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三居室$172万流拍,女子“一见钟情”,最终$187万拿下! ,实控人辞职后
《时代报》5月24日报道,在本周六的一场房拍中,一位30多岁的职业女性以187。5 万澳元的价格,购得了墨尔本South Yarra区一套单层乔治亚风格的住宅。
该房产 在拍卖中一度流拍,底价为185万澳元。
这座位于Phoenix Street 27号的住宅包含三间卧室、装饰华丽的壁炉、一间豪华 浴室及一个小型后院。
来自Woodards South Yarra的房产中介Cate Vesely负责出 售这处遗产房,标价在170万至190万澳元之间,底价为185万澳元。
Phoenix Street 27号(图片来源:《时代报》)。
拍卖以卖方出价170万澳元开始,随后买家仅有一次172。5万澳元的出价,最终宣告 流拍。
Vesely表示,买方是唯一的一位注册竞标者,她在第一次看到这房子时就爱上了 它。
她说:“这位年轻的职业女性刚从新西兰搬来,正在找一处可以居住的房子。 她对这座房子一见钟情,并从四周前的销售活动开始后,就一直与我们保持联系。”。
另一位有意购买者是一对年长夫妇,他们原本住在South Yarra的一套大公寓,想 要在该地区换一套更大的房子。
Phoenix Street 27号(图片来源:《时代报》)。
与此同时,在Footscray,四位竞标者对位于Stafford Street 39号的一套破旧三 居室展开激烈争夺,房子多年来一直空置。
来自Ray White Sunshine的房产中介兼拍卖师Marcus Fregonese将该房源挂牌出 售,价格范围在60万至66万澳元之间,底价为66万澳元。
Fregonese透露,该房产以72万澳元成交,最终的买家是一位“年轻的本地建筑业从 业者”,计划将其翻新作为自己的第一套住房。其他竞买者则是一些打算拆掉重建 的年轻夫妇。
Stafford Street 39号(图片来源:《时代报》)。
房子的原主人是一对年长夫妇,他们曾经住在这里,但现在已经搬到了墨尔本东 区,没有精力翻新这座房子了。
拍卖以60万澳元起价,之后四位竞标者每次加价一万澳元,直至68万澳元,此后加 价速度放缓至每次5000澳元。
Fregonese表示:“这幢房子目前无法居住,且破败不堪,实际上还曾被无家可归者 占据过,买下它的那位年轻人计划进行全面的翻新。”?。
Stafford Street 39号(图片来源:《时代报》)。
他还表示,本周的降息让市场信心重新恢复。
“我们已经看到咨询水平开始增加,市场情绪非常好。第一次降息时市场有了一些 活跃,但随后选举又成为分心因素;然而在第二次降息后,人们开始考虑未来可能 的降息,并担心如果不趁现在出手就会错过机会。”!
A 股最近有点闹心,这边大盘还在跌跌不休,那边又有上市公司悄悄踩了雷。
5 月 25 日,ST 华西突然发公告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被留置并立案调查。
消息一出,股民们坐不住了,尤其是 3 万多持有这只股票的散户,估计现在还在懵圈:好好的公司,咋说塌就塌了?
要说这事最诡异的,还得是实控人的 ";神操作";。5 月 17 日,这位实控人刚宣布闪电辞职,结果 3 天后就被曝遭留置。这时间点卡得也太准了,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提前知道要出事,想甩锅跑路?不过现在看来,跑得了初一跑不了十五,监管的手还是伸过来了。
其实,ST 华西的问题早就有苗头了,核心就出在 ";人"; 和 ";账"; 上。先说这 ";账";,2024 年的业绩审计直接被出具 ";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机构说白了就是甩锅:3409 万元的预付款到底咋回事?项目有没有违规?公司内控完全失效,这账本根本没法看。更过分的是业绩预告大变脸,年初还说盈利 3500 万元,4 月 26 日突然改成亏损 3。48 亿元,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财务造假的嫌疑是洗不掉了。
再看这几年的成绩单,简直惨不忍睹。2020 到 2024 年,整整五年累计亏损超过 24 亿元。2024 年营收倒是涨了 38。91%,达到 25。93 亿元,可净利润亏得更狠,3。48 亿元的亏损,同比扩大了 80%。今年一季度也没好转,营收 6。96 亿元,同比降了 15。15%;净利润 1685 万元,同比暴跌 63。8%,毛利率跌到 20。47%。这样的公司,股价崩盘是早晚的事。
果然,业绩修正公告一出来,股价第二天就开始跌停,复牌后连续 9 个跌停板,市值直接蒸发超过 50%,现在股价跌到 2。28 元,较年初跌幅超过 70%。想想年初还满怀希望的散户,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好好的一只股票,咋就变成这样了呢?
大村会上这次出手了,大家肯定是支持的,及时对实控人立案,给公司戴上 ST 的帽子,也算阻止了更大的风险扩散。但问题也来了,公司的内控问题、业绩变脸早就有迹象,比如 2024 年的预付款异常,为啥等到现在才介入?还有实控人股份被冻结、司法拍卖,3 月 1563 万股流拍这么大的事,公司居然没及时披露,这不是坑散户吗?信息不对称这么严重,散户怎么防得住?
咱们都知道,监管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散户。可现在每次都是雷炸了才动手,能不能提前做点啥?比如完善业绩预告的监管,别让公司随便改来改去;严打 ";忽悠式辞职";,不能让实控人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烂摊子。不然每次都是散户接最后一棒,这谁受得了?
ST 华西的事给所有上市公司提了个醒:别想着糊弄股民,账本上的事迟早会查清楚;也给监管部门提了个醒:监管要趁早,别等问题变大了才出手。毕竟,保护投资者不是事后救火,而是提前防火。希望以后这样的雷能少一点,让股民们安心炒股。
我是老妖股,每天研究分享股市动向以及新闻消息,为你提供参考。如果你觉得内容对你有用,请帮忙点赞、转发、或者评论区留言讨论。
以上均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