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宇树拿下人形机器人第一大单 ,刘柯:银行股“逆风飞扬” 大资金还会相中谁?
近日,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移(杭州)“)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具体来看,本次采购包1为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预算为7800万元(含税),中标人为智元机器人;采购包2为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算力背包、五指灵巧手,预算为4605万元(含税),中标人为宇树科技。
根据此前的采购公告,中移(杭州)本次采购的项目总预算为1。24亿元(含税)。已披露的资料显示,1。24亿元的预算,目前在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订单中属于最大的一笔。
另据企查查数据,智元机器人自2024年12月起,共有8项中标成交公告。近日,智元机器人还中标了“珠海具身智能应用创新中心数采及展演机器人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1273。62万元。
成立更早的宇树科技,在商业化上的推进也更早,目前已披露168项中标成交公告,金额在几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整体上看,年内宇树科技中标项目主要为教育科研、工厂巡检等。
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为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梯队”选手,二者的产品矩阵各有特色。目前,智元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交互服务、工业智造、商业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多种商用场景,预计2025年出货量将达数千台。
宇树科技以四足机器人起家,于2023年发布首款通用人形机器人产品H1,即春晚“扭秧歌”的同款;后发布了小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G1,即以拳击、舞蹈爆火出圈的同款。此外,宇树科技曾发布新品海报预告,暗示即将发布一款拥有26个自由度的人形机器人。新品售价暂未公布,而宇树科技在海报上给出的价格是“$?000”,售价或为数千美元。
从产品序列来看,宇树科技为消费/科研级机器狗、行业级机器狗,通用机器人三大机器人主机产品。除此之外,公司还有激光雷达、机械臂、健身泵,以及电机关节模组等。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24年宇树科技机器狗年销量高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69。75%的份额。
多位人形机器人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人形机器人距离正式在工业场景“上岗”还有一定距离,但在商场引流、表演、科研教育等领域已经展现出应用潜力。
宇树科技CEO王兴兴近期发表观点称,现阶段每家机器人企业都有各自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对于宇树科技来说,终极目标是让人形机器人进厂干活,包括在家务场景中能够端茶倒水或洗衣做饭。不过,最近几年让机器人去家里干活还不太现实。在终极目标还未实现之前,他们希望以跳舞或参加格斗比赛这类偏娱乐的方式展示人形机器人的运动能力。
王兴兴表示,近期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在租赁市场非常火爆,这说明人形机器人已经带来了一定的产业价值。所以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参加表演、格斗比赛也不光停留在展示层面,本身也能证明产生了一部分的商业价值。
在他看来,当AI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一个足够智能的家用机器人既可以跳舞、参加格斗比赛,也能完成端茶倒水、洗衣做饭等日常任务。
在小尺寸人形机器人上,智元机器人则发布了灵犀X2。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部总裁魏强介绍,文娱展演、展厅讲解、科研教育是目前三大主要场景。从目前公司获得的需求情况及合作进展来看,文娱展演和展厅讲解需求量提升较快,教育领域相对更为传统。
此外,智元机器人还在拓展灵犀X2在康养陪伴场景的应用。“康养陪伴刚开始不是直接走入家庭,而是在养老社区中,给老人提供康养陪伴的服务,比如说送个水、拿个药、提醒用户吃药等。”魏强说。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70 原标题:智元、宇树,拿下人形机器人第一大单
今年上半年,银行股是A股投资的最大赢家。最近几年,银行股一直都在缓慢地上涨。从近一两年开始,银行股涨势开始加速,从国有大行到股份行再到城商行,纷纷都在刷新历史新高。
有意思的是,上市银行的经营情况并没有出现明显好转。最近几个季度,银行板块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呈现逐步走低的态势。低利率时代,银行业遭遇净息差收窄的考验。
那么,银行股“逆风飞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相对较高的股息率叠加相对低估值,再加上稳健的基本面。简单而言,对于追求稳健收益的各类投资机构来说,目前的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为1。5%,在目前整个银行体系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很多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已不足1。5%,那么如何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呢?对于像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来说,如何寻找相对稳健的投资品种是一道难题。过去,这些资金主要的投资方向是银行间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各类债券品种;现在,这些领域的产品收益率已经难以满足这些资金的追求。从最具安全收益的国债品种来说,目前十年期国债年化收益率也只有1。64%左右,基本和银行存款差不多,谈不上增值。
在有关部门持续吸引长线资金入市的政策引导下,这些资金开始选择进入A股市场,而银行股又是进攻与防守兼具的投资品种。银行股的交易环境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其本身还有几个先天优势:一是银行板块整体的估值相对较低,很多人看这个估值并不是看市盈率,而是看市净率,而大部分银行的市净率都在1以下;第二是股息率,也就是可类比银行存款利息的年化收益率,目前大部分银行的股息率在4%以上,而在一两年前,上市银行的平均股息率更是在5%;第三是国内银行体系的风控水平完善,基本面稳健,这是吸引风险厌恶型资金的关键点。
不容忽视的是,最近两年多时间,银行板块整体在长线资金不断买入的情况下,股价屡创历史新高,导致相对应的股息率从5%以上跌到4%左右,国有大行的股息率甚至因为股价的持续上涨,已经跌到3。8%,这样的分红水平对投资者还具有吸引力吗?一方面,后续各种长线资金还会源源不断地进入A股市场;另一方面,银行股开始面临股息率下降和营收增长不确定的尴尬。那么,现在新增的长线资金就会考量:除了银行股,还有哪些行业或公司股息率较高,营收与净利长期维持正增长,且行业景气度相对较为稳健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难,其实就看几个因素:一是体量要大,能容纳新增的巨额长线资金;二是基本面要稳,权益投资资金很多都不喜欢波动大的品种,分红率越稳定越好;三是分红要优厚,外围资金很多都是冲着中长期分红收益而来的,都很看重股息率。
剔除掉涨幅较大的银行板块,我们可以分析几家符合上述条件有代表性的公司。
第一家是中国移动。这是一家可以平替大型银行股的优质长线投资标的,营收和净利润长期保持正增长,目前动态股息率在4。1%左右,且股利支付率达到73%(承诺未来达到75%),派现融资比(上市以后分红和融资的比例)达到662%。要知道,银行的股利支付率大多数都在30%至35%之间,中国移动能把每年净利润的75%拿来分红,其底气有多足?
第二家是格力电器。这家公司尽管争议较多,但从业绩、融资和行业地位来看,都堪称价值投资的典范,其营收和净利润长期维持两位数增长,目前动态股息率6。47%,股利支付率达到52%,派现分红比达到惊人的2757%。这样的高分红公司难道不值得长线投资吗?
第三家是乳业巨头伊利股份。这家公司是妥妥的“现金奶牛”,目前动态股息率为4。41%,股利支付率达到惊人的91%(不一定是常态),派现融资比为273%。这家公司年年都有高分红,只是市场担忧乳业的行业景气度以及公司经营业绩可能会波动,一直在压估值,但作为中国为数不多能在单一行业冲进全球前五的企业,还是很有性价比的。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责任编辑:3 原标题:金评天下 银行股“逆风飞扬” 大资金还会相中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