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农商行涨停!银行股集体走强,转债摘牌加速稀缺性凸显 ,煤炭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迎
6月3日,A股银行板块涨幅居前,多数成份股飘红,沪农商行、渝农商行、青岛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等银行涨幅较大。其中,沪农商行早盘股价触及涨停,截至发稿,报9。86元每股,涨幅10。04%,股价创3年多以来的新高,总市值逼近千亿大关。
随着银行个股股价的上涨,银行转债开始频频发出预警,提示着触发转股的可能。实际上,对于银行来说,转债转股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一方面,可以降低银行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补充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
上海银行就在一季度的业绩发布会指出,推进可转债转股,是该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有效方式,公司和管理层高度重视市场对公司的关注和评价,持续提升内在价值,推进估值修复。
但是对于债券投资人来说,银行转债的持续转股也会导致其转债投资的优质资产变得更加稀缺。
银行股价持续攀升。
6月3日整体大盘微涨,银行股大幅领涨。具体来看,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涨0。43%,报3361。98点;科创50指数涨0。48%,报981。71点;深证成指涨0。16%,报10057。17点;创业板指涨0。48%,报2002。7点。
其中银行板块,除了沪农商行外,今日渝农商行大涨6。76%,青岛银行涨超5%,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分别上涨4。73%、4。16%,杭州银行、中信银行等多股盘中均刷新历史高点。
2024年初开始,银行指数开启了一路波动上涨行情。Wind数据显示,2023年底,申万银行业指数在达到2841。87的阶段性底部开始一路上涨,尽管在2024年9月前后出现过短暂回调,但此后又开启了新一轮的猛涨趋势,目前已经来到了4200点以上的高位。
背后原因主要是在A股整体波动的背景下,银行业的稳定回报和避险属性使得其投资价值凸现。年初以来到5月底,中信银行指数取得9。2%绝对收益,11。6%相对收益,排名市场第二。
近一年来,险资、ETF、外资等市场新增量的持续涌入也为银行股的上涨行情增加动能。华泰证券指出,一方面,险资普遍加大红利股配置力度,银行股盈利稳健、股息回报较高,为增持优选。除享受红利收益、资本利得之外,长股投方式可享受并表收益与银保合作生态附加值,配置吸引力较强。
此外,中央汇金等资金增持以沪深300为代表的ETF产品,高权重的银行板块持续受益。另一方面,随公募改革新规落地,当前主动权益基金深度欠配银行板块,考核体系变化有望引导资金配置行为纠偏;中国资产重估与全球资金再配置背景下,外资逐步回归,增量资金有望流入银行板块。
可转债赎回加速。
伴随着银行股价不断到达新高,可转债转股的提示公告也不断发布。
5月30日,南京银行发布《关于“南银转债”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指出南京银行股票自2025 年5 月13 日至2025年 5 月 30 日的 14 个交易日中已有 10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低于“南银转债”当期转股价格 8。22 元/股的 130%(含 130%),即 10。69 元/股。若在未来 16 个交易日内,公司股票仍有 5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南银转债”当期转股价格 8。22 元/股的 130%(含 130%),即 10。69 元/股,将触发“南银转债”的赎回条款。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3家银行发布了转债可能触发赎回的公告。除了南京银行外,5月20日,杭州银行发布了《关于“杭银转债”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1月9日,苏州银行也发布了《关于苏行转债可能满足赎回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实际上,今年以来,已有苏州银行、中信银行、成都银行3家银行的可转债完成转股并摘牌,此外,杭州银行也已经在5月26日发布《关于提前赎回“杭银转债”的公告》。而去年全年仅有两家,可以看出,转债赎回正在加速。
而从供给端来看,2023年8月27日,证监会提出对于存在破发、破净、经营业绩持续亏损、财务性投资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资,适当限制其融资间隔、融资规模等安排。由此导致,2023年后再没有银行发行转债,市场亟需新增供给。
银行转债稀缺。
基于银行板块本身的行业地位、红利特征、低估值、盘子较大等属性,银行转债是机构重要的底仓类转债品种之一。
一位业内人士向解释到,“这是因为一般而言,在股票和转债市场行情不佳时有相对收益但无绝对收益,在股票和转债市场表现较好时有绝对收益但无相对收益。但是反过来看,在市场表现较弱时银行转债是典型的防御板块,当市场表现较强时银行转债又能获得超过纯债的收益水平。”。
“尤其是对于基金来说,银行转债常被视作底仓,基金持有银行转债的比例在20%到40%之间,转债市场表现较弱时基金持有银行转债的比例会稍高一些。”他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的银行转债共有10只,其中浦发转债500亿元规模剩余半年到期。此外,杭银转债、南银转债规模分别为68亿元和98亿元,均或将触发强赎,若强赎,银行转债存量规模将从1700亿元水平降至1000亿元左右,存量大额银行转债如兴业、重银和上银转债稀缺性凸显。
而债券投资者出于避险需求,对银行转债需求量不降反增。财通证券研究所业务所长孙彬彬认为,若后续宏观不如预期,大盘红利风格表现或更优,受益于正股,银行转债防御性或更好。若有超预期利好,股市向上空间打开,在纯债空间压缩下,固收+增量资金或青睐转债市场弹性收益入场博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10 原标题:沪农商行涨停!银行股集体走强,转债摘牌加速稀缺性凸显?。
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6月3日消息,4月以来,我国煤炭供给充足,消费整体偏弱,全社会存煤处于历史高位,煤炭价格继续下跌,行业利润总额下降近五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15。8亿吨,同比增长6。6%。同期,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5267万吨,同比下降5。3%。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表示,4月份,电煤消费淡季特征继续显现,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加上水电出力增加,火电机组出力受限,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产品产量延续下降态势,规模以上生铁产量同比增长,主要耗煤产品产量同比较快增长,整体上煤炭消费整体偏弱,主要耗煤行业耗煤走势继续分化。
全社会煤炭库存超过3亿吨,处于历史高位。4月末,全国重点煤炭企业存煤8900万吨,同比增长41。7%;重点火电厂存煤1。9亿吨,同比增长6。4%;环渤海港口存煤3100万吨,同比增长25%。截至5月20日,重点监测煤炭企业存煤环比增长14%,火电厂存煤环比增长1。2%,环渤海港口存煤环比增长3。4%。
煤价年内跌去150元/吨,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5月下旬,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报价620元/吨左右,同比下跌260元/吨,较年初下跌150元/吨;山西焦肥精煤综合价格1210元/吨,同比下跌740元/吨,较年初下跌210元/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4月,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营收8441亿元,同比下降18%;利润总额1027亿元,同比下降48。9%。4月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应收账款5021亿元,同比增长0。3%;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面54%,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表示,5月上中旬,各地气温逐步升高,水电出力情况良好,新能源发电保持快速增长,火电发电量环比、同比增长,火电厂日均煤耗有所增加。
东吴证券表示,煤炭价格目前主要受库存高位以及汛期水电稳增影响导致上涨动能有限,但随着迎峰度夏旺季的来临,煤价有望触底上行。光大证券也提到,随着夏季用电高峰临近,电煤需求将季节性回升,有望推动煤炭价格反弹。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91 原标题:煤炭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迎峰度夏临近或带动煤价触底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