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下周盯着这一板块,或迎来黄金时代?要走主升浪?(附股)
2025年8月22日,周五,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
沪深两市连续8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沪指站上3800点,科创50单日暴涨超8%。
市场情绪很高,而最耀眼的板块,除非就是科技+金融。
金融方面,非券商莫属。
当“市况好→业绩好”从相关关系变成因果关系,
站在当下,券商板块是否值得关注?这轮券商有什么不同?逻辑还能支持上涨吗?
接下来,小猎豹将从这些问题出发,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当下券商的投资机会。
一、业绩是真金白银的增长
很多人还活在2015年的记忆里:券商=高波动、炒完就跑、赚个beta。
但你打开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会发现一件事:这个行业,集体盈利了。
根据已披露数据,42家上市券商上半年合计实现营收2385亿元,同比增长30.3%;净利润同比大增61.2%,整个行业迎来久违的“业绩大年”。
更离谱的是个体表现:
国泰君安+海通合并后,净利润预计152~160亿,同比增长205%~218%;银河证券,赚63~68亿,增长近五成;国联+民生合并后,净利润暴涨1183%;华西证券,净利润增长10倍以上(1025%~1354%);东北、国海,全部翻倍起步。
这不是“蹭情绪”的题材炒作,这是财务报表上实打实的利润增长。
当一家公司的净利润翻倍甚至十倍时,市场必须重新审视它的价值。
二、资金正在“搬家”
券商的收入从哪来?交易量、两融、资管、承销……归根结底,从人的钱包里来。
2024年10月,单月新开股票账户高达685万户,环比增长275%,创下历史第三高纪录。
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加速:
沪市个人开户数同比增35%,7月单月同比暴增71%。
这些数据意味着:过去习惯“存款优先”的老百姓,正在尝试进入资本市场。
当然这也有一个大背景,那就是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而权益市场在持续走强的预期下,吸引力显著提升。
而券商,是这场“居民资产再配置”浪潮中,最直接、最纯粹的受益者。
另外很多人还在盯着券商的经纪和自营,觉得“靠天吃饭”。
但你看国泰君安的“君享投”,客户资产半年翻倍,达264亿;
华泰的基金投顾做到180亿,体系成熟。
这部分也是券商的商业模式正在进化。
三、长线资金“真金白银”入场,制度红利落地
以前我们总说“险资入市”,但说了十年,险资在A股的配置比例长期卡在15%左右,雷声大雨点小。
但2025年不一样了。
《中长期资金》方案出台(建议大家去看原文),直接定指标、下任务: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年均增长不低于10%;
大型险企每年新增保费的30%必须配置A股。
结果呢?2025年一季度,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升至20.6%,创近年新高。
而券商,不仅是交易通道,更是这些资金的“产品制造商”(发基金、做ETF)、“系统服务商”(托管、清算)、“投资顾问”(投顾业务)。
另外就是沪深两市ETF总规模突破4.1万亿元,较2024年增长35%。
而券商在申赎、系统支持、产品设计上,有天然护城河。
这是一门“越滚越大”的生意。AUM(资产管理规模)每增加1000亿,券商的收入就多一层底。
回到投资上,当下估值如何
最魔幻的是:业绩炸了,但市场还没信。
2025年Q2,主动偏股型基金对券商股的持仓比例,只有0.64%。什么概念?历史极低,比2018年熊市还低。
估值呢?券商板块整体PB1.5倍,处于历史42%分位。
对比2014年牛市,PB从1.5倍干到4.2倍,涨了180%。
市场换手率1%,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2.3%,离2015年高点(3.1%、4.7%)差得远。
交易活跃度还有巨大提升空间。
2025年的券商,不再是单纯的“牛市旗手”。它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蜕变,市场或重新评估这个行业A股上市公司。
风已至,火已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加速!下周盯着这一板块,或迎来黄金时代?要走主升浪?(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