirCab覆盖20-30公里短途通勤;复合翼机型AirJet则瞄准跨城飞行(时速250公里,续航200公里),试图构建“空中地铁网”,目前已到试飞阶段,今年内将实现全球首飞。
而中创新航提供的,正是让这些飞行器挣脱重力束缚的“心脏”——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的高镍/硅电池,以及即将量产的350Wh/kg半固态电池。
飞行汽车电池与传统电动车电池的核心差异,在于“轻量化”与“高功率”的极限平衡。中创新航为AirCab定制的飞行专用电池,以超300Wh/kg的能量密度实现6C快充,第二代飞行专用半固态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更是可达350Wh/kg。
与此同时,它在材料体系上也有突破:以9系高镍正极搭配硅基负极,在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控制充放电膨胀;半固态电解质能解决热失控风险,满足航空安全冗余标准。
在这个赛道上,竞争对手同样虎视眈眈: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年内实现量产,欣旺达“欣云霄1.0”已实现320Wh/kg能量密度并通过-30极寒测试。国联证券研报指出,2026年eVTOL将带动固态电池市场突破百亿规模H股上市公司,因此留给玩家的技术窗口期可能仅剩18个月。
中创新航与广东高域的协议中还有一个条款值得留意:双方将共同参与国家适航标准制定。
当前,广东高域GOVY AirCab已进入适航审定阶段,计划2026年下半年取证量产,目标直指2027年“低空载人飞行元年”。
适航认证涉及上千项测试,电池需通过包括动力失效模拟、极温工况等极端场景考验。中创新航此前已在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项目验过其证能力:其电池在-20极寒环境下仍保持稳定充放电,热管理系统温差控制在±2。而广东高域的适航进程,或将成为中国低空产业政策松动的风向标。
一直以来,由于缺乏统一标准,eVTOL电源研发各自为战,资源浪费严重,产品兼容性差。此次中创新航与广汽高域联手,有望以双方的技术与产品实践为蓝本,参与国家适航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为全行业建立可复制的技术范本,结束行业“散兵游勇”的局面。
长远来看,此次合作可能引发行业连锁反应。其他动力电池企业与eVTOL整机制造商或许会纷纷效仿,寻求合作,推动整个低空经济产业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分散走向集中。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在eVTOL领域的先行合作,将有助于我国在航空级适航规则制定中掌握话语权,打破国外航空标准垄断,提升我国在新兴交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飞行汽车的“心脏”能统一标准了?这两家公司联手要搞大事飞行汽车的“心脏”能统一标准了?这两家公司联手要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