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认怂!特朗普大获全胜,滚滚钱潮杀向A股,谁才是真赢家?
兄弟们,重磅来了!鲍威尔,终于转鸽了。
就在杰克逊洞央行年会上,话还没说几句,美元掉头跳水,黄金直线反弹,美股、美债齐齐狂飙。
市场嗨翻天,9月降息概率直接飙到90%,而且不少人押注,美联储今年至少降两次息,不低于50个基点。
到底,鲍威尔说了啥,能点燃全球市场?
——怂了!
风萧萧兮易水寒,前面有多硬,这回就有多怂。
更戏剧的是,这是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以美联储主席的身份公开亮相。
结果,强烈暗示:美联储要降息了!
为了给这波降息找个说法,鲍威尔搬出了一个新概念:以前搞“平均通胀目标制”,所以拖着不降;现在就业压力大了,经济环境变了,那就搞个“灵活通胀目标制”,为后续降息提供理论框架。
名字越绕,心虚越重。
说白了,就是找理由圆场。
去年9月降息前,时任财长耶伦,哪怕通胀还高企,也要求鲍威尔“顾全大局”。
结果,美联储真的降了。可当时换成特朗普催降息?鲍师傅就是死拖。
拖到今天,实在拖不下去了。特朗普要大搞“大力出奇迹”,美联储只能跪了。
于是,赶紧甩出一个新名词:“灵活通胀目标制”,好像一切都合情合理。
西方最爱玩这一套——先造个概念,再包装成学术,最后给政策找合法性。
于是,隔夜美元资产全面异动。
科技股直接起飞,道指创历史新高,中概股指数大涨2.73%。
特朗普更是乐开了花,发推吹捧鲍威尔是“史上最伟大的美联储主席”。
好家伙,前脚还在骂他,后脚就成了“最伟大”,这剧情比美剧都精彩。
一句话——鲍威尔认怂了,特朗普赢麻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轮美联储降息潮,全球股市都可能迎来牛市,尤其是新兴市场,最敏感的就是港股和A股。
现在市场更关心的A股上市公司,不是降不降,而是9月,是降50个基点,还是直接100个基点?
不过,鲍威尔在演讲最后,还特意反复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
意思是:我这是数据驱动,科学论证,可不是认特朗普的怂!故事,又被圆过去了。
但数据已然铁证如山:美国凭借加征关税这一举措,今年财政收入预计将增加2500亿美元,与去年77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相比,涨幅极为惊人。
这数字乍一看,是不是感觉冲击力十足、相当厉害?
可惜,财政赤字还是失控式膨胀。收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花钱的速度。
财政就像开着直升机撒钱,关税收上来的,连油钱都不够。
所以,美联储再不降息,财政部的发债都撑不住,毕竟债务规模已经突破37万亿了!
说白了,鲍威尔这次转鸽,是被迫配合财政救火。
内心其实还怕:关税会不会把通胀搞得更高、更持久?
格林斯潘当年说过:“如果你觉得我讲得过于明白,那你一定误解了我的意思。”
——这句话放在鲍威尔身上,再合适不过。
所以我们能乐观,但别过度乐观。
这不是美联储彻底转向宽松,而更可能是“一次就停”的技术性降息。
然而,机遇已然降临。当前这一波流动性窗口期正发挥效应,推动国际资本加速流向中国市场。根据高盛发布的数据,对冲基金正以近7周以来的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野村证券的报告也表明,新兴市场基金大幅减持印度资产,同时显著加仓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资产。
机构疯了,外资疯了,就连韩国散户,都比我们国内股民更激进。
活生生把大A炒成了全球最火的市场!
中金公司算了一笔账,说居民可能要往A股搬5到7万亿的钱;中信也不甘示弱,说这钱数可能在4.5到9万亿;高盛更夸张,直接喊出超过10万亿!
10万亿是啥概念呢?就好比A股是个大池塘,总共有100万亿的“水量”,但能流动起来的“活水”只有40到50万亿。
要是真有10万亿新钱一股脑儿地冲进A股这个池塘,那之前大家觉得能涨到5000点,说不定都太保守啦!现在机构跟疯了似的开户,外资也急急忙忙地往里冲,资金像洪水一样涌向A股。
一句话:滚滚钱潮向A股!
但是——别忘了,这对市场也是考验。
我们的制度建设,上市公司质量,市场蓄水池容量,能不能真的把这些钱留住?
能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的馈赠?
这,就是对大A的终极挑战。
2500亿关税收入狂飙,却堵不住赤字黑洞;鲍威尔认怂,特朗普又赢了;但真正的赢家,也许是,正在静静等待的A股。鲍威尔认怂!特朗普大获全胜,滚滚钱潮杀向A股,谁才是真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