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一场“性萧条”,正在东亚地区蔓延

4小时前今日财经头条1

  

曾经,某些商品的销量被视为社会活力的晴雨表,它们预示着人们对生活、对亲密关系的热情与投入。

  

最近几年的市场数据,却透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近乎魔幻的景象:某国内知名保健品品牌,其曾象征男性活力的拳头产品,竟连续三年销量锐减,去年更是大幅下滑近8%。

  

另一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同类企业,更是面临高达13%的销售暴跌,库存积压数千万片,让行业老兵也直呼“从未见过如此怪诞的局面”。

  

  

这种诡异的反差,不禁让人深思:在物质日益丰裕的当下,为何关于亲密连接的数据却持续下探?当传统意义上的“互动”渐趋沉寂,人们的欲望与需求又究竟流向了何方?

  

  缘起东亚,百年变局

提及“性萧条”这一概念,或许很多人会感到陌生,甚至带有某种程度的不适,但其所指涉的现象,正如同一个日益庞大的隐形冰山,悄然漂浮在东亚的社会深海之下,其影响力辐射之广,已远远超出我们日常所能触及的范畴。

  

当我们审视当下东亚地区,包括我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诸多国家,一系列令人深思的社会景象正逐一浮现:结婚率持续走低,生育率屡创新低,而离婚率却节节攀升。

  

  

长久以来,婚姻与家庭在东亚社会中扮演着基石性的角色A股上市公司

  

过去,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济保障乃至个人价值,往往与其婚姻状态和家庭圆满程度紧密相连。

  

  

例如,在传统的农耕社会,家族的繁衍与劳动力息息相关,多子多福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在近现代,婚姻又承载了更多社会责任与义务,比如“成家立业”被视为青年步入成熟的标志。

  

随着时代的进步,尤其是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东亚各国经历了飞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个体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也促成了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年轻一代拥有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元的人生选择。

  

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尤其使得她们在职业发展、个人独立方面的诉求日益强烈。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逐渐受到挑战,女性不再仅仅将婚姻和生育视为唯一的归宿,而是更加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事业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大多数人成年后都需要从原生家庭中独立,进入职场,以雇员身份谋生。

  

这种“生活无法自然而然得到保障”的模式,使得经济基础在婚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一份稳定的工作、可观的收入,成为维系甚至开启一段关系的重要前提。

  

  

相反,那些经济状况相对拮据的群体,在面对高昂的婚育成本时,往往会望而却步。

  

住房、教育、医疗等各项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得“高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医疗开销”如同三座大山,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

  

在这种压力下,不少年轻人选择推迟婚育,甚至干脆放弃,因为他们深知,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任何亲密关系都可能在现实的重压下变得脆弱不堪。

  

  

在观念层面,传统的“集体主义”逐渐向“个人主义”过渡。个体自由选择的权利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婚姻不再是“家族的需要”或“生育的必须”,而更多地被视为“个人欲望的满足”或“自我实现的手段”。

  

  

这也导致了山田昌弘在《不婚社会》中提出的两大矛盾:个人自由选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冲突,以及近代婚姻中“经济”与“心理”要素所导致的爱情与经济生活之间的张力。

  

当婚姻的价值天平从社会责任倾斜至个人感受,当经济的考量与情感的投入难以平衡时,婚姻的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

  

  

以日本为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后,其社会形态便进入了深刻的转型期。

  

“不婚化”现象日益显著,年轻人结婚意愿降低,单身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济下行、传统观念瓦解、以及个体生活方式多元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日本的“单身寄生族”现象,即大量成年未婚子女选择与父母同住,享受更低的生活成本和更高的个人自由度。

  

在我国,类似的趋势也已显现。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结婚率自2013年起持续下降,而单身人口规模已突破两亿,独居成年人数量庞大。

  

  究竟是怎么了?

当我们深入剖析东亚地区,特别是聚焦我国所呈现的社会现象时,一个更为具体且令人不安的趋势便浮出水面,那便是普遍存在的“性疲惫”乃至“性萧条”。

  

  

我们来看一些数据。据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展的“中国人私生活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年轻一代中,性活跃度呈现下降趋势。

  

具体而言,在有稳定伴侣的95后(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3年之间的人群)群体中,有14.6%的男性和10.1%的女性在过去一年中完全没有性行为。这一比例甚至高于他们的70后和80后前辈。

  

  

调查还揭示,学历越高的年轻男性,其性生活频率反而可能越低,特别是在研究生以上学历的90后和00初男性中,超过半数每月性生活不足一次。

  

这并非个例,潘绥铭教授在2015年的研究也表明,18至29岁的年轻人中,“性趣”缺失的比例远高于他们的父辈。

  

  

这种“性疲惫”的蔓延,其根源深深植入当下社会的生活压力之中。

  

一个广为流传的词汇——“996”工作制,形象地描绘了许多年轻人的生存状态:朝九晚九,一周六天的工作强度,使得他们下班回家后身心俱疲,只想躺下刷手机,对于亲密行为早已无心恋战。

  

工作、婚姻、育儿等方面的心理重压,让许多人对性事提不起兴趣。

  

  

正如一位90后受访者所言:“在没办法保证生活和工作都能稳定的情况下,性欲什么的都得往后排。我现在基本上一点欲望都没有,只想好好工作,给自己的未来铺一条平坦点的路。”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性”不再仅仅是生理需求或荷尔蒙的冲动,它已然成为一种经济的产物,随着账户余额的日益稀薄而变得愈发奢侈。

  

许多伴侣宁愿选择独自解决生理需求,也不愿在共同承担生活重压的另一半身上,再额外消耗时间、情绪和金钱成本。

  

  

市场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国内某知名“强身健体药”品牌,在2024年的销量出现大幅下滑,降幅达7.7%,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三年销量大跌。

  

更有甚者,国内某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小药丸”产品,去年销量暴跌13.17%,导致2400万片的库存积压。这种现象,在从业者眼中,是前所未有的“魔幻”。

  

与此同时,与婚恋、社交相关的消费也呈现疲软态势:520情人节消费大幅下滑,酒店业务遇冷,电商平台鲜花销量锐减,甚至安全用品的销量也明显下降。

  

这一系列数据,共同指向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结论——全民性的低欲望状态。

  

  

与此同时,社会上却出现了另一种“史诗级”的增长。硅胶玩具制品行业异军突起。

  

在2024年,我国从事硅胶玩具制造的企业数量高达103.29万家,累计创造了1794.3亿人民币的惊人业绩,这甚至超过了整个电影行业的四倍。

  

  

当现实中的亲密关系成本过高、压力过大时,虚拟世界和低成本的替代品便成为新的出口。

  

直播和短视频平台的爆火,也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以极低的成本,提供了即时性的感官刺激和情感慰藉,让人们沉溺其中,无需面对复杂的人际互动和沉重的现实负担。

  

  未来,路在何方?

面对东亚地区,特别是我们我国所呈现出的这场深刻社会转型——从结婚率、生育率的持续走低,到亲密关系活跃度的普遍下降,再到新兴消费模式的崛起,无不预示着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态正在形成。

  

针对这些挑战,我国已经或正在探索多方面的应对策略。在生育政策方面,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政策”的逐步放开,无不体现了国家对提升生育率、优化人口结构的努力。

  

  

单纯的政策调整,效果往往有限。

  

关键在于构建一个“生育友好型社会”,这包括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综合成本,提供普惠托育服务,完善女性就业保障,破除职场歧视,让职业女性能够更好地平衡家庭与事业。

  

此外,住房、医疗等民生问题的解决,也将直接影响年轻人的婚育意愿。只有让年轻人在社会中能够安居乐业,拥有安全感和确定性,他们才会有信心和底气去组建家庭、养育后代。

  

  

同时,社会文化层面的引导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倡导积极健康的婚恋观,引导青年群体正确看待婚姻与家庭的价值,而非将其视为沉重负担。

  

日本的“超单身社会”趋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孤客”经济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前车之鉴,警示我们应提前规划,应对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新型需求。

  

我国的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多元而复杂的,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这场看似隐秘的“性萧条”,实则敲响了社会发展的警钟,敦促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口、家庭、经济与文化之间的深层联动。

  

参考资料:韩国夫妻,戒掉了性生活

  

一场“性萧条”,正在东亚地区蔓延

相关文章

奥特维拟以1.8亿元债转股方式增资润阳股份

奥特维拟以1.8亿元债转股方式增资润阳股份

        2月25日晚间,奥特维(688516)披露公告称,公司拟以对江苏...

中央财政拟支持北京、天津等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入户调查已开始,请积极配合!及

中央财政拟支持北京、天津等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入户调查已开始,请积极配合!及

   财政部今天(4日)公示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评审结果,北京、天津、唐山、包头、大连、哈尔滨、苏州、温州、芜湖、厦门、济南、郑州、宜昌、长沙、广州、海口、...

全国油价大浮下调! ,稻盛和夫:越穷的人,在这4个方面就越大方,富人看破不说破

全国油价大浮下调! ,稻盛和夫:越穷的人,在这4个方面就越大方,富人看破不说破

   (杭州,5月15日)国内油价即将迎来44个月来的首次";断崖式";下调,92号汽油重返6元时代已成定局。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折射...

周五,A股为何突然跳水,发生了什么?(今日,A股为何会放量下跌?原因是什么?接下

周五,A股为何突然跳水,发生了什么?(今日,A股为何会放量下跌?原因是什么?接下

   今天的A股走势有点不太对劲。早间,三大指数同时低开,半个小时内,沪深两市逾4000家个股下跌,但是,成交量在此时却放量逾1000亿元。可见对3400点位...

重磅会议能否“兑现”重磅利好 决战时刻来临及中国女首富范红卫:年入 7800 亿

重磅会议能否“兑现”重磅利好 决战时刻来临及中国女首富范红卫:年入 7800 亿

   今天三大指数延续震荡格局,沪指全天振幅仅0。7%,收盘微跌0。04%,成交额1。21万亿较昨日萎缩79亿。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事件前哨站特征:主力资金单日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