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老人纷纷购买低价“新能源汽车”,但上不了牌,进不了城
今年我们社区有4位60岁左右老人在网上购买了“新能源汽车”,说是油混动力车,车型与1.5L油车差不多,外观上很有吸引力,但上不了公路,进不了城市街道,也没牌照,只能是在乡村道路上当代步车,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学。甚至是停在家门口长时间不用,这“新能源汽车”价格都在2万元左右,这么便宜的汽车,符合中国标准吗?出现了故障能维修吗?老人们退休后手头上有点积蓄,想临老了开开私车,过过瘾,同时走亲访友也有派头。可家里人不乐意了,花2万元钱购个破铜烂铁回家,还占地方,不能跑长途的,有什么用?钱花的不值当。当然也有人觉得买吃亏上当了,只是嘴上不说,吃个哑巴亏算了。在网上购买,送货上门调试,货款两清后,双方都没有什么责任了。这种“新能源汽车”是低配置,也没有什么智能化,可能还不如“老头乐”好驾驶。
一、农村老人们没有驾照,对这种“新能源汽车”不熟悉,没开几天就出事故了,送修理厂维修
农村老人们没学过开车,也没有驾照,对这种“新能源汽车”不熟悉,虽然网上送货人临时教了一下怎么驾驶,可真要一个人在乡村道路上行驶心里还是胆怯的,所以没几天4个老人的私车都出现了事故,送修理厂维修。今年车企打价格战,“内卷式竞争”,可也没这么便宜的价格呀?车企还有利润吗?这车为什么上不了牌照?是不是拼装车,违法生产的车辆?4个老人心里都有这样疑问,可转念一想,即便是来路不正,只要在乡村道路上行驶也行,不就是图个便宜吗?好货哪里有这个价格?所以他们还是购买了。大多数人见到这“新能源汽车”觉得肯定有什么问题,否则不会这么便宜!没有购车发票,又不能上牌,上公路,能合法驾驶出行吗?符合中国交通安全法吗?车买回家了,可长期停在家门口,出行还是驾驶两轮电动车,这是何苦呢,有钱就这么“烧”吗?
二、网上“新能源汽车”为什么这么便宜?有什么“猫腻”吗?为什么专盯上农村人?
农村道路都“硬化”了,农民也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但都是中老年人购买,他们对新能源汽车不甚了解,在网上发现有便宜的“新能源汽车”,外观漂亮也就购买了,可配置上没有智能化,就是加了个电瓶。买回家后不能上牌照,不能上公路,不能进入城市,不太实用了。为什么网上“新能源汽车”只需要2万元左右,还送货上门?老人们怀疑是私自拼装车,或是库存不合格车辆。这种“新能源汽车”专门销往农村,专盯上农村老人,广泛宣传,在直播间大吹大擂,夸大其词的,说高性能,电瓶经久耐用,适合农村道路。也有农村老人们认为“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这么便宜肯定有什么“猫腻”,所以宁可买“老头乐”,也不买这种“新能源汽车”。车子买回家摆在家门口,出行还是靠两轮电动车,成了村里笑话了。
三、今年汽车行业确实在打“价格战”,但也不可能只需要2万元,农村老人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确实在打“价格战”,但也不可能便宜只需要2万元。电瓶车就是电瓶车,不是“新能源汽车”,农村老人们千万别被人忽悠了,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没驾照,没牌照,买回家还是违章驾驶,被交警逮着了,罚款是小事,丢人现眼是丢不起的。农村道路上也有电子眼,也有红绿灯,这种“新能源汽车”,往哪里开,怎么开?花2万元买回家只能是一个“摆设”。村里老人纷纷购买低价“新能源汽车”,但上不了牌,进不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