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财经头条 > 正文内容

经济专家 : 若都不生二胎、三胎 , 50年后中国人口将变成5.8亿 , 很危险

  

郎咸平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曾做出这样的预言,他表示如果生育率持续低迷,50年后中国人口将骤降至5.8亿,不到当前14亿人口的一半。

  

  

毕竟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仅902万,比2017年的1758万几乎腰斩,而且2024年虽微升至954万,但死亡人口高达1093万,全年净减少139万人,最为主要的是,这已是连续第三年人口负增长。

  

那么,为何生育率下降这么厉害?我们又该如何提升生育率呢?

  

  

很多人可能对“人口减少”没有什么直观概念,总觉得人少的很挺好,起码地铁不挤了,买房也不那么贵了。

  但真要到那一天,你可能会发现问题远比想象中严重。

  

可以想想看,等90后、00后成了社会中坚,要赡养的老人可能多到一个可怕的地步,一个年轻人可能要同时赡养四个老人,还得养孩子。

  

  

工作压力、生活成本,都会被放大好几倍,同时社会劳动力也少了,企业招不到人,制造业、服务业全成本提高,可是税收却跟不上,养老、医疗系统都会被拖垮。

  

这并不是吓人,而是有现实依据的,根据中国社科院前几年的预测显示,中国人口会在2029年达到峰值,之后将一路下滑,到2026年可能就剩12亿人口了。

  

  

但是现实比他们预想的下滑的更快——2022年我国人口减少了85万,2023年一下子减少了208万,2024年又减少了139万,三年净减少了430多万人。

  

有人可能会说,2024年不是出生人口涨了吗?确实2024年出生人口是954万,比2023年多了52万。

  

  

但可别高兴得太早,全年死亡人口是1093万,自然增长率还是负数,换句话说就是“生的没去世的快”。

  

至于那点看似上涨的反弹,说白了就是几个短期因素凑一起的效果。

  

首先就是疫情那几年推迟生娃的,集中在2024年生了,其次就是因为2024是龙年,不少家庭想要龙宝宝,最后就是结婚人数回暖了点,2023年比2022年多了84.5万对。

  

  

可这股风一过,还是回到冷冰冰的现实上:育龄女性少了,十年间减少了4000万,年轻人不想要孩子的现象也越来越多。

  

为什么不生?原因太多了,但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贵。

  

彩礼就是第一道门槛,山东有“三斤三两”的规矩,浙江宁波的彩礼价格动辄二三十万,甚至接近六十万,年轻人结婚前,首先得把彩礼凑出来。

  

  

房子是第二道门槛,一线城市的房价高的离谱,上海的新房价格已经连续30个月上涨,一个普通家庭哪里买得起?很多的小夫妻为了买房不得不向父母要钱,从此背上愧疚和经济的双重压力。

  

孩子才是第三道门槛,也是压垮很多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养一个孩子,不算买车买房,从奶粉到学前班、兴趣班,样样都得花钱。

  

  

根据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平均一个月要在孩子身上花费5000元,钢琴一节课大几百,舞蹈课一节课大几百,幼儿园一年一两万起步,这还不算孩子的吃喝和其他的各种开销。

  

难怪有网友调侃:“以前觉得赚钱是为了诗和远方,养了孩子后才发现A股上市公司,诗和远方都变成了奶粉和学区房的账单。”

  当然,不是没人想办法解决这种问题,比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就搞了一个很接地气的政策。

  

  

当地推出了一套“长期补贴+高额奖励”的生育政策,他们一孩家庭就能领到1万元的一次性补贴,二孩家庭每年还能领1万,领到孩子5岁为止,三孩家庭补贴期限更长,可以领到孩子10岁,总补贴金额高达10万元。

  这差不多就是当地家庭年收入的两倍左右,真实的给到了实处。

  

  除此之外,呼和浩特还特别关心新妈妈:他们推出了“为母亲送一杯奶”的活动,每位新妈妈每天都能领到一杯免费的牛奶,还有3000元的电子奶券,凭电子券可在企业专用网上商城自由选购牛奶产品。

  

但问题是,这种政策能不能全国大范围推广?能不能长期坚持?生育率的提高不是一两年的事,要靠环境的变化来慢慢影响年轻人的选择。

  

  

比如要落地男性育儿假,让男人也能分担带娃责任,工作时间要更灵活,不然年轻父母没时间顾家。

  

社区里要有普惠托育点,把孩子托给靠谱的地方,父母才敢安心工作,还有一点很重要——职场歧视必须消除,不能因为一个女性要生孩子,就在晋升、招聘上处处为难。

  

  

说到底生育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事,郎咸平的5.8亿人口预测可能是个极端情况,但连续三年的负增长说明,人口拐点已经出现,趋势一旦形成将很难逆转。

  

未来能不能避免这个局面,不在专家预测里,而在每个家庭的选择里。

  

  

要想让年轻人敢生、愿生,就得帮他们把结婚、住房、生育的“三座大山”搬开,让他们觉得生活有盼头,而不是苦哈哈地熬日子。

  等哪一天街上的婴儿车又多了起来,幼儿园排队报名的家长又挤满门口,那时候我们就不用再担心那个5.8亿的数字了。

  

  

那时它只会是一个历史上的警示,而不是成为现实情况。

  参考信源:

  

  

经济专家 : 若都不生二胎、三胎 , 50年后中国人口将变成5.8亿 , 很危险

相关文章

继稀土之后,美国又一关键行业被中国卡脖子,法国人一脸的嫉妒

继稀土之后,美国又一关键行业被中国卡脖子,法国人一脸的嫉妒

  前言 2025年8月,一个被称为工业牙齿的金属正在重写全球科技版图。中国握着全球82.7%的钨产量和57%的储量,美国高端钨制品几乎全靠进口。...

9亿元天价抚养费!看到秦奋的背景,才知韦雪为什么能成顶级网红

9亿元天价抚养费!看到秦奋的背景,才知韦雪为什么能成顶级网红

   一个人,不拍戏、不直播、不带货,却频频登上热搜。    他拥有价...

罗马仕、安克充电宝召回直指电芯供货商安普瑞斯 无锡市场监管局正调查

罗马仕、安克充电宝召回直指电芯供货商安普瑞斯 无锡市场监管局正调查

  近期,充电宝的安全问题备受外界关注。   据罗马仕、安克此前发布的召回公告,召回原因是充电宝的电芯存在原材料变更,导致存在极端情况下或有燃烧风险。澎湃新闻查询发现,此...

许家印最聪明的好友:只答应将大楼租给恒大,其他一概不合作

许家印最聪明的好友:只答应将大楼租给恒大,其他一概不合作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企业家通过大胆扩张实现了短暂辉煌,却也面临巨大风险。许家印作为恒大集团的创始人,曾以高速增长著称,但最...

联合水务在荆州新设环境科技公司

联合水务在荆州新设环境科技公司

        人民财讯5月7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荆州观南环境科技有限...

新疆发现200万吨剧毒铍矿!开采难题能否攻克?战略价值有多高?

新疆发现200万吨剧毒铍矿!开采难题能否攻克?战略价值有多高?

  前言 在一个标准游泳池里投入一粒盐大小的铍,这种比砒霜还毒的金属,就足以让水中所有生物丧命,而中国则在新疆发现了200万吨,储量是全球已知总量的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