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大涨78.6%稳坐第一,小米暴涨96.8%排第三,前五名仅一家下跌及紧急预警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成人智能手表线上市场销量达到251。6万台,同比增长45。9%;销售额达38。6亿元,同比增长51。7%,市场均价为1535元。这意味着消费者不仅购买意愿增强,而且对产品性能和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这一增长趋势的背后,是健康监测技术的持续进步、用户健康管理意识的增强,以及各大品牌在产品创新与营销策略上的不断发力。整个行业正处于从“量变”向“质变”的关键阶段。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TOP5品牌占据八成份额
从品牌格局来看,市场集中度显著上升。2025年第一季度,排名前五的品牌合计占据了80。5%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3。8个百分点,显示出头部品牌的主导地位愈发稳固,行业正逐步走向“寡占型”竞争格局。
这表明,在当前的技术门槛和用户粘性较高的背景下,中小品牌进入市场的难度加大,而头部企业则凭借成熟的产品体系、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生态协同优势,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市场地位。
华为:技术+生态双轮驱动,稳居榜首
华为以37。0%的线上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同比增长高达78。6%。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其多年来的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
华为依托自研芯片、操作系统和传感器等核心技术,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掌控。同时,通过鸿蒙生态系统的深度整合,华为智能手表在跨设备联动、健康数据管理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此外,产品线覆盖广泛,从入门级Watch Fit系列到高端Watch GT系列,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自研麒麟芯片、精准健康算法以及鸿蒙生态的无缝互联,构建了华为智能手表难以复制的护城河。可以说,华为已经构建起一套完整的智能穿戴产品体系,并在用户体验和技术迭代方面持续领先。
苹果:无新品仍涨超六成,政策红利助推销售
排名第二的是苹果 ,销量份额为24。0%,同比涨幅超过60%。尽管自2024年9月发布Apple Watch Series 10后,苹果未推出新一代产品,但其稳定的系统体验、丰富的App生态以及强劲的品牌号召力,依然吸引了大量忠实用户。
值得一提的是,国补也对苹果产品的销售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叠加用户对Siri、eSIM独立通信等生态功能的依赖,苹果延续了“经典款长销”的市场策略。尤其在高端市场,苹果仍是许多消费者的首选品牌。
小米:性价比制胜,Redmi爆款拉动增长!
紧随其后的是小米 ,以13。9%的市占率位列第三,销量同比暴涨96。8%。小米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一贯坚持的高性价比路线,以及在细分场景上的精准布局。
其中,Redmi Watch 5作为2024年第四季度新上市的产品,在500-600元价格段迅速走红,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已占据该品牌内部七成以上的销量份额。出色的续航能力、丰富的功能配置以及亲民的价格,让这款产品成为年轻用户和入门市场的首选。
小米通过场景细分”策略,精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以及“爆品+渠道下沉”模式,正在不断扩大其在二三线市场的影响力。
vivo:黑马崛起,增速亮眼
vivo在本季度表现尤为抢眼,以3。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四,销量同比增长273。1%,市场份额也提升了1。8个百分点。这表明vivo正在通过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和技术升级,逐步打开智能手表市场的大门。
vivo近年来在智能穿戴领域的投入明显加大,不仅加强了在健康监测、运动算法等方面的研发力度,还通过与手机端的深度联动,提升了用户的使用连贯性。未来,随着更多中高端产品的推出,vivo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荣耀:唯一出现下滑的品牌。
位列第五的荣耀则成为前五名中唯一一家出现下滑的品牌。虽然其市场份额仍保持在2。6%,但销量同比增长仅为7。5%,市场份额同比下降0。9%。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荣耀需要在产品创新、技术突破和品牌营销方面加大投入,才能避免被进一步边缘化。尤其是在健康监测、AI辅助等功能日益成为用户关注重点的当下,荣耀亟需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核心卖点。
总结:强者恒强,生态与技术成关键
总体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的成人智能手表市场呈现出强者恒强、集中度提升的趋势。华为凭借技术积累和生态优势牢牢占据榜首,苹果和小米分别以品牌力与性价比紧随其后,vivo展现出快速成长潜力,而荣耀则面临一定挑战。
未来,随着AI技术、健康监测、运动辅助等功能的进一步深化,智能手表将不仅仅是手腕上的工具,更是个人健康管理的重要入口。对于各大厂商而言,谁能更好地融合技术创新与用户需求,谁就将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素材来源。
1-洛图科技《季报 2025Q1中国智能手表手环线上销量增长42。4%;成人智能手表、手环涨幅远高于儿童手表》。
2-小米官网、华为官网?。
5 月 22 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相关公告,但是实际上认真看,只有16家是真正减持的。董事、股东及一致行动人因个人资金需求或自身经营需要,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股份,减持时间多为公告披露之日起 15 个交易日后的 3 个月内,减持数量从数万到数千万股不等,比例多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3%,且均承诺减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部分公告还提及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等前期承诺及减持计划的不确定性风险。
16家上市公司具体的减持信息1。 百合股份减持主体:董事王文通,持股 1,697,518 股(占 2。65%)。减持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 424,000 股(占 0。6625%),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13 日~9 月 12 日。原因:个人资金需求。承诺:遵守锁定期及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等承诺。2。 德龙激光减持主体:北京沃衍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 12。09%)、陈江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 6。26%)。减持计划:北京沃衍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不超过 3,100,800 股(占 3%),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2%。陈江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不超过 1,343,700 股(占 1。30%),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1。30%。时间:2025 年 6 月 16 日~9 月 15 日。原因:自身资金需求。3。 东方中科减持主体:大连金投(持股 12。54%→11。56%)。减持情况:通过集中竞价减持 2,944,800 股(占 0。98%),减持计划尚未完毕。原因:自身资金需求。4。 京北方减持主体:董事赵龙虎(持股 0。27%)、副总经理曹景广(持股 0。03%)。减持计划:赵龙虎集中竞价减持≤529,200 股(占 0。061%)。曹景广集中竞价减持≤43,400 股(占 0。005%)。时间:公告 15 交易日后 3 个月内。原因:自身资金需求。5。 景旺电子减持主体:控股股东景鸿永泰(持股 31。4168%)、智创投资(持股 31。4168%)及实控人刘绍柏、黄小芬。减持计划:景鸿永泰减持≤13,689,101 股(占 1。4642%),智创投资减持≤13,987,986 股(占 1。4961%),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2%。刘绍柏、黄小芬分别减持≤159,601 股(占 0。0171%)、≤139,285 股(占 0。0149%)。时间:2025 年 6 月 16 日~9 月 15 日。原因:自身经营需要及资金需求。6。 聚胶股份减持主体:郑朝阳(减持后持股 4。29%,不再为 5% 以上股东)。减持情况:集中竞价减持 800,000 股(占 0。9948%),计划完毕。原因:自身资金需求。7。 莱茵生物减持主体:董事长谢永富等 4 名董监高(合计持股 0。56%)。减持计划:集中竞价减持合计≤1,018,500 股(占 0。14%)。时间:公告 15 交易日后 3 个月内。原因:个人资金需求。8。 纳尔股份减持主体:股东王树明(持股 8。13%)、杨建堂(持股 7。56%)、高管沈卫峰(持股 0。09%)。减持计划:王树明减持≤10,000,000 股(占 2。97%),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2%。杨建堂减持≤9,000,000 股(占 2。67%),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2%。沈卫峰减持≤73,000 股(占 0。02%)。时间:2025 年 6 月 13 日~9 月 12 日。原因:个人资金需求。9。 栖霞建设减持主体:南京高科(持股 8。818%)。减持计划:减持≤3,150 万股(占 3%),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2%,时间 2025 年 6 月 13 日~9 月 12 日。原因:经营发展需要。10。 青云科技减持主体:嘉兴蓝驰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 7。45%)、横琴昭盛(持股 5。51%)。减持计划:嘉兴蓝驰及天津蓝驰减持≤1,194,992 股(占 2。50%),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1。50%。横琴昭盛减持≤955,992 股(占 2%),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1%。时间:2025 年 6 月 13 日~9 月 12 日。原因: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及需求。11。 锐明技术减持主体:董事长赵志坚(持股 23。89%→22。98%)。减持情况: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合计减持 1,458,531 股(占 0。91%),被动稀释 0。09%。原因:个人资金需求及被动稀释。12。 三人行减持主体:泰安众行(员工持股平台,持股 12。50%)。减持计划:减持≤6,324,508 股(占 3%),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2%,时间 2025 年 6 月 13 日~9 月 12 日。原因:自身资金需求。13。 四川黄金减持主体:北京金阳(持股 11。56%)、紫金南方(持股 8。58%)。减持计划:北京金阳减持≤10,500,000 股(占 2。50%)。紫金南方减持≤12,600,000 股(占 3%)。时间:公告 15 交易日后 3 个月内。原因:自身资金需求。14。 信测标准减持主体:青岛信策鑫(持股 3。26%)。减持计划:减持≤1,612,200 股(占 1%),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时间 2025 年 6 月 13 日~9 月 12 日。原因:自身经营管理需要。15。 秀强股份减持主体:香港恒泰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 16。63%)。减持计划:减持≤23,188,387 股(占 3%),集中竞价≤1%,大宗交易≤2%,时间 2025 年 6 月 16 日~9 月 15 日。原因:自身资金需求。16。 长信科技减持主体:新疆润丰(持股 7。35%)。减持计划:集中竞价减持≤9,900,000 股(占 0。40%),时间 2025 年 6 月 13 日~9 月 12 日。原因:自身资金需要。
财经浩然,持续更新股东减持信息,大家点赞、关注、 收藏起来吧!希望每一篇文章对你都有所帮助! 注意所涉及的股票不做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