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已清零,中方不买美国煤炭,特朗普加码报复,对华发起新攻势
中美关税战爆发之后,中国重构供应链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面对美国国内的出口窘境,特朗普想要中国出手,又都做了哪些事情?
自从中美关税战爆发之后,中国在强势回应美国关税大棒的同时,也开始重构供应链了。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重构供应链主要能起到两个作用。
首先,就是摆脱对美依赖。长期以来,在一些农产品和能源领域,中国都是美国的进口大户。随着中美关税战升级,中国逐渐意识到,如果还是保持大量进口美国相关产品的话,会对自身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一旦美国对华断供的话,中国在短时间内找新的供应源是会承受阵痛的。所以,借着中美关税战升级,中国开始布局,不断推进供应链多元化。
其次,就是中国能够突破美国对华构建的包围圈。大家都知道,美国为了打压中国,不断拉拢其他国家围堵中国。就拿美国向全世界发起的关税战举例,欧盟在向美国妥协之后,就开始在芯片问题上同美国一起对付中国,越南在同美国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包括了打击中国“转口贸易”的条款。所以,中国必须要想办法增加深度合作伙伴。这个时候,中国在减少对美产品进口力度的同时,将这些对美取消的订单送给其他国家,比如巴西A股上市公司,无形之中就会加大中巴之间的合作力度。如果中国这样的订单越多的话,那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前来寻求同中国加强联系。这就会在无形之中打破美国对华设置的壁垒。
所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从关税战一开始,就减少了对美国农产品以及相关能源产品的进口力度。最新数据显示,在今年七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量不足一吨。相应的,中国通过俄管道进口的天然气和原油数量增长。也就是说,中美之间的能源交易已经清零了,中国不仅仅停止进口了美国液化天然气以及石油等能源,连美国煤炭的订单也被中国清零了。这样的力度是美国所没有想到的。这也给美国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因此,美国在和盟友达成的贸易协议中,明确规定了这些盟友加大从美国进口相关产品的力度。与此同时,特朗普为了让中国增加对美贸易往来,采取了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就是公开呼吁。前不久,特朗普公开喊话中国,要中国加大进口美国大豆的力度。这件事情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当中国退出美国在相关领域的市场之后,美国才后知后觉,意识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所以,特朗普开始想把中国再拉回来。只是,美国越是这样,中国越要尽快实现供应链多样化,让美国后悔的同时,来保持自身在对美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
第二种方式,就是公开威胁,要加码报复。近日,特朗普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再不加大对美国出口稀土磁铁的力度,将会对中国征收高达200%的关税。要知道,现在中美两国还处在关税停战期,这个时候特朗普公开用加税的方式来威胁中国,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美国真的着急了,稀土缺口对美国的影响已经让它们束手无策了。那么,特朗普这样的威胁能产生什么后果呢?如果用四个字回答的话,就是“无能狂怒”。原因很简单,不管特朗普如何威胁,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不会发生改变,那美国对中国的需求也就不会发生改变。既然美国摆脱不了对华稀土的依赖,那特朗普再威胁,也只能看中国的反应行事。毕竟他也清楚,中美已经经历过一轮关税战了,再经历一轮的话,相比于中国,美国更承担不起相应后果。
第三种方式,就是对华示好。在特朗普对华发出威胁的同时,他也公开表示,允许数十万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毫无疑问,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就是主动在向中国示好。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换取中国对美放宽稀土出口限制。只是,特朗普这种一边打压,一边示好的方式是中国所接受不了的。如果美国真的想要跟中国达成谈判共识的话,就应该摒弃遏华思维,努力向中方表现谈判的诚意才行。
不得不说,中美虽然进行了三轮谈判,但距离达成最终协议,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特朗普对华说的话,做的事都会对接下来的谈判产生影响。在这里,我们能做的,就是送给特朗普四个字,“谨言慎行”,希望他能理解,更希望他可以做到。交易已清零,中方不买美国煤炭,特朗普加码报复,对华发起新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