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企业“盈利王”:一年净赚394亿元,领先中铝、魏桥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及其合金以外的所有金属,通常分为重金属(如铜A股上市公司、铅、锌)、轻金属(如铝、镁)、贵金属(如金、银、铂)、稀有金属(如钨、钼、锗、锂、镧、铀)等,是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家电等行业的基础材料。
2024年,我国规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实现营收89788亿元,利润总额42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15.6%。我国有色金属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六成。十种常见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锡、锑、镁、钛、硅)去年总产量达到7919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精炼铜1364万吨,电解铝440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4.6%。
根据2024年有色金属企业净利润30强显示,上榜企业合计净利润233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1%。有6家企业盈利超过100亿元,同比增加2家。
总部位于甘肃金昌的金川集团,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5.1%至105.45亿元,排在榜单第六位。作为全省镍钴、铜、动力电池、氯碱化工4个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链上100多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集采、选、冶、化、深加工于一体,为下游相关企业提供丰富的生产原料,四成的铜转化为深加工产品,六成的钴用于发展新能源电池材料,三分之一的铂族金属转化为新材料。
洛阳钼业排名第五,净利润达到154.59亿元,同比大涨81.2%。其前身是创立于1969年的一家小型钼选厂(俗称“698矿”),如今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铜、钴、钼、钨、铌生产商,旗下拥有两大世界级铜钴矿TFM和KFM,去年铜产量65.02万吨,跻身全球前十;钴产量11.42万吨,全球第一;产钼15396吨,产钨8288吨,产铌10024吨。
来自山东的魏桥创业集团、信发集团分列三四,净利润分别为244.10亿元、209.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7%、25.8%。两家企业均是中国铝业的佼佼者,前者旗下的中国宏桥是中国最大的铝生产企业之一,拥有“采矿-氧化铝-原铝-铝深加工、新材料-再生铝”全产业链布局,已在国内外建成13个生产基地。去年氧化铝销量10925.1万吨,电解铝销量583.7万吨、铝合金加工产品销量约76.5万吨,较2023年分别增长5.3%、1.5%、32.1%。
后者深耕行业五十余年,构建起“发电、供热、氧化铝、电解铝及铝深加工”的全链条协同模式,不仅有效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更通过各环节技术协同,将综合能耗较行业分散式布局降低20%以上。
中国铝业位居次席,净利润同比增长38.0%至267.03亿元。该集团成立于01年,产业链涉及20余种有色金属,主营业务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营的氧化铝、电解铝、精细氧化铝、高纯铝、铝用阳极产能全球领先,锗、镓金属产量国内第一。
紫金矿业蝉联第一,去年净利润达到393.93亿元,同比上升48.4%。矿产铜产量达到106.8万吨,同比增长6.07%,再创历史新高。旗下拥有刚果(金)卡莫阿铜矿、塞尔维亚丘卡卢-佩吉铜金矿及博尔铜矿、西藏巨龙铜矿等三大世界级铜资产。
矿产金产量同比增长7.7%至72.94吨,相当于中国总量的24%,拥有哥伦比亚武里蒂卡金矿、苏里南罗斯贝尔金矿等世界级黄金资产。矿产银436吨,同比增加5.8%。
截至2024年底,紫金矿业保有探明、控制及推断的总资源量:铜、金、锌(铅)、银、钼分别为11037.41万吨、3972.53吨、1298.23万吨、3.18万吨、494.06万吨、碳酸锂当量(LCE)1788.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