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交通银行股东大会!千亿定增落地 市值大增1133亿 财政部成控股股东 ,小米
6月27日,交通银行(601328。SH/03328。HK)在上海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共审议了包括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监事会工作报告、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聘用会计师事务所、修改公司章程、不再设立监事会在内的6项议案。
其中前4项为普通决议案,需获半数以上股东表决权投票通过;后2项修改公司章程、不再设立监事会的议案为特别决议案,需获三分之二以上股东表决权投票通过。上述6项议案均在股东大会现场高票通过。
本次股东大会以上海现场和北京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该行董事长任德奇、行长张宝江出席北京分会场,副行长周万阜、董事会秘书何兆斌等高管则在上海出席。
参加本次会议的共有13名董事、5名监事和其他高管,投资者方面则有来自汇丰银行、社保基金会等机构股东代表和个人股东等。
在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议案中,交通银行围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介绍了董事会转型发展、促进效益提升、推动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重点工作。
任德奇在会上表示,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信息科技投入增幅显著。
在本次股东大会的第三项议案——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中,交通银行表示,2025年度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的投资计划为52。75亿元,较上年实际增加10。86亿元,增幅达25。93%。
周万阜在股东大会上表示,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用于信息科技投入,以及保障各项业务顺利开展。该行信息科技投入达43。2亿元,占比81。9%,较上年实际增加9。86亿元。
据周万阜介绍,信息科技投入增加主要是由于2024年上海浦江数据中心(二期)以及和林格尔、贵安两个异地数据中心建设尚处于启动阶段,科研用房实际投资较少。2025年,三个数据中心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预计完成投资18。16亿元,较上年实际增加15。26亿元。
此外,日常运营保障投入9。55亿元,较上年预算减少4。06亿元,较上年实际增加1亿元。周万阜表示,这主要是优先保障已有项目持续性投入和日常运营基本支出,严控新增日常运营相关的房产、设备以及车辆支出。
交通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关于“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内容中提及,增强业务连续性基础资源保障,和林格尔、贵安异地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截至2024年末,该行金融科技人员9041人, 较上年末增长15。70%。
定增落地,增加市值超千亿。
6月16日,交通银行宣布该行2025年第一期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以下简称“TLAC债券”)发行完毕,发行规模为400亿元。
自去年5月开始,中行、工行、农行、建行、交行等5家国有大行开始密集发行TLAC债券,2024年累计发行总额达到2300亿元。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短期来看,国有大行定增将缓解资本压力,但长期看,TLAC债券发行将持续提速,成为银行“资本+债务”双轮驱动的重要抓手。
近期包括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在内的多家国有大行定增计划落地,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均超千亿。6月18日,交通银行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共向财政部、中国烟草以及双维投资发行股票数量141。01亿股,限售期为60个月,发行数量未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
本次定增的发行价为8。51元,发行数量为141。01亿股,扣除各项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199。41亿元。其中,财政部获配金额为1124。20亿元,占此次定增总额比例达93。68%;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分别获配金额45。80亿元、30。00亿元。
本次定增完成后,财政部成为交通银行的控股股东。从A+H股整体持股比例来看,第一大股东财政部的持股比例由23。88%上升至35。02%;第二大股东汇丰银行的持股比例由19。03%下降至16。00%;第三大股东全国社保基金会的持股比例由15。54%下降至13。05%。
交通银行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总额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按6月27日收盘价8。04元计算,此次定增约增加交通银行市值1133。7亿元。
分红方面,交通银行已于4月18日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每股派发现金0。197元,共计派现总额146。30亿元(含税),其中A股派现77。32亿元(含税)。今年1月24日,交通银行完成2024年半年度现金分红,共计派现135。16亿元(含税),其中A股71。44亿元(含税)。这是交通银行首次进行中期分红。
此前交通银行在《未来三年(2025-2027 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中表示,该行可以进行半年度股利分配。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批准半年度股利分配方案,股东大会另有决议除外。半年度股利的数额不应超过该行半年度利润表所列示的可供分配利润数的百分之四十。
交行还表示,股东大会对现金分红具体方案进行审议前,公司应当通过多种渠道主动与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进行沟通和交流,充分听取中小股东的意见和诉求,及时答复中小股东关心的问题。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责任编辑:10 原标题:直击交通银行股东大会!千亿定增落地,市值大增1133亿,财政部成控股股东
6月28日深夜,小米汽车发布答网友问(第163集),针对“媒体赛道测试小米YU7起火”原因、“YU7交付时间是否会提前”等问题作出回应。
小米汽车表示,视频中,小米YU7 Max在天津V1赛车场进行1个暖胎圈+1个飞行圈后,在未进行散热圈的极端情况下,直接驻车,高温导致制动片有机物材料发生起火,但制动系统整体未出现任何制动失效等问题,功能健全,使用正常。
此外,测试车辆未使用小米YU7 Max大师模式中的“能量回收增强”功能。该功能会增强赛道工况下的能量回收强度,降低机械制动系统的负荷,即便出现ABS抱死情况,依然可以提供最大0。2G的制动能量回收,有效减少制动系统温度超过600℃;的极端情况发生。
小米汽车称,小米YU7定位于城市豪华高性能SUV,强烈倡议大家注意驾驶安全,未经过专业升级与整备的原厂车,不要贸然进行赛道尝试。需要在充分了解产品性能边界及专业驾驶知识的前提下,再进行驾驶技能的逐步学习与进阶。若尝试进行专业赛道驾驶,也需要对于车辆的轮胎、制动系统及散热进行必要的升级,并使用大师模式且打开能量回收增强功能,避免在极端工况下出现安全隐患。
小米YU7交付时间是否会提前?对此,小米汽车回应称:“小米汽车中APP显示的交付时间为预估交付时间参考,我们根据锁单量及当前产能情况测算,首次更新了所有订单的预计交付周期。 然而,随着产线磨合提效、产能挖潜爬坡,实际交付时间也可能会有动态变化。我们会在小米汽车APP中动态更新最新的预估时间,请您保持关注。”。
据了解,6月26日,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召开。小米首款SUV车型YU7正式发布上市,起售价25。35万元。
在正式开始订购后,小米汽车发出了亮眼“战报”,3分钟大定突破200000辆。不过,随后也有谣言出现,称小米YU7在5分钟大定突破35万辆。对此,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紧急辟谣,王化称:“虽然今晚(6月26日)小米YU7的成绩非常亮眼超出预期,但是这个海报的数字也太开玩笑了,请大家不要捧杀我们!要相信如果我们要披露数据,一定是通过@小米汽车官微发出。”。
随后,小米汽车发布了一小时订购“战报”——大定超过289000辆。对于小米YU7的大定成绩,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非常非常激动。”他在会后采访中表示“远超了我的想象”,一定要把产品质量搞好、加快交付。
据介绍,小米YU7最大马力达690PS,0—100km/h加速时间为3。23秒,最高时速达253km/h。扣除起步时间后,小米YU7零百加速为2。98秒。
电池方面,小米YU7全系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Max版本还支持5。2C的最大充电倍率,从10%电量充到80%电量最快12分钟,最快15分钟充电即可行驶620km。
智驾方面,小米YU7全系标配1000万Clips版本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纵向舒适性提升57%,绕行成功率提升67%,路口通过率提升23%。
价格方面,小米YU7标准版定价25。35万元,小米YU7 Pro版定价27。99万元,小米YU7 Max版定价32。99万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91 原标题:小米汽车深夜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