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来一轮牛市,什么样的人才能挣到大钱?三件事告诉你
看着上证指数冲破3800点创十年新高,A股总市值首破100万亿大关,不少人开始摩拳擦掌。但你知道吗?历史上2007年和2015年两轮大牛市里,真正赚到钱的股民不到两成。今天我就用十五年观察经验,告诉你牛市中脱颖而出的三类人究竟做对了什么。
第一件事:戒掉红眼病,守住自己的能力圈
2015年更典型,
当时创业板指数从585点攀升至4037点,涨幅达590%,然调查表明,散户平均收益率仅为58。
为什么,
某券商后台数据显示,当年客户平均持股周期只有13天。
有个北京股民老张的案例特别典型:2月份买券商股赚了30%就抛转战互联网+概念亏20%,3月追高铁概念刚解套又换军工股.全年交易327次,最终收益还不如一直持有ETF的退休教师王阿姨。
关键的规律呢,在牛市当中,八成的收益来自两成的持仓时长。打个比方说吃鱼哟,聪明之人只啃肥嫩中段,硬要吃头尾的,常常被刺卡住啦。
第二件事:读懂资金轮动的四季法则
A股牛市,如同北京的四季,有着清晰的、有序的轮动顺序:
春季估值修复期),比如说2014年末,银行股PE一般就4到5倍,比理财产品还低廉。那时买进招商银行的投资者,往后半年就碰上估值回涨到10倍的涨幅啦。
夏季成长爆发期):2015年春节后,互联网+概念集体暴动。有个叫小林的程序员,把年终奖全部买入自己研究的云计算公司,半年赚了7倍。他后来总结:我买的是自己看得懂的技术趋势。
秋季全面沸腾期):这时候菜市场大妈都在推荐股票。2007年8月有个标志性事件:中国船舶股价突破300元,成为A股首只300元股,市盈率高达247倍。
冬季泡沫刺破期):聪明人这时已经在收网。2015年6月,沪深两市单周开户数突破500万,新基金募集超2000亿,但私募大佬王亚伟却在那周清仓了所有创业板股票。
第三件事:听到三个信号就该离场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会买是徒弟,会卖是师傅。我总结的三个离场信号,在过往牛市中百试百灵:
A股总市值与GDP的比率,达百分之一百以上时,需予关注;2007年,此比率达122%,2015年,速升至110%后便大幅回调;现今该数值约80%,仍处安全范畴内。
情绪指标:营业部出现以下现象就要小心:①大爷大妈开始讨论K线图②配资广告塞满电梯间③私募基金秒光。2015年5月,某明星私募产品开卖,300亿额度5分钟抢光,两个月后大盘腰斩。
技术征兆:当出现百元股俱乐部扩容、低价股灭绝、分级基金溢价30%以上等情况时,往往距离转折点不超过30个交易日。
结语:牛市是财富的再分配器
历史呢不会轻易重复,却常有着相似脉络。2007年,全仓中石油,成惨痛教训;2015年,杠杆爆仓,酿悲剧根源是人性弱点被放大。当下这波行情里,那些静静思产业趋势、静静等买入时机、严执行止损纪的投资者,或正重写当年万科刘元生的传奇
记着投资大腕约翰·坦普顿的那句话呢;牛市啦在悲观中萌生,于怀疑中成长,于乐观时熟透,逢狂欢就归零;当你切实领会这话时,下一波财富分配的红利榜单内,兴许就有你的名位哟。如果来一轮牛市,什么样的人才能挣到大钱?三件事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