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民跑步入场,主力资金则加速离场,如无意外,明天这样走
最近股市里出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新手和老手正在上演一场你追我逃的大戏。每天看着成交量蹭蹭往上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分明是主力在悄悄撤退,而踏空的、追涨的散户们正兴冲冲地往里冲。这种场面,活像是菜市场里卖菜的大爷大妈们,一边喊着最后一天甩卖,一边看着新来的顾客抢着买单。
说来也奇怪,现在股市里两拨人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那些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股民,这会儿正盘算着怎么把手里的股票慢慢卖掉。他们看着账户里的数字,既高兴又担心,就像过年时收到红包的孩子,既想数钱又怕被家长收走。而新股民们则完全相反,他们摩拳擦掌,恨不得把全部家当都押进去。这两拨人擦肩而过时,估计都在心里默默念叨着那个不能说的词。
老股民觉得新股民就是来当接盘侠的,心里暗想:年轻人啊,还是太嫩。新股民则觉得老股民太过保守:都牛市了还畏首畏尾,活该赚不到大钱。这种互相看不上的心态,倒是给股市增添了不少戏剧性。就像两个不同年代的歌迷在争论周杰伦和蔡徐坤谁更厉害,谁也说服不了谁。
要说最高兴的,那还得是主力资金。他们就像是开赌场的庄家,看着新客人源源不断地涌进来,手里的筹码终于可以慢慢兑现了。这种感觉,大概就像是囤了一仓库口罩的商人,终于等到疫情爆发时可以高价出售。主力们现在估计每天都在偷着乐:终于有人愿意高位接盘了。
虽然大家都说现在是牛市,但说实话,真正赚到钱的散户并不多。这就像参加了一场豪华宴会,闻着香味的人多,真正吃到嘴里的人少。主力机构们倒是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就像是宴会的厨师,早就把最好的食材都尝了个遍。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现在谁最希望散户们疯狂进场?把这个想明白了,眼下的行情也就看透了一大半。就像看魔术表演,知道了机关在哪,再精彩的戏法也不觉得神奇了。接下来行情会怎么走?我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01 与去年9月24日那波行情相比,为何这次反而没有去年那么火爆了?
最近券商营业部又热闹起来了,不过这次的热闹和去年不太一样。去年9月24日那波行情爆发的时候,营业部里可是人山人海,排队开户的、咨询的客户把营业厅挤得水泄不通。现在虽然线上咨询量暴增,但线下反而没有去年那么火爆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来给大家细细道来。
还记得去年那波行情吗?那可真是让人怀念啊!从行情启动开始,几乎所有的股票都在涨,涨停板一个接一个,很多股票都是一字板封得死死的。那时候随便买只股票,闭上眼睛都能赚钱,股民朋友们个个喜笑颜开。现在想起来,那种躺着赚钱的日子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但是现在的行情就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也有不少强势股一路高歌猛进,但大多数股票都是涨涨跌跌,真正普涨的日子屈指可数。更让人郁闷的是,很多股票涨得热火朝天,但跟咱们普通散户完全没关系。看着别人赚钱,自己却只能干瞪眼,这种滋味可不好受。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去年那波行情带来的后遗症了。当时很多新股民兴冲冲地开户进场,结果一不小心就被套在了高点。我认识好几个朋友到现在都还没解套呢,每次聚会说起股票就唉声叹气的。这也难怪现在新开户的数量比去年少了不少,毕竟被蛇咬过的人,看到绳子都会害怕啊。
不过话说回来,最近券商营业部的业务倒是很有特点。银证转账的业务量明显增加,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把钱从银行搬到股市里来了。我有个在券商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最近每天处理最多的就是银证转账业务,有时候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更让人惊讶的是两融业务的热度。所谓两融,就是融资融券,说白了就是借钱炒股。最近这项业务特别火爆,很多股民朋友都在忙着开通两融账户。这也难怪最近两市的融资余额蹭蹭往上涨,看来不少人都按捺不住,开始加杠杆炒股了。
说到这个,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密码找回的业务量也大幅增加。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老股民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这些人可能之前被套怕了,把股票账户都扔在一边不管了。现在看到行情起来了,赶紧来找回密码准备重新杀入市场。这种场景,老股民们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
说实话,看到这些现象,我既兴奋又有点担心。兴奋的是市场确实在回暖,成交量都突破2.7万亿了,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在进场。但担心的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次行情起来的时候,大家都会忘记之前的教训。
02 指数到了3700点,需先把风险警示和利润控制放在第一位
目前指数已经站上了3700点,这个位置确实让人心里有点打鼓。说实话,每次市场走到这种关键点位,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风风雨雨。还记得2015年那会儿吗?当时也是大家兴高采烈地往市场里冲,结果呢?现在看到这么多新朋友带着热情进场,我总忍不住想多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我可不是在唱空市场啊,千万别误会。市场永远都有机会,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咱们得明白,3700点这个位置确实有点特殊。就像爬山爬到海拔3700米,空气开始变稀薄了,这时候是不是该调整下呼吸节奏?不是说山顶就在眼前了,而是要为接下来的路程做好准备。
说到减仓这个话题,我发现很多人都有点敏感。其实减仓不等于看空,就像系安全带不等于觉得一定会出车祸一样。这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我见过太多朋友,明明赚了不少,就因为贪心那最后几个点,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痛,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有多难受。
现在的市场确实挺有意思的。新入场的资金像潮水一样涌进来,新手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这一幕多熟悉啊!我们这些老股民谁不是这么过来的?当年我们也是这么热血沸腾A股上市公司,觉得赚钱就跟捡钱一样简单。结果呢?市场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不是说新人一定会吃亏,但有些学费,可能真的省不了。
我知道现在说风险不太讨喜。大家都喜欢听冲冲冲,听还能涨。说实话,我也希望能一直给大家带来好消息。但投资这个事吧,光说好听话是没用的。就像朋友之间,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提醒你悠着点。
说到风险控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人喜欢刺激,有人追求稳健,这都没错。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别让情绪左右你的操作。市场好的时候,谁都是股神;可一旦风向变了,很多人就慌了手脚。那些在书上看过无数遍的道理,真到了实战中,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我特别理解新手们现在的心情。看着账户里的数字天天涨,那种兴奋感确实让人上瘾。但投资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跑得快很重要,但知道什么时候该调整配速更重要。3700点这个位置,我的建议是:不妨把脚步放慢一点,把已经赚到的先落袋为安。
这不是说市场马上就要掉头向下了。顶部往往是个过程,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点位。就像煮开水,从90度到100度需要时间,但越接近沸点,风险就越大。现在的情况是,市场情绪已经相当火热了,这时候保持清醒比盲目追高更重要。
说到实际操作,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人在模拟盘里都是高手,一到实盘就手忙脚乱。为什么呢?因为真金白银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完全不同的。那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原则,在情绪波动面前往往不堪一击。所以我才反复强调,现在这个阶段,控制仓位比追求收益更重要。
我知道这些话可能不太中听。但投资就是这样,需要有人在大家疯狂的时候保持冷静。就像开车,越是路况好的时候,越要系好安全带。这不是悲观,而是对自己负责。说到底,投资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有人喜欢快进快出,有人愿意长期持有,这都没问题。但在市场情绪高涨的时候,适当控制风险总不会错。3700点这个位置,我的建议很明确:可以继续参与,但一定要系好安全带,把已经到手的利润保护好。
03 明天的行情怎么看?不出意外的话,难道要继续大涨吗?
表面上看,指数依旧坚挺,甚至尾盘还出现了拉升,这让不少投资者更加坚信牛市仍在继续。但仔细观察盘面细节,就会发现一些不太寻常的信号:那些成交额突破百亿的明星股,在高位放出巨量,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作为经历过几轮牛熊转换的老股民,我太熟悉这种走势了——这往往是主力资金在悄悄派发筹码的典型特征。
说实话,看着身边的新股民们兴高采烈地追涨,我不禁想起自己刚入市时的样子。那时候也是被赚钱效应冲昏头脑,总觉得股市会一直涨下去。直到经历了几次惨痛的教训才明白,市场永远都是在绝望中见底,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见顶。现在这个阶段,恐怕已经接近疯狂了。
我特别想提醒各位的是,减仓不等于踏空。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做到。人性使然,我们总是害怕错过赚钱机会,却常常忽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要知道,把已经赚到的钱真正落袋为安,远比账面上的浮盈更有意义。就像我常跟朋友们说的:少赚不是亏,但亏了就是真亏。
从技术面来看,有几个细节值得重点关注。首先是量价背离现象开始显现,指数创新高但成交量却没有同步放大。其次是板块轮动加快,热点持续性明显减弱。最重要的是,市场情绪已经过于乐观,各大论坛和群组里几乎听不到看空的声音,这往往预示着调整即将来临。
说到具体操作策略,我的建议是:第一,把仓位控制在五成以下;第二,坚决不追高,宁可错过也不要做错;第三,重点关注防御性板块,比如贵金属等避险品种。记住,在股市里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
对于明天的走势,我认为很可能会出现冲高回落的局面。主力资金很可能会利用市场高涨的情绪,在早盘拉高后逐步派发筹码。特别是那些近期涨幅过大的个股,回调风险更大。如果非要操作,建议选择那些估值合理、涨幅相对温和的优质标的。
最后想说,投资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比赛。在这个市场里,比的不是谁在某段时间赚得多,而是谁能够持续稳定地盈利。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赚钱的喜悦中时,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记住巴菲特的那句老话: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现在的市场,显然更需要我们保持一份警惕和谨慎。
原创不易,关注我,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猫叔东山再起#中国股市能赚到钱吗?##今日A股##投资理财##A股行情接下来怎么走##你认为股市会迎来史诗级大爆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