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买房时“一次性付清”和“还贷30年”,区别有多大?早知道早受益

  

  

去年以来,中国楼市迎来了一波政策“暖风”,房贷利率持续走低,限购限贷逐步松绑,公积金贷款额度也上调了,这让许多年轻人和刚需家庭,开始重新考虑买房这件事。

  

但在买房时,购房者却通常会陷入新的焦虑之中,到底是一次性全款买房划算,还是分30年慢慢还更好?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两种方式到底差在哪里?哪个更划算?哪个更适合普通家庭?

  

  

首先我们要确认一点,即便在贷款利率持续下调的大背景下,表面看似轻松的月供,其实背后藏着不小的代价。

  

比如商业贷款70万元,期限30年,哪怕利率降到了3.5%,最终也要支付超过40万元的利息。

  

这相当于你买了一套房子,还白白送了一辆中高端车给银行。

  

更关键的是,大多数人采用的“等额本息”模式,前期还的大多是利息,本金还得慢慢来,就算利率再低,30年总利息的数字依旧惊人。

  

  

不少人认为,贷款买房可以“提前享受住房权益”,这话不假。

  

你只需准备约30%的首付,就能拿到房子入住,结婚、生孩子、落户口都不耽误,剩下的钱还能用于装修、创业、投资,哪怕只是应急备用金,也能让家庭更有底气。

  

特别是在通货膨胀的大环境下,贷款30年,每个月固定还款金额,看似压力大,但随着收入增长,实际月供的“重量”反而在变轻,长期看,房贷也是一种对抗通胀的工具。

  

  

但贷款带来的长期债务压力,也不是轻描淡写能一笔带过的,30年,意味着一个人从青年走到中年再到老年。

  

在这期间一旦发生失业、健康问题、婚姻变动,都会直接影响还贷能力,一旦断供,不仅房子可能会被拍卖,就连征信也会受损,影响孩子教育、贷款、就业等方方面面。

  

尤其是等额本息的前期“利息陷阱”,大多数人并没有足够清晰的认知。

  

有些人贷款买房后,想着用剩下的钱去炒股、买基金,甚至投资创业,赚到的钱可以覆盖利息。

  

但现实是,不少人高估了自己的投资能力,结果不仅没赚反而亏了本金,最后债务更大,资金链一断,房贷、生活、孩子教育都成了问题,真正能用贷款撬动财富的人,少之又少。

  

  

普通人贷款买房,更多是出于无奈,而不是所谓的“高阶理财”。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宁愿一次性出钱买房,也不愿意贷款三十年。

  

虽然短期痛,但至少未来几十年不用再过“月月交租”的生活,特别是对一些年纪稍大的购房者来说,贷款周期太长,他们根本等不到还清那天。

  

对他们来说,“拥有”比“使用权”更重要,但全款买房,真的就全是优点吗?显然不是,先不说大多数家庭没这么多钱,就是有,全款买房的压力也不是谁都能扛住的。

  

  

现在二三线城市一套90平米的普通商品房,总价基本在100万上下,如果选择全款,那就等于把家庭所有的积蓄压进去,甚至还得靠父母、亲戚凑一凑。

  

但问题是买了房不代表就万事大吉了,装修、家电、孩子教育、看病、养老……没有一件事是不用花钱的,可一旦全款买房,哪儿还有闲钱应对这些,更别说有什么突发情况?

  

选择一次性买房的群体,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或家庭条件较好的群体。

  

  

他们不愿意背上长期债务,不想每天为月供发愁,更看重“无债一身轻”的踏实感,全款买房,产权立刻到手,想怎么处置都方便。

  

对于这一群体来说,买房就是一锤子买卖,图个安心。

  

更何况,开发商和房东面对全款客户,往往会给出九折优惠,甚至免中介费、免税费,交易流程也更快。

  

但全款买房的“代价”,也不仅仅是一次性支出这么简单。

  

  

所有资金锁死在房产里,流动性差,万一家里有个病人,或者临时想变现房产,可能要等上一两年。

  

而且现在的房价一路下跌,过去几年已经有不少人手里持有的房子贬值,卖都卖不掉。

  

全款买房也意味着放弃了“杠杆”的机会,房市不景气时,一旦失去流动性,资产反而成了负担。

  

现在中国年轻人现在面对的现实是:不敢病、不敢辞、不敢生孩子,很多都和房贷有关。

  

房子固然重要,但不能成为人生的全部,如果房子逼得人喘不过气,那可能买得不是房子,而是牢笼。

  

  

从政策角度看,国家正在努力降低购房门槛,2024年起,各地纷纷下调首付比例,房贷利率普遍降至4%以下,有的城市首套房利率甚至低至3.15%,公积金额度也在不断提高,目的就是要让更多人“先上车”。

  

这给了年轻人一个机会,特别是刚需家庭,可以先买小户型,未来经济条件改善后再置换,与其等到房价回升再后悔,不如趁政策宽松时行动。

  

不过,在楼市库存压力较大的当下,很多城市存在“流通性差”的问题,部分房源挂牌两三年都卖不出去,购房者要有心理准备,房子已经不再具有金融属性。

  

  

对于普通中国家庭而言,买房不仅仅是居住问题,更是财务管理、人生规划的重要节点。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量力而行,有足够存款、没有更好投资机会的家庭,选择全款无可厚非。

  

年轻人、经济压力大的家庭,更应该优先考虑贷款买房,保障生活质量和风险应对能力。

  

但一定要理性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比盲目跟风更重要。买房时“一次性付清”和“还贷30年”,区别有多大?早知道早受益

相关文章

大晚上八点半,雷总突然官宣这么一个重磅消息及A股:市场格局悄然改变,股民要做好准

大晚上八点半,雷总突然官宣这么一个重磅消息及A股:市场格局悄然改变,股民要做好准

   不是,雷总,哪有人大晚上八点半官宣这么重磅的消息的?   ...

万万没想到,三年的疫情结束后,社会上出现了三个奇怪的现象

万万没想到,三年的疫情结束后,社会上出现了三个奇怪的现象

   三年疫情的阴霾散去,社会逐渐回归常态,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出现了三个奇怪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

【财富晚茶】三元股市收评:沪指涨1.45%;动物下跌游戏超跌反弹

【财富晚茶】三元股市收评:沪指涨1.45%;动物下跌游戏超跌反弹

   导语:作者系《网易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曾经原创作者和知名网易号旅游领域创作者。大跨度行业等的写作,颇受网友喜爱。作品发表于2025.08.22.15...

总资产迈向200万亿元 资本充足率向上改善净利悉数告增 六大行年报诠释发展韧性

总资产迈向200万亿元 资本充足率向上改善净利悉数告增 六大行年报诠释发展韧性

  3月28日晚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发布2024年经营业绩,至此六大国有银行年报全部亮相。整体看,资本实力进一步夯实,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总资产合计199.68万亿元,较上...

A 股:股民做好准备,突发两大利好 + 周二慢牛涨?满仓  空仓都来看-午评:我

A 股:股民做好准备,突发两大利好 + 周二慢牛涨?满仓 空仓都来看-午评:我

  2。5 亿股民注意!A 股突发两大重磅,周二这板块要爆? 朋友们,夜已深但A 股消息不打烊!刚出炉的两大消息,直接关系周二行情走向,尤其是手里有科技和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