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穗春操纵股票遭证监会罚没过亿 并处5年证券市场禁入 ,“常温乳酸菌第一股”受罚
6月6日晚间,证监会披露的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书(2025 59号)显示,金穗春(男)操纵股票被证监会罚没过亿,同时处以5年证券市场禁入。
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未披露金穗春涉案的过程,仅称涉案期间,金穗春实际控制使用多个他人证券账户交易相关股票。涉案期间,金穗春通过其控制的多个他人账户,利用持股优势、资金优势,通过连续交易、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交易等手段,影响相关股票价格,违法所得5302。45万元。
金穗春操纵行为情节严重,违反《证券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和第(三)项的规定,构成《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二条所述操纵市场的情形。
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称,金穗春提出了关于账户认定、操纵期间等的申辩意见,经复核,部分采纳关于账户认定的相关申辩意见,对其他申辩意见不予采纳。
为此,证监会开出的处罚为:1。没收金穗春违法所得5302。45万元,并处以5302。45万元罚款;2。对金穗春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责任编辑:43 原标题:金穗春操纵股票遭证监会罚没过亿,并处5年证券市场禁入
2020年顶着“常温乳酸菌第一股”光环上市的均瑶健康(605388。SH,股价10。95元,市值65。75亿元),近日收到了罚单。
6月6日晚间,均瑶健康接连披露上交所下发的《纪律处分决定书》与湖北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均因公司未按规定及时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是均瑶健康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录得年度亏损。为扭转业绩颓势,公司近年来频繁跨界布局,先后涉足包装饮用水、益生菌及供应链等新业务领域,但转型成效尚未显现。
尽管基本面承压,公司股价近期却逆势走强,近半个月累计涨幅超过70%,市场表现与业绩基本面出现背离。
上市五年来首度归母净利润亏损。
2011年起,均瑶健康进入含乳饮品中的常温乳酸菌市场,并以此为主营业务。公司自称“是国内最早生产与销售常温乳酸菌饮品的品牌企业之一”。
如今,均瑶健康的光环有所褪色。6月6日晚间,公司公告了上交所对公司及有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的决定;此外,公司及有关负责人还收到了湖北证监局的警示函。
两项处罚均与公司未按规定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有关。湖北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显示,经查,均瑶健康存在以下违规事实:2025年4月30日,均瑶健康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其中披露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2911。64万元,公司未按规定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
上述处罚也折射了均瑶健康当前的发展困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是均瑶健康2020年8月上市以来首次年度亏损。
均瑶健康在2024年年报中解释称,公司本期计提泛缘供应链资产组商誉减值3643万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76万元,计提信用减值损失3660万元,导致本期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
对于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亏损,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均瑶健康曾经回应称,这主要是受对历史业务进行计提减值影响,未能完全体现经营成果。
记者注意到,2024年均瑶健康实现营收14。58亿元,同比下降了10。77%。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场拓展方面,2024年公司采取了更为激进的营销策略,但目前看来,高企的销售费用并未有效转化为营收增长。
根据披露,2024年,均瑶健康销售费用达2。45亿元,同比增长30。27%。对于销售费用的增长,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解释称,主要系公司广告宣传服务费增加所致。
时至今年一季度,公司仍然未能扭转业绩颓势: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1。41%;归母净利润1091万元,同比减少58。29%。
被寄予厚望的第二曲线未成气候?。
5月26日以来,不到半个月时间,均瑶健康股价从6。35元/股上涨至6月6日收盘的10。95元/股,涨幅超七成。
公司业绩不佳,为何股价却一路上涨?5月29日晚间,均瑶健康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称,经公司自查及向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函核实、确认,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除公司已披露事项外,不存在其他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从基本面来看,2020年上市以来,均瑶健康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已经连续五年下降。
面对业绩的下滑,均瑶健康也陆续试水其他领域,包括进军饮用水、益生菌、供应链等行业。
其中,益生菌业务是公司当前的重要发力点。早在2021年年报中,公司就提出成为全球益生菌领跑者的愿景。
目前,我国益生菌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添加在奶粉、酸奶、饮料中。随着向益生菌方向转型,均瑶健康的产品结构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根据2024年年报,当前公司产品主要根据是否含有益生菌来区分。其中,益生菌饮品和益生菌食品收入合计约7。92亿元,占2024年公司营收比例过半。
被寄予厚望的益生菌为何暂未能带领均瑶健康走出业绩颓势?6月7日,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当前我国益生菌行业主要面临三重挑战:首先,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市场竞争秩序亟待规范,价格战现象频发导致行业发展陷入非理性竞争;其次,在饮料消费市场,益生菌品类正面临来自现制茶饮、碳酸饮料等细分赛道的替代性竞争压力;再者,从消费趋势来看,当前主流消费群体对低糖、无糖产品的健康诉求日益凸显,而市面上多数益生菌饮料产品含糖量偏高,这一产品特性与健康消费理念存在明显背离。
均瑶健康的饮用水和供应链业务目前也未能成气候。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于2022年度收购泛缘供应链51%股权,泛缘供应链承诺2024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11亿元;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不低于2800万元。事实上,泛缘供应链只完成了大约56。72%的营收,净利润亏损了31万元;基于此进行的减值计提也成为拖累公司2024年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公司此次受罚以及业绩相关问题,6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均瑶健康证券部门,但电话未获接通。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常温乳酸菌第一股”受罚背后:上市五年净利润首度亏损 押宝益生菌难掩业绩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