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中国10亿美元、拒绝中国飞机借道,如今这个国家又找上中国(又一个大佬跑路!卷
自2022年以来,土耳其通胀率持续攀升,同年通胀率一度高达85%,土耳其的经济雪崩式下滑,曾经紧抱的美国大腿也不顶用了。
在这种背景下,曾经那个卡着我们航母要天价过路费、用我们的导弹合同向美国砍价、甚至拒绝我们援塞飞机过境的国家,突然掉转船头,对中国笑脸相迎。
他们是真心实意寻求合作,还是迫于现实的利益计算?这变脸术背后,藏着怎样的弯弯绕?
中土贸易
要说这态度为啥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白了,日子过不下去了呗,自家经济一塌糊涂,官方报85%的通胀率,这得多吓人?
以前抱着的美国大腿吧,现在也爱搭不理的,有时候连个正经对话都懒得安排,这下土耳其傻了眼。
环顾四周,得,眼前这能撑得住的,想忽略都忽略不了的“大腿”,不就剩我国这条经济大船了么?这不,赶忙掉头,脸上堆满了笑容。
所以啊,不找我们找谁?双边贸易额蹭蹭往上涨,2022年,中土双边贸易总额达到385。5亿美元,2023年总额达434亿美元,2024年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428。85亿美元。
不光贸易,咱的投资也去了,中石化在黑海搞天然气项目,一口气砸了120亿美元,占了快一半的股,这是真金白银在他们那儿落地。
看到这儿,你可能觉得,哎呀,人家这是浪子回头金不换了?别急,咱得把历史的滤镜摘下来,看看他们以前是怎么“秀”的,你就明白这变脸术背后是什么了。
土耳其曾经的“背刺”
远的不说,就说2013年那事儿,导弹采购,咱可被他们结结实实地耍了一回,当时他们搞国际招标,看上了咱“红旗-9”导弹系统。
合同金额34。4亿美元,包含技术转让条款,该决定基于价格优势和技术转让的灵活性,在测试中,#34;红旗-9#34;曾以五发五中的成绩击败美国#34;爱国者3#34;和俄罗斯S-300VM。
土耳其还希望通过合作获得自主生产能力,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国产化,合同都快签了,结果呢?该决策引发北约强烈反对,担忧系统与北约防空体系不兼容,美国更以制裁相威胁。
土耳其竟然害怕了,转头拿着咱的合同当敲门砖,跑去跟美国人砍价,想买他们的“爱国者”系统,这不明摆着把我们当成了给美国施压的工具吗?
跟美国那边没谈拢,你猜怎么着?土耳其眼皮子都没眨一下,堂而皇之地就把跟咱中国签的协议给撕了!
这不明摆着就是个“局”吗?钓着我们,让咱前期投入那么多精力和资源,满心期待着合作,结果全打了水漂,这种操作,哪还有什么国际合作的信誉可言?让人心里真窝火。
这还不算完,再往前数,那事儿更让人肝儿疼,就是当年咱买“瓦良格号”航母的事儿,“瓦良格号”,即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1999年,咱中国的爱国商人徐增平先生,几乎押上全部家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艘没完工的大家伙买回来了。
可当这艘承载着中国人航母梦的“钢铁巨兽”,吭哧吭哧地拖到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口时,被死死地拦住了!
土耳其当时可端着架子呢,一副要债主的嘴脸,他们给出了两个选项,听着就让人火大:“要么你们自己有本事给航母装上驱动系统开过去,要么就把它拆成20段分批运!”。
这哪里是解决问题?分明是公开刁难,趁火打劫!更离谱的是,他们张口就要10个亿美金的“过路费”!
还列出了一大堆苛刻到离谱的所谓“安全措施”,多达20多项,什么要求特制的大马力拖船、天价的保证金,看着都像是专门设计的绊子。
这些条款一条条摆出来,你说它不合理吧,可它在法律文本上似乎又滴水不漏,让你挑不出大毛病。
这背后,国际上的风向也很复杂,美国人在旁边可没少煽风点火,土耳其一边扮演着“被国际规则束缚”的无奈角色,一边却把这些规则玩成了自己的提款机,狠狠地敲我们一笔。
想想那场景,我们的驻土耳其大使,在谈判桌上不知道忍了多少窝囊气,费了多少口舌,那艘“瓦良格号”就在黑海上漂着,进不得退不得,足足漂了16个月!
每天光拖船费就得8500美元,还得给土耳其交各种名目的“保护费”,这中间的艰辛和屈辱,真是说起来都是泪。
最后,还是靠着希腊站出来,以国家信誉做担保,这艘承载着中国人航母梦的巨舰才总算得以通过海峡,但这件事,无疑在中土关系的历史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让人耿耿于怀。
你以为这就完了?还没呢。
时间再往近推推,到了2020年,全球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咱中国向塞浦路斯提供一批救援物资,这本是个人道主义的善举吧?飞机拉着物资就去了。
结果呢,运送物资的飞机想从土耳其领空飞过,居然被他们直接拒绝了,硬是逼着咱的飞机绕道俄罗斯。
这种平白无故的添堵,没有任何合理理由的刁难,再次放大了中土之间的不愉快,让人感觉他们骨子里,还是没把我们当成真正的朋友看待,随时可能给你来这么一下,防不胜防。
所以你看,土耳其这外交政策,是不是跟翻书似的?一天一个样,一会儿晴一会儿阴,还时不时给你来点儿冰雹。
感觉他们身上有种“精分”体质,一边在某些方面极力迎合美国,扮演着北约成员国的角色,另一边又根据自身利益,对我们热情洋溢。
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从“瓦良格号”的死死卡住,到“红旗-9”的耍赖毁约,再到疫情物资的使绊子。
如今又变成热情洋溢、笑脸相迎、大谈合作,每一次转变都让人觉得突然,猜不透下一分钟会干啥。
不过,对于我国而言,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2023年,土耳其发生7。8级地震,我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奔赴万里之外的土耳其,体现了大国的大义。
如今,中土两国正致力于与中国合作开采稀土元素矿藏,中土将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各领域合作稳步推进,而土耳其也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参考资料
在A股江湖,徐茂栋的名字是个传奇——不是因为他多励志,而是他把#34;割韭菜#34;玩成了行为艺术。
他十年创业三次,凭借一手“资本掏空术”,竟然空手套白狼控制了2家上市公司。
表面喊着#34;产业升级#34;,背地里却玩起了#34;借钱收购-公司担保-高价买自己垃圾资产#34;的连环套。
短短一年,两家公司被掏成空壳,将近6万人“血本无归”,75亿全部打了水漂。
而他本人早已在事后,带着30亿现金挥一挥衣袖跑路了!
他到底是如何走上这条不归路的?
«——【·从超市老板到资本玩家·】——»?。
1994 年的山东,26岁青年徐茂栋顶着周围人“傻子”骂声,毅然砸掉港务局铁饭碗,开始了自己的“殊死一搏”。
在柜台售货仍是主流的年代,徐茂栋像个商业“疯子”,把“齐鲁超市”营业时间延长到凌晨两点,用鸡蛋亏本促销当 “引流炸弹”,甚至用计算机知识捣鼓出 IT 管理系统。
这套在当时堪称降维打击的打法,让十平米的小店月销狂飙至20万,成了90年代零售圈的传奇。
彼时的徐茂栋,眼中闪烁的是创业者的光芒。1999 年移动互联网刚冒头,他就精准嗅到商机,成立凯威广告专攻短信营销。
当门户网站在烧钱大战中杀得头破血流时,他闷声靠着 B2B 模式赚得盆满钵满,最后以 3000 万美元高价将公司卖给分众传媒。
那段时间,“眼光毒辣”、“连续创业大神” 是贴在他身上的标签,甚至被不少年轻人奉为创业偶像。
可人的贪欲一旦被资本放大,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2009 年成立星河互联后,徐茂栋开始走上歧途。
他玩起 “硅谷模仿秀”,国外有啥热门项目,国内就火速抄个 “山寨版”。
2010 年 “千团大战”,他押注窝窝团,疯狂并购、砸钱营销,喊出 “全国第一团” 的豪言壮语。
然而,这场豪赌最终以窝窝团 2015 年流血上市纳斯达克、募资额不及 A 轮融资多的惨淡结局收场。
这次失败,非但没让徐茂栋反思,反而让他彻底黑化——他 “顿悟”:做实业又苦又累,哪有资本运作来钱快?
自此,曾经脚踏实地的创业者,彻底沦为资本游戏的赌徒,一场精心编织的割韭菜大网拉开帷幕。
«——【·空壳计,吸血局·】——»?。
2016 年的 A 股市场,老牌上市公司天马股份像头待宰的肥羊,被徐茂栋死死盯上。
这家做轴承的企业,虽业务陈旧,但干干净净的壳资源,在徐茂栋眼里就是行走的 “提款机”。
他祭出的 “空手套白狼” 招数,堪称资本圈的 “教科书级操作”:先是从信托借来 15 亿买下控股权,转身竟让天马股份为这笔借款担保——这就好比让房子主人自己掏钱,把房子卖给劫匪,荒诞程度令人咋舌。
当上实控人后,徐茂栋开启“吸血三连击”。
他大手一挥,让上市公司 “借” 数亿给关联企业,美其名曰 “业务拓展”,实则是把钱往自己兜里塞。
又玩起 “垃圾资产镀金” 的把戏,花 16 亿买下自家毫无价值的云计算皮包公司,生生把上市公司的真金白银,换成了一堆废纸合同。
更绝的是,他在财报里藏担保、拖公告,把财务报表变成了糊弄股民的 “障眼法”,直到天马股份账上现金被掏得只剩几千万,连员工工资都发不出,而他个人却抽走了近 30 亿。
这边刚把天马股份榨干,徐茂栋又盯上了步森股份。他把这家服装公司包装成“科技概念股”,一顿资本炒作让股价狂飙,自己则趁机高位抛售,轻松套现 10 亿走人。
更讽刺的是,2017 年徐茂栋竟风光登上福布斯富豪榜,拿着 71 亿身家到处领 “行业创新奖”,而此时 6 万股民还被蒙在鼓里,满心期待着 “转型奇迹”。
直到年底天马股价连续 30 个跌停,市值蒸发 78 亿,股民们才痛心疾首地发现,公司早已被蛀成空壳。
而徐茂栋呢?早带着全家逃到美国,留下的只有证监会轻飘飘的 90 万罚单和终身禁入,这点罚款,连他吸走的零头都不够!
«——【·换壳流水线的狗血结局·】——»。
徐茂栋揣着 30 亿跑路了,但 A 股的“换壳”剧场里,从来不缺新演员。
看看步森股份这出年度狗血大戏:2014 年至今四年四任实控人,最短的那位只待了 15 个月,比快餐连锁店换店长还勤。
徐茂栋 2016 年上台一顿操作猛如虎,把服装公司包装成科技股,2017 年直接甩锅给 P2P 大佬赵春霞,赵春霞还没捂热股权就因债务暴雷出局,最后接力棒传给了名不见经传的王春江。
这出戏在江泉实业、ST 新梅等上市公司反复上演,新老板们登场必喊 “产业升级” 的口号,实则把上市公司当自带密码的 ATM 机。
质押、担保、收购三件套玩得比打麻将还溜,等股民反应过来时,公司账上早已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地鸡毛。
更离谱的是,这些资本玩家就像开了 “隐身外挂”,通过多层信托、海外账户把钱倒腾得无影无踪,中小股东连维权的线索都找不到,只能对着 K 线图干瞪眼。
这些曾经靠真本事起家的创业精英,一旦发现 “炒壳比做实业来钱快”,立马化身资本蛀虫,把人性贪婪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过别以为注册制来了就能高枕无忧。虽然壳资源正在贬值,但资本市场从来不缺 “天才” 钻空子。
说不定明天就有人发明新套路,继续把股民当韭菜割。就像天马股吧那句灵魂拷问:“公告还说正在转型云计算,怎么突然就 ST 了?”。
答案很残酷 —— 在资本的牌桌上,普通股民永远是最后一个知道牌局规则的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