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寒王5000亿!一个大时代或来临,国产芯片是新热点?(附股
寒武纪股价强势破了千元,成了继茅台之后第二只 “千元股”,距离茅台股价不到200元。
有人说这是资金炒作,我倒觉得,这更像个信号弹,这是国内半导体产业,正在从 “跟随” 的阶段,闯进 “弯道超车” 的新赛道。
从国产电子束光刻机摸到 0.6 纳米精度,到大基金三期 3440 亿真金白银落地,再到 DeepSeek 大模型专门给国产芯片搞适配。
这一串动作下来,你会发现国产半导体早就不是 “备胎选项”,或许已经成为 “主角戏”。
今天咱们就掰开说说,这波半导体行情里,真正值得盯着的投资主线到底是什么。
一、正在进入“攻坚”阶段
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半导体是在“补课”,那么现在,我们正在进入“攻坚”阶段。
如果你翻翻财报,会发现一个事实:过去五年,国内主要半导体企业在设备上的资本开支,年均增速超过25%。
是真金白银往晶圆厂、产线上砸。
2024年5月,大基金三期注册成立,高达3440亿元,远超一期的987亿和二期的2041亿。
更关键的是,与前两期相比,三期的意图更加清晰:直击最薄弱环节,尤其是先进制程、核心设备、高端材料和EDA工具等薄弱领域。
晶圆制造: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头部厂商将持续获得支持,推动28nm及以下先进制程产能扩张。
设备材料: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沪硅产业、南大光电等已进入重点观察名单,未来有望获得持续注资。
EDA:华大九天、概伦电子等企业在设计工具端的突破,将成为产业链自主的关键拼图。
更重要的是,大基金三期的营业期限长达15年,远超前两期的10年。
15年是什么概念?够一个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够一家芯片公司从流片失败到量产爬坡十来回。
这说明我们愿意做“耐心资本”,陪伴企业走过漫长的投入期与亏损期——这对于高投入、长周期的半导体行业而言,是最强的信心背书。
当然,这些不再是“能不能赚钱”的问题,而是“必须活下去”的问题。
二、技术突围:从“能用”到“好用”,关键环节接连突破
过去十年,国产半导体的关键词是“可用”。只要能跑起来,良率低点、性能差点,先顶上再说。
但今年,开始听到一个新词:“好用”。
1. 光刻机:电子束的“非对称路径”
ASML的EUV光刻机,依然是神坛上的存在。但我们走了一条“非对称路径”——电子束光刻。
最新消息:国内首台商业化电子束光刻机,分辨率已达0.6纳米,线宽8纳米,专攻量子芯片、新型存储器研发。
就像当年美国用硅基晶体管绕开德国的真空管路径一样,我们在用电子束,绕开EUV的封锁线。
2. 材料:从“买不到”到“自己造”
碳化硅衬底基本上很难买,但是现在天岳先进6英寸良率超75%,国产化率破50%,已上车比亚迪、蔚来。
光刻胶方面,南大光电的KrF、ArF胶通过ASML认证,开始批量供货。
电子特气方面,国内企业整合海外技术,拿下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订单。
这些材料,过去被日本信越、美国空气化工垄断。
现在,它们的名字开始出现在国产供应链的“合格供应商名录”里。
3. 算力架构:DeepSeek的突围
最让我兴奋的,不是硬件,而是DeepSeek-V3.1大模型发布的那一刻。
它用了什么?一种叫UE8M0 FP8的混合精度架构,专为国产AI芯片优化。
什么意思?过去大模型基本上适配英伟达GPU,就像汽车必须用汽油。但现在,DeepSeek给国产AI芯片“定制了一款发动机”。
UE8M0采用“纯指数编码”,牺牲一点精度,换来更大的动态范围和更低的硬件开销。结果是:在寒武纪、昇腾这类国产芯片上,推理效率提升了37%。
这是什么?这是芯片+算力+大模型的生态闭环的开始。
当软件开始为国产硬件优化,真正的自主就来了。
三、产业闭环:三大场景驱动需求爆发
技术再先进,也必须有市场承接。
而当前,国产半导体正迎来三大高增长应用场景的强力支撑:
1、AI算力:国产AIGPU自给率将破80%
直接看海外机构的预测,最直接:
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5年,中国AI GPU自给率将达58%(这是没办法,买不到卡)。到2027年,这一比例将跃升至82%(这是真的国内好用)。
这意味着未来三年,国产AI芯片将迎来爆发式放量。
寒武纪、hw昇腾、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企业,有望在训练、推理、边缘计算等场景中全面渗透。
2. 新能源汽车:800V高压平台催生SiC需求
随着800V高压平台普及,碳化硅功率器件单车价值量跃升至近800美元。
比亚迪、蔚来A股上市公司、小鹏等车企纷纷采用国产SiC模块,带动天岳、三安光电、斯达半导等国内企业订单激增。
据预测,2030年单车半导体价值量将突破1500美元,其中功率器件占比超60%,成为车规级芯片最大增量市场。
3.国产化:从“被动替代”到“主动定义”
过去是“缺什么补什么”,现在是“提前布局、自主定义”。
从hw麒麟9020芯片回归,到中芯国际N+2工艺支撑高端手机,再到国产EDA工具在设计端渗透率提升。
整个产业链,正在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国产芯片 → 国内客户 → 反哺研发 → 性能提升 → 更多客户。
最后:小猎豹偏向认为,这不是反弹,是新一轮产业周期的起点
过去十年,我们是在追赶,但未来几年,那些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具备产业链话语权的企业,将成为这场浪潮中的“时间朋友”。
而此刻,或许正是国内半导体的黄金窗口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小猎豹坚持的动力~突发,寒王5000亿!一个大时代或来临,国产芯片是新热点?(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