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损四千万,全国陷“停运潮”,艰难求生的公交车,会消失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城市风景线”陷入停运潮,一场属于公交车的“全国性危机”悄然蔓延。
曾几何时,公交车还是每个城市里不可或缺的“流动风景线”,无数乘客借由公交车穿梭于城市之中,算是普通老百姓最划算的出行方式。
可近些年,这一曾经繁荣的行业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比如说2025年,广州公交集团宣布取消 19 条公交线路的运营,而且仅仅 10 天之后,第二批5条线路停运的消息再次传来。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广州累计停运公交线路已达32条。
即便这些公交线路曾承载着无数市民的日常出行,如今也难以避免告别历史舞台的绝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公交行业为何会沦落至此呢?
客流量锐减:行业寒冬的直接体现
事实上,无论什么行业,只要处在“穷途末路”的状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钱赚了。
公交行业亦是如此,其实从2015年开始,全国各城市的公交客流量就在逐年下降,年均降幅达到3.5%。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更是遭遇断崖式下跌。
以2000年为例,全国公共汽车的客运量相较于2014年的高峰期,足足减少了将近60%的客运量。
我们走在路上就能看到,以前熙熙攘攘的公交站,如今却形同虚设,完全看不到人。
目前停运公交线路的城市不止广州一个,济南早在去年就一共停运8条线路。
包括其中一条连接新老城区的公交新线路,也因为每天顶多50人次的客流而停运。
还有重庆,以前日均客流量能达到1500人,如今有些线路却只有300多人,有时候甚至300人都不到。
坐车的人少了,赚的钱自然也就少了。
而赚的钱少了,不单单是公交车司机的薪酬变低,公交企业也会慢慢变得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运营。
比如杭州公交集团,2024 年其财务报告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但扣除各项运营成本后,净亏损居然还是达到了惊人的1.5亿元。
之所以亏损,其中还涉及燃料费、车辆购置及维护费、人工成本等方面。
与此同时,国家虽然对这种公共服务行业有一定的财政补贴,但仍难以填补巨大的亏损缺口,导致企业越发难以为继,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停运。
像是河南的商丘,以前财政补贴能覆盖70%的亏损,现在却只能覆盖40%,最终导致当地停运10条公交线路。
而在这般艰难的境地之中,公交行业还有挽救的希望吗?又该如何自救呢?
行业变革:创新求存的积极探索
其实从公交行业盈利降低的那一刻开始,就有企业开始寻求改变方式了。
比如,在武汉,公交集团选择与电商企业合作,一同推出“公交带货”的创新业务。
利用公交车的限制时间,在非运营时段运输电商包裹,充当“快递车”的任务。
这样一来,既充分利用了车辆资源,又开辟了新的收入渠道。
据武汉公交集团统计,该项业务自开展以来,每月为企业增加收入约 50 万元。
此外,武汉公交还将部分公交场站改造为停车场,或者是充电桩运营场所,为社会车辆提供停车和充电服务,进一步拓展了盈利空间。
南昌的公交公司则更具创新性,居然打造出了“主题公交”的服务。
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推出了“红色旅游公交”、“美食公交”和“夜景观光公交”等特色线路。
对于游客来说,这是便捷又明确的旅游出行方式;
对于城市来说,则能为当地文化做宣传,于公于私都是不错的主意。
截至目前,相关线路的客流量回升了30%以上,同时也有额外的广告收入。
当然,改革除了在运营方式上做出改变之外,还要从技术方面着手于创新。
比如智能公交系统的出现,让咱们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精准优化线路和班次安排,从而有效提高运营效率。
此外,一些城市也开始积极试点乘坐公交新模式,响应式公交。
乘客可通过手机APP预约乘车,公交车则能根据乘客的预约需求,灵活调整行驶路线和停靠站点,实现了“按需出行”的精准服务。
这样的拉客方式,也被网友戏称为“公交出租车”。
据调查,几乎所有参与试点城市,其乘客满意度都达到了90%以上。
可能在看完这些之后,依旧有人对公交行业没有信心,甚至认为它会消失,可这种局面会出现吗?
未来之路:公交车会消失吗?
先说答案,不会消失,而且是一定不会消失。
哪怕公交行业逐渐陷入“停运”的尴尬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始终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事实上,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构建高效便捷、绿色智能的城市交通系统。
在大背景足够明确的情况下,公交行业一定会继续存在。
不过,它可能不是以曾经的面貌存在,而是在技术创新之后,以新的服务模式亮相,就像那些已经做出改变的城市一样。
总的来说,未来消失的不是公交车行业,而是公交车行业传统的营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各行各业都处在不停地更新之中。
公交企业的眼光一定要放长远,可能在由汽转电的过程中会增加成本,也可能会在与快递等行业沟通时出现利益分配上的困难,但长远效益肯定是好的。
就像工厂需要节能减排一样,总要经历一段“短痛期”,一旦度过,将会迎来属于公交行业的新时代。
而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未来的公交车将会朝着更加智能、绿色、多元的方向发展。
也可能会因为模式足够新颖,比如“公交蹦迪”这种,会让它成为一种“网红行业”。
等到你哪一天再去乘坐公交的时候,肯定会看到焕然一新的场景。
——THE END——
参考资料:广州日报——广州这7条公交线路4月26日起停运,涉及多条BRT线路
大众日报——注意!1月7日起,济南有两路公交车恢复原路段运行,另有一路临时停运
ZEKER——【陕电侠】西安公交行业现状:艰难破局,有司机去开网约车送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