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亮点纷呈 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销时间更长 以旧换新力度更大
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展示,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22项促交易措施落地……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开幕。据文博会组委会介绍,本届文博会聚焦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重点突出博览与交易功能,不断提升相关领域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数字化水平。
“文化+科技”双核驱动产业发展。
人形机器人即兴弹奏钢琴,人机激烈对弈较量,机械臂潇洒挥毫泼墨……置身文博会现场,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碰撞让人耳目一新。
记者了解到,今年文博会展馆新设了人工智能展区,全馆有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优必选、元象、影石创新、洲明科技等头部企业纷纷亮相,依托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等前沿技术,为参观者带来AI全应用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同时,展区内的各类互动项目也别出心裁。乐聚机器人、工匠社机器人共同演绎咏春拳法,浙大海创人形机器人演奏了钢琴,商汤科技旗下的元萝卜机器人在现场与真人进行各类棋艺对决,新疆三力智能机器人则以书法绘画展现“东方美学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据文博会组委会介绍,希望通过这些“文化+科技”的展示与互动,为观众带来全新的科技与文化体验,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本届文博会围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关注度高的行业,重点展示和推广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文化创意、数字内容、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
记者了解到,作为文博会的东道主,广东省近年来不断推动“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广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数字湾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广东省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实施方案(2021-2025年)》《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一系列促进数字文化科技、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的政策,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
在产业成果方面,深圳近年来依托科技创新优势,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达3754家,实现营业收入12875。08亿元,占全省的51。5%、全国的9。1%。以多媒体游戏动漫、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为代表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863。99亿元,为深圳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核支撑。数字创意、微短剧、沉浸式体验、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新型演艺和“文化+”跨界融合等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加快布局发展,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助力文化产品“出海”。
本届文博会设立文化出海展区、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展区等多个专题展区,组织具有出口潜力的文化企业参展,借助头部跨境电商平台资源优势,助力参展企业“走出去”。
在泡泡玛特展位,除了展示各类盲盒产品外,法国卢浮宫、澳大利亚地标建筑及国宝动物等海外限定系列周边产品也纷纷亮相,引来众多参观者合影留念。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泡泡玛特正尝试用独特的IP矩阵和本地化战略,来推动中国品牌出海。
在本届文博会上,以网文、网游、网剧为代表的文化出海“新三样”备受关注,腾讯、网易、三七互娱等头部企业纷纷展出了自己的代表性产品。
“我们深耕游戏及文娱生态15年,此次重点展示出海链路的全周期布局。”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三七互娱公共事务副总裁李宜浓介绍,公司自2012年启动海外业务,目前已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营收174。41亿元,其中游戏出海收入达57。22亿元,占总营收的33%。
“在文博会可以迅速捕捉到行业趋势,这也让我们得以提前在全球布局,以此来验证我们的创新性产品和商业模式。”作为国内最早尝试“短剧出海”的企业之一,枫叶互动北京公司总经理南亚鹏说。
除了国内企业参展外,本届文博会的“海外朋友圈”也进一步扩大。记者了解到,本届文博会共吸引了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预计3。5万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
增强文化产业“变现能力”。
作为一场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交易力”是文博会的“生命力”。长期以来,文博会始终瞄准市场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去年文博会期间,全国多地文化产业项目迎来“丰收季”:苏州与大湾区文化企业项目意向签约金额达79。7亿元;甘肃省签约招商项目14个,金额达78。03亿元;山东展团多家企业与深圳、上海、香港企业进行订货签约……今年,本届文博会提出,将着力打造文化产品和服务超级交易平台、文化产业投融资超级服务平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超级发布平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超级共创平台、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贸易平台、文化企业与品牌超级传播平台、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超级展示平台这七个“超级平台”,其中“交易平台”被放在首要位置。
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石玉表示,本届文博会把促交易放在最突出的地位,特别策划了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等各方面再升级,旨在实现交易环节的全面扩容、全链赋能,让企业在文博会上交易全程无忧。
据介绍,本届文博会开辟了新品首发、项目路演、供采对接多元交易场域。据目前统计,展期将组织近200场包括新品发布会、招商引资、项目签约、订货会等在内的活动,拓宽专区发布、展位发布、云上发布等多条首发首秀渠道,馆内发布区个数比上届翻番。同时,本届文博会还增加了文化产业招商会、创新项目与新品发布会等重点活动,并联合淘宝、京东、腾讯、美团、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为参展商提供全域流量支持和出海服务。
在服务链条上,本届文博会打通了“展前配对-展中直购-展后云洽”全周期供采对接,并联动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实现文化资产从展示到变现的全周期服务。同时,文博会还加大与粤港澳大湾区协会、商会的联动交流,面向港澳地区设立了专门的直通车,批量组织港澳地区采购团现场采购、参观、洽谈。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年中大促“618”已经拉开帷幕,电商平台纷纷抢跑,展开为期超过一个月的促销活动。具体来看,消费品以旧换新占据了各家平台促销“C位”,宠物、潮玩、户外运动等相关消费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业界分析认为,促销亮点在激活消费市场的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今年的“618”启动更早。记者发现,一些平台5月13日即开启了第一阶段的促销活动,比去年提前了数日。不少平台还宣布简化促销规则,更为直接地让利消费者。例如,2025年“抖音商城618好物节”于5月13日0点上线,平台推出立减15%、一件直降等系列优惠活动。当日,苏宁易购线上平台也全面启动“万人空巷抢家电618大促”,推出“百亿补贴”。5月16日晚8点,主打“最便宜、最简单”的天猫“618”开售,主要促销规则简化为“官方立减15%”,无需凑单一件就能打八五折。
从补贴类别看,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各平台促销重头戏。苏宁易购推出“国补、百补、厂补”等多重补贴,大牌家电至高补贴50%;天猫表示,国补叠加平台优惠,家电家装、3C数码等品类折扣力度创下历年最大;京东宣布,将在“618”期间推出“国家补贴×百亿补贴”频道,消费者购买手机数码、家电家居等消费品,最高可省2000元。
在市场端,消费者对于“以旧换新”的热情持续高涨。“什么值得买”日前发布的“618”年中大促预售期消费趋势显示,5月13日20点至5月18日23点59分,平台内“以旧换新”相关关键词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长26。37%,所覆盖的主要品类如影音播放、生活电器、手机通讯GMV分别同比增长54。84%、44。38%和29。08%。天猫数据显示,“618”开卖首小时,家电、家装、家居行业整体成交同比翻倍,其中大家电成交同比增长4倍,小家电、家装成交同比增长翻倍。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对记者表示,受益于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者对于高效节能、智能互联的产品需求持续增长,“618”期间各大品牌往往推出力度空前的促销活动,成为换新升级的最佳时机,有望为市场增长打开新空间。他还指出,今年的“618”较往年开始得更早,为期超过1个月的促销周期,涵盖“520”和端午等多个消费节点,有利于更好地激发消费市场热点。
从前期情况看,除以旧换新涉及品类呈现明显增势外,今年的“618”大促还有多个消费热点。上述“什么值得买”趋势数据显示,大促预售期恰逢“520”消费节点,彩妆和个护等展现出强劲消费动力。天猫数据显示,“618”开卖30分钟,就有32个单品的成交额均突破千万元。
另外,宠物、潮玩、运动户外以及服务消费等也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天猫大促开卖首小时,653个宠物品牌成交同比翻倍;玩具潮玩行业增长强劲,4家品牌实现三位数增长;运动户外高端品牌呈现出更强的增长趋势。“什么值得买”数据显示,票务、休闲娱乐、影音播放等兴趣消费相关品类GMV分别同比增长555。90%、55。40%和54。84%。
对此,洪勇分析,随着国内经济环境趋于稳定,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更多人愿意在品质生活、智能科技、运动健康等领域消费,不仅反映出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推动相关产业升级。
洪勇表示,“618”大促期间新兴消费模式和数字化零售渠道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各品类产品的热销,尤其是高品质、智能化、绿色环保等新兴消费领域的快速增长,说明我国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和良好前景。“‘618’消费增长将为我国内需潜力的进一步释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73 原标题:促销时间更长 以旧换新力度更大 促销规则更简单“618”大促启幕 三大亮点引燃消费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