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台湾省人均GDP1.1万美元,是大陆29倍,30年过去现在是多少倍
文 沧海梦想家
编辑 沧海梦想家
曾几何时,台湾是华人世界里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让无数大陆同胞羡慕不已,1993年,当两岸刚刚恢复交流不久,一个惊人的数字摆在眼前:台湾人均GDP是大陆的29倍,30年过去了,大陆经济腾飞,台湾发展停滞,曾经的巨大鸿沟正在快速缩小。
但有趣的是,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开始觉得,自己的生活水平不如大陆,这些不断变动的数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两岸的经济差距还得从1949年说起,蒋介石跑路的时候把能搬的都搬走了,黄金、白银、外汇,甚至连故宫的宝贝都装船运走了。
一个泱泱大国积攒了几十年的家底,全都塞进一个小岛上,人均下来能不富吗,更要命的是,朝鲜战争一打,美国人开始往台湾砸钱了,那可是真金白银的美援啊,帮着建工厂、修港口、搞基建,而咱们这边刚建国,一穷二白,还得勒紧裤腰带还苏联的债。
到了1960年,差距就显出来了,台湾人均GDP164美元,大陆只有90美元,整个60年代,台湾搭上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快车,当时美国日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往外搬,台湾、韩国、香港、新加坡都接住了,这就是后来说的亚洲四小龙。
台湾搞起了以农养工,用农产品出口赚外汇,再拿这钱发展轻工业,到1970年,台湾人均GDP涨到393美元,大陆才113美元,只有人家的29%,再过十年,1980年台湾已经2385美元了,大陆还在195美元徘徊。
最让人心酸的是1987年,那年两岸刚恢复交流,台湾同胞回大陆探亲,台湾人均GDP5265美元,大陆252美元,差了21倍,到1993年,差距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足足29倍,台湾11079美元,大陆382美元。
这个数字背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台湾那时候家家有彩电冰箱,摩托车满街跑,而大陆很多地方还在为温饱奔波。
不过到了90年代,大陆开始发力了,汇率改革、税制改革、国企改革,一个接一个,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那真是打开了一扇大门。
自从中国加入WTO就像打游戏开了外挂,十几亿人的市场突然对外开放,全世界的工厂都想进来,这能量有多大。
从数据上看,变化是惊人的,2001年大陆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虽然只有台湾的8.1%,但增长势头已经起来了,到2010年,大陆4629美元,台湾18588美元,差距缩小到4倍。
这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路径,台湾走的是典型的代工模式,帮别人生产,赚个加工费,这模式在人少的地方确实容易富起来,但天花板也明显,大陆走的是另一条路,先引进,再消化,最后自主创新,虽然起步晚,但后劲足。
那既然大陆发展这么快,现在追上台湾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意外。
到了2010年,台湾GDP涨到4301亿美元,看着不错,但大陆已经飙到6万多亿了,台湾只占7%。这变化速度,简直像坐火箭。
再看看最近几年,2021年台湾GDP是49985.81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排第八,夹在湖北和福建中间。
到2024年,差距更明显了,大陆GDP18.74万亿美元,台湾7956亿美元,只占4.3%,30年时间,从占一半到占4%,这反转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
不过GDP总量人多的地方确实占便宜,咱们14亿人,人家才2300多万,比北京常住人口还少,所以更公平的比较是看人均。
2020年台湾人均GDP约2.83万美元,大陆1万美元,差2.8倍,2021年台湾3.3万美元,大陆1.225万美元,差2.6倍,到2024年,台湾3.3万美元,大陆1.33万美元,还是2.6倍左右。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要说搞了半天,人均还是差这么多啊?别急,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
就说物价,同样100块钱,在台北可能就吃个便当,在大陆二线城市能吃顿不错的了,这购买力平价一算,实际差距就没数字显示的那么大。
还有产业结构,台湾现在最拿得出手的是半导体和电子代工,台积电2021年生产总值900亿美元,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很多都是台积电造的。
但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已经到了离不开的程度,2021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总出口的42.3%,台湾经济就像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市场都在大陆,他们就是中间赚个手工费。
反过来看大陆,产业可就丰富多了,新能源汽车全球第一,比亚迪、蔚来、理想,光伏产能占全球90%,太阳能板基本被中国包圆了,造船全球第一,创新药占全球三分之一。
这就是体量的好处,台湾就那么大点地方,2300万人,再怎么发展也就是在几个产业上做精,大陆不一样,什么产业都能搞,而且都能搞出规模来。
目前芯片制造台湾确实暂时领先,但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制造,大陆都在快速追赶,更别说其他产业了,很多已经实现了反超。
前段时间有个台湾网红来大陆直播,看什么都新鲜,高铁、移动支付、外卖、共享单车,每样都让他惊呼,他说我们人均GDP是你们的2.6倍,但怎么感觉你们生活更方便。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人均GDP高,生活水平就一定高吗?
其实台湾这个人均GDP,水分可不小,台湾有不少超级富豪,身家几十亿美元的不在少数,2300万人口里面,这些富豪一平均,数字自然就上去了,但普通人呢?
台湾年轻人现在特别喜欢来大陆工作,尤其是高科技行业的,因为大陆机会多,发展空间大,在台湾,很多产业已经到天花板了,年轻人看不到希望。
但话说回来,人均GDP这个数字也不是完全没意义,它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大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哪天大陆人均GDP也到了3万美元,那总量得多恐怖?
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论总量,台湾已经被远远甩开;论人均,表面上还有优势,但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已经很小了,更重要的是,一个在快速追赶,一个基本停滞,这趋势一看就知道未来会怎样。
但数字是数字,生活是生活,人均GDP再高,如果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果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如果基础设施陈旧落后,那这个数字就只是个数字而已,因为数字会骗人,但生活不会。
30年前台湾人均GDP是大陆的29倍,现在是2.6倍,这个变化本身就说明了一切,更重要的是,这2.6倍里面水分可是很大的。
台湾富豪撑门面,普通人工资不涨,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基建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反观大陆,虽然人均数字还在追赶,但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至于未来会怎样,看看两边的发展势头就知道了,一个还在高速成长,一个已经原地踏步,这差距只会越来越小,直到有一天,可能连这点数字上的优势都保不住了。
台湾只有抱紧大陆,两岸团结一心,才能越来越好,如果这时候还有别的心思,放着越来越好的日子不过,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不断提高生活水平,把台湾甩在身后了。93年台湾省人均GDP1.1万美元,是大陆29倍,30年过去现在是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