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造神”陷阱,人民日报专访,揭开59岁于东来的“真实处境”
文/筱晓
编辑/筱晓
于东来是人不是神,但却成为了无数人眼中的“神人”。
胖东来的爆火成为了各地大型超市的模仿标杆,一时之间成为了顾客口中的吹捧对象,也将创始人于东来奉为“神邸”。
爬得越高,摔得越惨,作为顾客口中吹捧对象的胖东来,就成了“完美无瑕”的存在,一点瑕疵就会被无限放大,为此不但不能扩张,还可能成为抵制的对象。
殊不知,顾客的过度吹捧,成为了一个“造神”陷阱,一篇人民日报的专访揭开了于东来的“真实处境”。
”造神“陷阱
8月19日,在接受人民日报的采访时,于东来表示面对着泼天的富贵,他们不会急于求成,也不会刻意追求。
在于东来看来,胖东来的存在就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企业,没有“魔法”也不是外界渲染的“神话”。
近几年关注胖东来的人多了,声音也就复杂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如果过于追求流量,反而忽略了最初的理念,有些本末倒置。
“网络上面无论是赞赏还是诋毁,都很正常,都是对胖东来产品的关注”
显而易见,于东来面对网上的种种评价,始终都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没有沉沦在网友的“捧杀”之中。
为此也从来没有被外界的言论所困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将产品的质量始终都放在第一位,坚持做自己,就没有什么值得令他焦虑的事情。
对此,于东来曾因为产品质量不合格,以及服务不到位,还刻意关掉了两家正在盈利的商店。
当记者提问道,胖东来的经营方式是否有可以渐渐或者复制的地方时,于东来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他向记者表示,胖东来的经营理念的确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但是也要真的深入理解其中的逻辑思维,如果只是一味的复制粘贴,恐怕复刻是很难成功的。
毕竟在于东来心里,他从未想过将胖东来开往全国各地。
胖东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离不开于东来的独特见解,也得益于他始终把顾客当人看。
人性化服务
胖东来之所以能够成为众多顾客的吹捧对象是因为,它实实在在的做到了为顾客考虑,为员工着想,“人性化”的设施以及管理都做到了极致。
无论是服务、品质还是管理,都做到了许多企业无法企及的程度。
从你踏进商场的门开始,你就仿佛进入到了“天堂”一般,虽然没有专人服务,可在细节上,就俘获了不少顾客的“芳心”。
就从基本的购物车说起,面对不同人群的需求,胖东来准备了7种不同的购物车,老年人会在车上配置放大镜,儿童因身高受限会有儿童专用车,而带孩子的家长也可选用有座椅的购物车。
除此之外连卫生间都服务的面面俱到,橱窗内一瓶难求的洗手液、护手霜都被摆在了洗手间内供顾客使用,还贴心的准备了棉签、吹风机梳子等供顾客应急。
甚至还有一次性的马桶垫,由里到外,由大到小胖东来都安排的服服帖帖,也难怪会受到顾客的一度夸奖。
从母婴室到司机休息室,每一个设备的配置都是最高级别,免费的饮用水、充饥的泡面以及休息的床铺,即便是短暂停留的人,胖东来都照顾到了极致。
不仅在服务上,在质量上胖东来也始终放在第一位。
曾经在胖东来购物的一个网红,在商场里购买了一个玉石,之后便在网上指控胖东来售卖廉价玉石,坑害消费者。
一时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为此网友纷纷跑到于东来的评论区讨一个说法。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为了还胖东来一个“清白”,给顾客一个交代,于东来选择将这位造谣者告上法庭,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声誉,甚至还拿出了销售证明。
身正不怕影子斜,面对谣言,于东来从未害怕,也没退缩,因为他的初心心从未改变。
真诚打动人心
今年8月,胖东来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关注。
胖东来向来都是“打工人的天堂”,然而招聘信息一出,竟引来了无数网友的谩骂。
即便招聘人数近千人,却依旧未能得到网友的满意,原来在招聘的条件上,于东来有他独特的见解。
他特意留下了近200个岗位给退伍军人,20个给刑满释放人员,为此还要求必须是河南本地人,更有岗位还进行了学历限制、年龄限制。
对此,网友怒批于东来有地域歧视、学历歧视甚至还进行道德绑架,“伪善帮扶”成了他身上撕不掉的标签。
面对网友的质疑,于东来对此一一回应,他表示这些岗位的安排选择,都是经过深度了解后的决定,实际用工与岗位匹配度,并非是舆论引导。
外地人员流动大,而本地人更愿立足家乡,有家庭责任也更稳定,并且有前科的也不是十恶不赦的罪人,他们需要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对于学历,有的岗位确实需要更高的文化水平的人来担任,于东来表示自己无法取悦所有人,也不想成为讨喜的圣人,他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的范围之内,将售后和服务做到最好。
即便是你买了一份20块钱的橘子,只要顾客可觉得不好吃,于东来都会给你退货,并补偿20元的油费。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擀面皮异物事件”,顾客还为此获得了千万元的现金补偿,就这样的售后服务,哪个顾客能不喜欢。
于东来从来都没有用话术哄骗顾客,更没有用流量的滤镜掩盖事情的真相,他始终将质量作为核心,尊重消费者,没把员工当“牛马”,把顾客当人。
这样的行为虽然不讨喜,却十分真诚,足够打动人心。
成功在与人心
相比市场上千篇一律的管理扩张,而胖东来宁可保持现在的节奏,也绝不违背最初的理念。
为此,许多人还嘲笑于东来,在这破天的流量面前,他却不懂扩张,即使赚钱也要关闭门店,殊不知他的这一行为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于东来从不追求门店的数量,也不要求版图,更不做众人口中的“神话”。
全国连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在少数,海底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门店遍布全国,可是服务质量却大不如前。
醉酒顾客锅里小便,爆发信任危机,消费信心急剧下降,客源流逝惨重,这是多少门店都无法挽回的损失。
于东来活成了最不像资本的资本家,他从不迷信,也不沉迷金钱,面对消费降级,也没有从消费者的身上寻找原因,而是从自身下手,反省是不是质量以及服务问题,才导致顾客不愿消费。
一个成功的商人,看的从来不是手段,而是人心。
于东来不想被神话,也不怕质疑,不标榜情怀,不高举道义,59岁的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开了一家普通的超市。
可在这人人都想“割韭菜”的时代,于东来的做法已经足够不平凡。
真正的强大从不是被众人捧上“神坛”,而是看清“真相”后仍得众人尊重。
信息来源:于东来:我们不能光是希望别人去干、国家去干,自己也要干——京报网
招保安、保洁要求本科学历?胖东来遭就业歧视质疑,人社部门回应→——中国商报
人民日报访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用真诚换取信任,用信任赢得市场——人民日报