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特朗普达成协议后,越南彻底翻脸,宣布对华加税5年,提前生效(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
2025年7月,越南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先是跟美国总统特朗普签了个贸易协议,没过几天就掉头对中国加征反倾销税,税期五年,还提前生效。这事儿来得太突然,不少人都在问:越南这是咋想的?
事情得从2025年7月2日说起。那天,美国和越南敲定了一份贸易协议。简单来说,美国对越南出口的商品加了20%的关税,而越南这边对美国货,特别是汽车,直接给零关税。这协议听着有点不对等,但背后各有算盘。
美国这边,特朗普一直嚷嚷着要把贸易逆差搞下去。他觉得过去几年,美国从越南进口的东西太多,尤其是电子产品和纺织品,自己的制造业老吃亏。这次加关税,就是想逼着越南多买美国货,同时保护一下国内产业。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越南的贸易逆差高达900亿美元,这数字让特朗普坐不住了。
越南为啥答应呢?其实也有自己的小九九。过去几十年,越南经济靠中国太深,尤其是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占了贸易总额的30%以上。这让越南总觉得被中国捏着脖子,不舒服。跟美国签协议,越南是想借着美国的肩膀,稍微松口气,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再说了,美国市场那么大,零关税对美国货敞开大门,能拉来投资和技术,对越南的长远发展也不是坏事。
这协议一签,双方都觉得自己赚了。特朗普在推特上吹嘘这是“美国优先”的又一胜利,越南总理范明政也说这是“经济多元化的重要一步”。可谁也没想到,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协议签了才6天,7月8日,越南贸易部就扔了个大新闻:从7月7日起,对中国热轧卷钢加征27。83%的反倾销税,税期五年,提前一天就生效。这速度快得让人怀疑是不是早就计划好的。
具体来说,这次加税针对的是中国出口的热轧卷钢,这玩意儿是制造业的基础材料,特别在建筑、汽车和机械行业用得多。越南官方给的理由是,中国钢企把钢材卖得太便宜,低过生产成本,搞得越南本地钢厂活不下去了。贸易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越出口的热轧钢占了越南市场的60%以上,价格比本地钢厂低了15%-20%。
其实,反倾销税这招不新鲜。过去几年,越南就没少对中国钢材动手,2016年和2019年都加过税。但这次不一样,税率高,时间长,还直接提前生效,摆明了是要下狠手。有人猜,这跟美国刚签的协议有关,可能是越南想给美国个信号:我跟你站一队,不怕得罪中国。
这事儿一出,舆论炸了锅。越南国内的钢厂拍手叫好,但下游企业,比如汽车和建筑公司,脸都绿了。中国那边也不含糊,商务部当天就发声明,说越南这是“单边主义”,警告要采取对等措施。国际媒体也热闹起来,《华尔街日报》直接说这是“越南在中美之间选边站”。
中越关系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上,两国打过仗,吵过架,尤其是南海的岛礁争端,隔三差五就闹一波。但经济上,这俩邻居绑得挺紧。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越南的手机、衣服出口到全球,零件好多都从中国来;中国的钢材、机械也在越南到处可见。这次加税,直接把这层关系捅了个窟窿。
中国觉得越南不地道,毕竟两边刚在2024年6月谈过深化合作,范明政还跑去上海参观了交易所,怎么转头就翻脸?越南这边呢,觉得自己有理,反倾销是WTO允许的正当手段,凭啥不能用?
加税这事儿,看起来是保护本地钢厂,但实际后果没那么简单。首先,钢厂是高兴了。河内一家钢企的老板说,过去两年,他们被中国钢材压得喘不过气,现在总算能喘口气了。但高兴没多久,下游企业就炸了。钢材成本一涨,建筑公司得加价,房子贵了,老百姓买不起;汽车厂也得提价,销量肯定受影响。数据显示,越南2025年第三季度的钢材价格平均上涨了25%。
更麻烦的是,中国不光是越南的钢材供应商,还是最大买家。2024年,越南对华出口占了总出口的35%,包括大米、咖啡和电子产品。中国要是报复,少买点越南货,越南的经济就得哆嗦。果然,9月中国就宣布对越南大米和咖啡查反倾销,农民和出口商直接傻眼了。
中国钢企肯定不爽,越南市场丢了一块。但中国钢材出口量大,2024年全球出口超9000万吨,越南也就占个零头,影响有限。更重要的是,这事儿提醒了中国,得小心其他国家跟风加税。
东南亚的其他国家也在看戏。泰国、马来西亚这些国家跟中国也有贸易,要是越南这招管用,他们可能也动心思。但要是搞砸了,大家就得掂量掂量,别把自己也搭进去。
国际社会对越南这决定反应不一。美国这边乐见其成,虽然没公开表态,但商务部官员私下说,这能让中国在贸易上“收敛点”。欧盟就谨慎多了,担心这会引发连锁反应,搞乱全球供应链。日本和韩国倒是挺淡定,他们跟越南贸易不算太深,更多是看热闹的心态。
未来咋办?有几种可能。一,越南扛不住压力,跟中国谈和,把税降下来,换点经济好处。二,中国加大报复,逼越南服软,但这可能把其他国家推向美国。三,大家都冷静下来,找个折中的办法,比如降低税率,换取中国不反制。
不管咋走,这事儿都给越南提了个醒:想在中美之间玩平衡,胆子得大,本事也得硬。全球贸易这盘棋,太复杂,稍不留神就把自己搭进去了。
越南这次加税,表面上是护着自己产业,其实是场豪赌。赢了,能多条腿走路,不那么靠中国;输了,经济伤筋动骨,外交还得罪人。现在看,输的成分多点。但这也不全是坏事,至少让越南看清了自己的斤两,未来可能会更小心。
东南亚的贸易格局会咋变?短期看,越南这步棋可能会让其他国家观望一阵。中长期呢,如果中国真硬起来,东南亚国家可能得重新算算账,别光顾着抱美国大腿,把中国得罪狠了。
你觉得呢?越南这步棋是昏招还是妙招?欢迎留言聊聊,咱们一块儿琢磨!
想当年,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一句";扼杀中国大陆";说出来,让无数人胆寒。
可风水轮流转,这位曾经的技术霸主如今发现,自己精心打造的帝国正被别人一砖一瓦地搬走。
从猎手到猎物,从呼风唤雨到任人摆布,这场华丽转身的背后,到底是谁在下这盘大棋?
编辑:CY。
现实打脸来得太快
1000亿美元!这个天文数字砸下去的时候,张忠谋心里是什么滋味?从2018年的120亿到如今的1000亿,短短7年投资疯涨8倍,每一个零都在诉说着一个无奈的现实。
话说回来,当年那个狂言";扼杀中国大陆";的技术教父哪里想得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被人拿住七寸?
如今的张忠谋,面对美国伸出的";橄榄枝";,是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更要命的是,美国人的胃口越来越大。交";防务费";、遭遇用工歧视、被要求交出客户数据,这哪里是合作伙伴的待遇?
说白了,台积电就像个打工仔,还得倒贴钱给老板。从技术霸主到技术打工仔,这个落差有多大?用张忠谋自己的话说,美国的这套玩法";徒劳、浪费且昂贵";。
可是说归说,钱还得继续砸,因为已经没有回头路了。这就是现实,曾经想";扼杀";别人的人,最终发现自己被扼杀了。
美国这盘棋下得真绝
你知道吗?美国人套住台积电的招数,其实就像钓鱼一样,先给甜头,再下钩子。
先说甜头。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听起来多诱人?就像天上掉馅饼,谁不心动?
台积电一咬牙,120亿美元投下去了。可是吧,美国人的套路深着呢。钱刚投下去,各种要求就来了:技术转移、供应链控制、客户数据,样样都要。
这哪里是合作?分明就是把台积电当成了技术供血库。
更绝的是,美国还给台积电戴上了紧箍咒:十年内不许在中国扩建先进制程。
这就好比告诉一个商人,你最大的客户市场不许碰,这不是要命吗?
说到底,美国玩的就是";温水煮青蛙";。投的钱越多,越舍不得放弃;陷得越深,越没有选择。
台积电现在就像被人抓住了把柄,只能乖乖听话。
这哪里是什么技术合作?分明就是技术殖民。
这样的例子可不止台积电一家
有一说一,台积电的遭遇并不是孤例。美国控制技术企业的套路,已经用了不知道多少回了。看看三星吧,在美国建厂的时候也是信誓旦旦,结果呢?
成本高得离谱,人才招不到,供应链跟不上,最后还不是要看美国人脸色?反过来看华为,被美国围追堵截这么多年,人家不照样搞出了麒麟9000S?
7纳米制程,中芯国际代工,这一巴掌打得美国人脸疼不疼?
这就是差别。有些企业选择跪着挣钱,有些企业选择站着突围。台积电选择了前者,结果把自己绑在了美国的战车上;华为选择了后者,反而在绝境中杀出了血路。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正在被掏空,技术在流失,人才在流失,连产业根基都在摇摆。这样下去,台积电迟早会变成";美积电";,台湾也会失去在全球科技版图上的地位。
更讽刺的是,当初张忠谋想要";扼杀";的中国大陆,如今正在以每年3-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自给率。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话说回来,技术霸权从来都不是永恒的。历史告诉我们,靠垄断维持优势的,最终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压。
看看现在的局面:中国半导体投资1500亿美元,研发投入占GDP的2。6%,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
17座新晶圆厂同时开工,月产能从885万片增加到1010万片。这个速度,让多少人目瞪口呆?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从依赖进口变成自主可控。
2030年,中国大陆的晶圆代工产能预计占全球30%,超过台湾的23%。到那时候,谁还需要看谁的脸色?
张忠谋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个人的命运,企业的兴衰,都离不开历史的大潮。
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技术应该服务于人类的共同福祉,而不是成为少数人维持霸权的工具。
张忠谋曾经试图用技术";扼杀";别人,最终却发现自己被技术";绑架";了。这或许就是历史的公正吧。
从";想要扼杀别人";到";自己被人套牢";,张忠谋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强者,是那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的人。
结语
技术霸权从来不是永恒的,张忠谋的命运轮回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是那些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单极技术霸权正在走向终结,多极竞争的时代已经来临,中国的技术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面对技术变革的时代洪流,我们该如何在机遇与挑战中找到自己的坐标?期待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