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A股公司股市行情 > 正文内容

盐津铺子、卫龙美味靠魔芋制品狂飙背后:原料价持续走高,企业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

  有着“人类猫条”之称的魔芋爽、素毛肚正在成为休闲食品领域的现象级品类,也成为盐津铺子、卫龙美味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正如盐津铺子在业绩发布会上所表示的,魔芋品类因其“超级大单品”特性,符合消费者当下及未来对健康零食的需求,目前正处于高速扩张期,预计2025年至2027年期间,魔芋零食市场仍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的发展。市场高速增长下,三只松鼠、劲仔食品、洽洽食品等30多个品牌均已推出同类产品,抢占魔芋制品这一细分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魔芋下游需求的爆发性增长,正持续向上游原料供应端传导压力。北京商报记者从魔芋制品代工厂相关人员处了解到,近年来魔芋精粉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工厂利润越来越薄。同样,盐津铺子和卫龙美味在半年报中均有提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带来的影响,两家企业的毛利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业内人士认为,对于盐津铺子和卫龙美味等休闲零食品牌而言,当务之急是如何从产业链上游来稳定供应,降低成本。

  魔芋制品推动业绩

  卫龙美味靠调味面制品,即俗称的辣条起家,而盐津铺子最初主要销售特色凉果蜜饯产品,如今,这两家企业都开始靠魔芋制品“赚钱养家”。

  2024年,魔芋爽带动卫龙美味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59.1%,达到33.7亿元,占营收53.8%,首次超过以辣条为主的调味面制品,成为公司营收贡献的主力。同一年,盐津铺子的休闲魔芋制品实现营收8.38亿元,同比增长76.09%,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占营收比重达到15.81%。

  到了2025年上半年,以魔芋爽为主的蔬菜制品继续占据卫龙美味营收贡献主力的地位,卫龙美味的蔬菜制品营收同比增长44.3%至21.09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60.5%;盐津铺子的休闲魔芋制品营收达7.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5.1%,占营收比重提升至26.9%。

  盐津铺子方面表示,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魔芋类零食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公开数据,盐津铺子的新中式魔芋零食品牌“大魔王”2024年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含税);2025年3月,大单品“麻酱素毛肚”在上市17个月后实现月销售额破亿,打破了休闲食品单品破亿最快纪录。

  盐津铺子方面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未来2025年至2027年,公司将持续深化“大魔王”麻酱素毛肚的核心单品战略,通过全渠道与海外市场协同,结合各渠道及区域特性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方式,进一步提升销售收入,并持续展开品牌合作,以麻酱口味为重点方向,持续推进口味、口感创新。

  卫龙美味则在财报中坦言,集团围绕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战略性投资市场潜力更大的品类。而这个“潜力更大的品类”正是以魔芋爽为主的蔬菜制品。拉长时间线来看,2023—2024年,蔬菜制品的毛利率分别为51.3%、49.5%,均高于同期辣条等其他产品的毛利率。

  今年上半年,卫龙美味还在持续强化对魔芋爽的布局,官宣明星王安宇成为卫龙魔芋爽品牌代言人,并推出了新品麻酱魔芋爽,同时,公司蔬菜制品的设计产能同比增长59.43%至9.47万吨,调味面制品设计产能则同比缩减30.49%至8.13万吨。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魔芋爽走红背后是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健康属性,魔芋作为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食材,符合现代人追求健康饮食的需求。“卫龙美味对蔬菜制品的倾斜,特别是对魔芋爽产品的重视,可以被视为企业‘去辣条化’的一部分。卫龙美味长期以来以辣条闻名,但辣条由于高油高盐的不健康属性在市场中逐渐遇冷,为了摆脱单一产品的依赖,公司需要多元化产品线,而魔芋爽不仅精准切中了健康零食的新风口,更为企业补上了这一缺失的增长曲线,且同为辣味零食的魔芋爽对辣条存在一定的品类替代作用。”江瀚说。

  超30个品牌布局

  魔芋本是西南地区的家常食材,近年来以其为原料制成的魔芋爽,正在成为休闲食品行业中增长迅速的现象级品类。

  从卫龙美味在2014年7月推出首款魔芋零食——魔芋爽,到2020年卫龙美味牵头制定首个《魔芋即食食品》团体标准,魔芋爽已经由辣味食品中的一个单品升级为一个独立的产品品类,也吸引了更多品牌入局。

  2023年10月,卫龙美味继魔芋爽后再次推出新品——“小魔女”魔芋素毛肚;同月,盐津铺子推出了魔芋素毛肚品牌“大魔王”。此外,据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三只松鼠、佳龙、劲仔、口水娃、百草味、周黑鸭、来伊份等30多个品牌都已在持续推出同类产品,抢占该细分赛道。

  随着诸多企业加码布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魔芋产品也呈现多元化态势。从风味上,除了传统的麻辣、香辣口味,企业将其与大众餐食口味结合,推出酸辣火锅口味、香菜麻酱口味以及火鸡面酱口味的新品,更有企业将魔芋与佐餐风味型品类结合,推出鲜笋魔芋、贡菜魔芋,且在魔芋爽、素毛肚、魔芋丝之外,魔芋形态也在创新,同样以魔芋为原料的魔芋干、素虾仁面世。

  与魔芋深加工产品同步增长的是整个魔芋行业的市场规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魔芋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未来几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有望维持在11.8%左右,到2030年,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进一步增长至450亿元。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魔芋行业存在长期增长潜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以及公司进入魔芋市场,整个行业的规模效应以及粉丝效应得到进一步的释放,这个红利短期内不会散去。不过,目前已布局魔芋制品的企业在研发能力、研发团队建设以及科技含量方面还有所欠缺,魔芋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扩容空间。

  不可忽视的成本压力

  下游需求的爆发性增长,直接导致上游供不应求从而出现价格上涨。魔芋产业链上游企业一致魔芋曾公开表示,“公司感受到市场对魔芋原料及深加工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受供求关系变化影响,2024年6月起,魔芋价格大幅上扬,已接近2018年高位”。

  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一亩田发布的信息显示,近年来魔芋的市场需求大幅上涨,2023年平均收购价在2元/斤左右,而2024年受云南等主产区冻害减产以及出口量激增等影响,价格飙涨一倍,达到4元/斤左右。

  据一位魔芋制品代工厂的厂商透露,“我们的魔芋原材料主要来自四川、云南和陕西,过去几个月魔芋精粉的价格一直在涨,产品的利润也越来越薄”。魔芋全产业链生态企业四川东方魔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以前魔芋精粉的价格大概在4万多元每吨,今年已经涨到9万多元每吨了,鲜魔芋的价格从以前3000多元一吨涨到了今年的六七千元一吨”。

  上游原料涨价的压力沿产业链向下传导,直接推高了生产成本,进而挤压了开发魔芋制品企业的毛利率。财报显示,盐津铺子的主要原材料魔芋精粉采购均价较上年同期变动超过30%。受此影响,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2.53%降至29.66%,下降2.87个百分点,其中,包含休闲魔芋制品的辣卤零食产品毛利率下降1.41%至30.32%。同样受成本变动影响,卫龙美味的毛利率由上年度同期的49.8%下降了2.6%至47.2%。

  关于成本管控,盐津铺子方面回复北京商报记者称:“目前尽管魔芋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震荡,公司依托控股股东的上游布局,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据了解,盐津铺子已经对上游产业链进行布局,在云南曲靖建立魔芋精粉加工基地。此外,对于成本管控问题,卫龙美味则重点发力效能提升,今年公司将第七代魔芋生产线的效率提升至80%,产能效率较第六代提升近两倍。

  江瀚认为,供需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价格,这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企业可以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来降低成本,或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溢价来提升盈利能力,抵消部分成本上涨的影响。当然,最关键也最根本的是向上游延伸产业链,企业通过自建或合作种植基地等方式保障原料供应,来稳定成本。

  就魔芋制品规划、成本增长等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卫龙美味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责任编辑:137 原标题:盐津铺子、卫龙美味靠魔芋制品狂飙背后:原料价持续走高,企业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盐津铺子、卫龙美味靠魔芋制品狂飙背后:原料价持续走高,企业面临毛利率下滑风险

相关文章

“天工”夺冠 背后股东涉及这些上市公司!奖励机器人一个“机器人”

“天工”夺冠 背后股东涉及这些上市公司!奖励机器人一个“机器人”

  “天工”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鸣枪开跑。“天工”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

蜜雪冰城 火爆香江!

蜜雪冰城 火爆香江!

  雪王引爆了香港资本市场。   蜜雪冰城2月21日中午开始申购,截至晚上,融资认购倍数达到1272.74倍,融资认购金额达到4396.88亿港元,而募资额为3.45亿港...

证券业迎来“升温感”,34家券商业绩亮相,近九成正增长,百亿级净利已4家

证券业迎来“升温感”,34家券商业绩亮相,近九成正增长,百亿级净利已4家

  财联社2月22日讯(记者高艳云)在资本市场回暖与政策红利双重驱动下,证券行业迎来业绩复苏拐点。   截至2月21日,已有34家券商披露2024年业绩,已披露业绩的4家...

再现抱团行情?电子行业成公募基金“新宠”

再现抱团行情?电子行业成公募基金“新宠”

  新年伊始,以半导体为主的电子继续受到市场的猛烈追捧,这也引发了市场有关于电子板块是否过热的讨论。   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报显示,电子成为公募基金的第一大持仓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