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涨疯了!是机遇还是陷阱?
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之下,国际金价连续大涨。9月9日,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660美元/盎司再创新高,国内品牌首饰金价也已经站上了1000元/克大关。2025年的黄金市场的确是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逆天行情,然而在这背后,涉及到一场关于全球资本的大转移、大博弈。
在这一轮中,黄金与美元呈现出了经典的“跷跷板”式背离——美元指数一路跌至98.1,创2022年4月以来新低,而黄金则强势不改。这中间的原因不用我多说了,很明显,这是全球资本对美元信用的一次集体“用脚投票”。
特朗普上台后推行关税大战,引发美国股、债、汇三杀,虽然一度暂停部分关税并不断调整,但市场焦虑并未消散。资金不再安心停留于美元资产,美债收益率频频异动,避险情绪全面升温。
更要命的是之前美国把美元“武器化”的行为——俄乌冲突中直接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这一手彻底惊醒了全世界。哪个国家不担心自己辛辛苦苦赚的外汇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于是,一场静悄悄的“去美元化”运动全面开启。
而黄金,恰在这个时候成了最好的“避风港”。它不仅抗通胀、抗风险,更关键的是,它不依赖任何国家信用,是真正的“硬通货”。于是,大量资金借道ETF涌入金市,A股黄金板块也同步大涨,这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机构与散户都在抢黄金,争相为不确定性“投保”。
全球央行也在疯狂买入黄金,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62%的央行认为未来5年美元占总储备比例将下降。中国人民银行9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末中国黄金储备为7402万盎司,较7月末的7396万盎司增加6万盎司,为连续第10个月增持黄金。显然,大家都不再完全信任美元,并开始用黄金构建自己的金融“护城河”。
回顾历史,黄金每一次大牛市,都对应着世界秩序的重构和货币信心的崩塌。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金价涨了20倍;2008年金融危机后流动性泛滥,黄金又涨6倍多。从2018年特朗普打响贸易战开始,黄金又悄然进入大牛市,2018年至2025年,黄金涨幅高达150%。
眼下美国债台高筑、社会撕裂、产业空心化,却还在不断透支美元信用。这种背景下,黄金已不再是简单的投资品,而是成为国家战略级的避险资产,是应对世界不确定性的“压舱石”。另外这波黄金大行情,根源在于世界“乱”了:军备竞赛阴云笼罩、地缘冲突频发、逆全球化浪潮翻涌,再加上各国对美元越来越不放心,“去美元化”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黄金后续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吗?现在买黄金还来得及吗?
从目前来看,即便金价已站上历史高位,但三大核心支撑依然稳固,未来行情未必会就此止步。
其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正在加大。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看似凶猛,实则反噬自身,衰退预期不降反升。另外,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再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并敦促其立即大幅降息。而9月10日CME“美联储观察”数据显示: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3%,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7%。现在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一旦成真,黄金势必迎来新一轮催化。
其二,全球地缘政治这把“火”还在不断添柴。俄乌尚未停战,中东依然紧绷,欧洲各国纷纷加大军备投入……世界越来越不太平,避险情绪持续高位运行,而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价值更加凸显。
其三,“去美元化”已逐渐成为国际共识。在美国债务飙升、滥用金融制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央行选择增持黄金、降低美元依赖。从世界黄金协会最新的调查来看,近七成央行计划在未来五年继续提高黄金储备占比,这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美元信用正在被质疑,黄金的价值正在被重估。
因此,黄金的这轮牛市,大概率不是昙花一现。因为它背后是时代之变、秩序之变、信用之变。
不过,话虽如此,我们也得把冷水泼明白——黄金虽好,但现在已经不是普通人能随便“玩得转”的了。当前金价已处于历史高位,虽然短期在多重因素支撑下保持强势,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一旦出现诸如地缘局势缓和、美国经济超预期复苏等事件,金价很可能出现剧烈回调。
而且黄金不像股票有股息、债券有票息,它本身并不产生任何收益,其价格又极易受国际政治、货币政策、美元走势等宏观因素影响,波动性极大。即便长期看好黄金,短期波动也足以让人心脏受不了。
总之,目前黄金价位已较多透支未来利好,对消息面的反应也会更为敏感,此时大比例配置黄金资产,投机色彩较重,已不属于稳健投资范畴。对于市场经验丰富、具备较强风险识别能力的投资者,或可考虑以小仓位灵活参与;但对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当前价位博弈黄金的性价比有限,建议保持谨慎,更多从资产配置的整体角度出发,避免盲目追高,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最后再提醒一点,投资不是赌博,更不是凑热闹。真正能在这个市场活下来的,永远是那些有策略、有纪律、有耐心的人。黄金虽闪耀,但高悬的价位已明白告诉我们:风险,远大于机会!黄金涨疯了!是机遇还是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